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手术过程中输送血管内介入器械的医用导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在心脏手术和/或主动脉手术期间释放和回收血管内介入器械的医用导管。
技术介绍
心脏外科手术中,当进行心脏内手术时,往往需要用到医用导管,用来输送特定的手术器械,例如血管内介入器械。例如进行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时,就需要用医用导管输送扇片到心脏内。传统的医用导管采用编织物做加强层,编织物通过调整编织速度和丝旋转速度来调整编织角度,以制备加强层,而这样得到的医用导管的抗拉强度和柔顺性无法兼顾,抗扭结性差,径向支撑力差,从而影响了后续治疗器械介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导管,以解决医用导管抗拉强度和柔顺性无法兼顾,抗扭结性差,径向支撑力差,从而影响后续治疗器械介入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导管,包括内层和设置在所述内层外部的螺旋层和编织层,所述编织层为第一丝线交叉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螺旋层为第二丝线沿轴向缠绕形成的螺旋结构,所述医用导管包括沿轴向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和设置在所述内层外部的螺旋层和编织层,所述编织层为第一丝线交叉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螺旋层为第二丝线沿轴向缠绕形成的螺旋结构,所述医用导管包括沿轴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区段,至少一个所述区段中所述第一丝线和所述第二丝线形成的夹角与其他所述区段中所述第一丝线和所述第二丝线形成的夹角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和设置在所述内层外部的螺旋层和编织层,所述编织层为第一丝线交叉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螺旋层为第二丝线沿轴向缠绕形成的螺旋结构,所述医用导管包括沿轴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区段,至少一个所述区段中所述第一丝线和所述第二丝线形成的夹角与其他所述区段中所述第一丝线和所述第二丝线形成的夹角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导管包括沿轴向相对的远端区段和近端区段,所述远端区段中所述第一丝线和所述第二丝线形成的夹角小于所述近端区段中所述第一丝线和所述第二丝线形成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区段中所述第一丝线和所述第二丝线形成的夹角在15°-25°之间,所述近端区段中所述第一丝线和所述第二丝线形成的夹角在35°-45°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线以不同的孔隙密度形成所述编织层,且所述第一丝线的孔隙密度在20PPI-120PPI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的孔隙密度由所述医用导管的近端到远端逐渐变大;或者所述编织层的孔隙密度由所述医用导管的近端至远端按照所述区段逐渐变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线的材料为芳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峰,柳逸凡,倪尊张,张子衡,陈宇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创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