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195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包括外层,所述外层上固定设有防水透气层,所述外层下固定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下固定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固定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下固定设有内层,所述内层下固定设有亲肤层,所述抗菌层包括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所述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上涂覆有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有益效果:能够大大的增加口罩的抗菌性能,有效的防止细菌滋生,并且能够使得口罩外壁防水透气,有效的对内侧材料进行了防水保护,并且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能够对口罩内侧的水蒸气和异味进行吸附,使得口罩内侧能够保持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我国的雾霾现象也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关注PM2.5颗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同时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出生缺陷和过早死亡,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因此对PM2.5的防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雾霾天气时,人们不能开窗通风,在室外活动时也要带着厚厚的口罩,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现有的口罩用无纺布材料虽然具有过滤的作用,但是抗菌性较差,口罩表面容易滋生细菌,并且吸附性较差,导致口罩内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潮湿并且具有异味,易造成佩戴者不适,使得佩戴者的舒适度较差。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包括外层,所述外层上固定设有防水透气层,所述外层下固定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下固定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固定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下固定设有内层,所述内层下固定设有亲肤层,所述抗菌层包括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所述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上涂覆有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所述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上表面与所述外层固定连接,所述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下固定设有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所述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下表面与所述过滤层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层包括竹原纤维织物层,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下固定设有竹炭纤维织物层,所述竹炭纤维织物层下固定设有粘胶纤维织物层,所述粘胶纤维织物层下固定设有活性炭面料层,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上表面与所述过滤层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面料层下表面与所述内层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均由无纺布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透气层由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与布料复合而成,所述防水透气材料为PTFE膜。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由天然蚕丝无纺布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包括纤维过滤棉层,所述纤维过滤棉层下固定设有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下固定设有熔喷布层,所述纤维过滤棉层上表面与所述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固定连接,所述熔喷布层下表面与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厚度为0.05-0.09mm,孔径大小为0.2-0.5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层、防水透气层、抗菌层、过滤层、内层和亲肤层,能够大大的增加口罩的抗菌性能,有效的防止细菌滋生,并且能够使得口罩外壁防水透气,有效的对内侧材料进行了防水保护,并且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能够对口罩内侧的水蒸气和异味进行吸附,使得口罩内侧能够保持干燥。(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天然蚕丝无纺布,能够改善皮肤触感,使用时皮肤感觉更为舒适,同时能够有效预防过敏,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纤维过滤棉层、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和熔喷布层,能够大大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过滤效果,并且纤维过滤棉层和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能够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从而能够降低熔喷布层的过滤负荷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中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中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中吸附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层;2、防水透气层;3、抗菌层;4、过滤层;5、吸附层;6、内层;7、亲肤层;8、纤维过滤棉层;9、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10、熔喷布层;11、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2、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13、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14、竹原纤维织物层;15、竹炭纤维织物层;16、粘胶纤维织物层;17、活性炭面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包括外层1,所述外层1上固定设有防水透气层2,所述外层1下固定设有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下固定设有过滤层4,所述过滤层4下固定设有吸附层5,所述吸附层5下固定设有内层6,所述内层6下固定设有亲肤层7,所述抗菌层3包括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1,所述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1上涂覆有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12,所述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12上表面与所述外层1固定连接,所述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1下固定设有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13,所述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13下表面与所述过滤层4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层5包括竹原纤维织物层14,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14下固定设有竹炭纤维织物层15,所述竹炭纤维织物层15下固定设有粘胶纤维织物层16,所述粘胶纤维织物层16下固定设有活性炭面料层17,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14上表面与所述过滤层4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面料层17下表面与所述内层6固定连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能够大大的增加口罩的抗菌性能,有效的防止细菌滋生,并且能够使得口罩外壁防水透气,有效的对内侧材料进行了防水保护,并且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能够对口罩内侧的水蒸气和异味进行吸附,使得口罩内侧能够保持干燥。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对于外层1来说,所述外层1和所述内层6均由无纺布制成;对于防水透气层2来说,所述防水透气层2由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与布料复合而成,所述防水透气材料为PTFE膜;对于亲肤层7来说,所述亲肤层7由天然蚕丝无纺布制成。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天然蚕丝无纺布能够改善皮肤触感,使用时皮肤感觉更为舒适,同时能够有效预防过敏,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实施例三:请参阅图3,对于过滤层4来说,所述过滤层4包括纤维过滤棉层8,所述纤维过滤棉层8下固定设有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9,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9下固定设有熔喷布层10,所述纤维过滤棉层8上表面与所述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13固定连接,所述熔喷布层10下表面与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14固定连接;对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9来说,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9的厚度为0.05-0.09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所述外层(1)上固定设有防水透气层(2),所述外层(1)下固定设有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下固定设有过滤层(4),所述过滤层(4)下固定设有吸附层(5),所述吸附层(5)下固定设有内层(6),所述内层(6)下固定设有亲肤层(7),所述抗菌层(3)包括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1),所述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1)上涂覆有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12),所述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12)上表面与所述外层(1)固定连接,所述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1)下固定设有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13),所述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13)下表面与所述过滤层(4)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层(5)包括竹原纤维织物层(14),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14)下固定设有竹炭纤维织物层(15),所述竹炭纤维织物层(15)下固定设有粘胶纤维织物层(16),所述粘胶纤维织物层(16)下固定设有活性炭面料层(17),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14)上表面与所述过滤层(4)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面料层(17)下表面与所述内层(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口罩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所述外层(1)上固定设有防水透气层(2),所述外层(1)下固定设有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下固定设有过滤层(4),所述过滤层(4)下固定设有吸附层(5),所述吸附层(5)下固定设有内层(6),所述内层(6)下固定设有亲肤层(7),所述抗菌层(3)包括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1),所述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1)上涂覆有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12),所述多孔型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涂层(12)上表面与所述外层(1)固定连接,所述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层(11)下固定设有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13),所述多孔型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涂层(13)下表面与所述过滤层(4)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层(5)包括竹原纤维织物层(14),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14)下固定设有竹炭纤维织物层(15),所述竹炭纤维织物层(15)下固定设有粘胶纤维织物层(16),所述粘胶纤维织物层(16)下固定设有活性炭面料层(17),所述竹原纤维织物层(14)上表面与所述过滤层(4)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面料层(17)下表面与所述内层(6)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华蔡奕文李丽美蔡奕武吴雅丝蔡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福杯满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