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17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3
一种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涉及鼻咽通气道领域,包括通气导管,所述通气导管的近人体端设置食道封堵套囊,通气导管的末端设置倾斜端,所述通气导管远离人体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刻度标识,所述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还设置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
本技术涉及鼻咽通气道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
技术介绍
鼻咽通气道也称为鼻咽通气管,是一种简易方便的声门外通气装置,用于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目前在麻醉科、呼吸内科、ICU和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常作为气道管理辅助器具。医疗安全是麻醉医生永远的追求,麻醉界许多知名专家曾多次强调静脉麻醉患者监测呼末CO2的重要性,呼气末CO2监测是麻醉中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指标,患者手术中如要监测呼气末CO2目前没有合适的装置。特别是内窥镜患者手术中同时监测CO2又需要吸氧,如用现有的吸氧管吸氧的同时则不能有效的监测CO2。如果两只鼻孔分别放一根管子,一侧供氧,一侧监测CO2则操作不太方便。在临床上,现有的鼻咽通气导管是常用于气道管理的工具之一,它仅具有保持呼吸道通畅,辅助口鼻通气的功能,不能与实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同时操作,也不具备在困难气道时辅助通氧气的功能。现有的鼻咽通气道末端设置倾斜段以便于通气导管插入,但是通气导管插入时经常会划伤气道黏膜,导致气道损伤。现有的鼻咽通气道上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包括通气导管(1),所述通气导管(1)的近人体端设置食道封堵套囊(53),通气导管(1)的末端设置倾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导管(1)远离人体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刻度标识(12),所述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还设置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包括通气导管(1),所述通气导管(1)的近人体端设置食道封堵套囊(53),通气导管(1)的末端设置倾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导管(1)远离人体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刻度标识(12),所述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还设置CO2监测导管(22)和输氧导管(32),所述CO2监测导管(22)和输氧导管(32)的一端均设置在通气导管(1)的侧壁内,另一端分别连接CO2监测接头(21)和输氧接头(31),CO2监测导管(22)和输氧导管(32)末端的开口处均设置在通气导管(1)的倾斜端底部,所述通气导管(1)的倾斜端末端设置凸缘(13),所述凸缘(13)与通气导管(1)一体成型且其材质为软质材料,凸缘(13)整体呈弧线形且朝向通气导管(1)中轴弯曲,所述凸缘(13)的底面设置第一弧面(131)、侧面设置第二弧面(132),所述凸缘(13)在水平方向的延伸距离不超过通气导管(1)横截面内径的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导管(1)在远离人体的一端设置通气衔接头(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CO2监测导管(22)的近人体端的侧面设置第一墨菲孔,所述第一墨菲孔的截面积不小于CO2监测导管(22)截面积的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给氧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导管(32)的近人体端的侧面设置第二墨菲孔(321),所述第二墨菲孔(321)的截面积不小于输氧导管(32)截面积的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布为张加强程加文王勇戴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立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