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海艳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16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该输液加温保温袋,包括保温袋本体,所述保温袋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挂环,所述保温袋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布,所述隔布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薄膜,所述保温袋本体的正面设置有透明片,所述透明片的正面镶嵌有温度计,所述保温袋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透明套,所述透明套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透明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发热层、薄膜、透明套和保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输液用输液加温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对患者进行转移时,输液加温被中断,延迟患者体温恢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
技术介绍
目前在输液量超过两千毫升时需要使用输液加温仪,输液加温仪用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患者的输血、输液;高危及高龄患者的输血输液;儿童或新生儿输液;寒冷环境下常规输液的加温;静脉营养输注;输液加温仪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使进入患者体内的药液温度提高,预防或减缓输液过程中低温症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因低体温症而产生的医疗事故。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输液用输液加温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患者转院或到复苏室、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时,输液加温被中断,容易延迟患者体温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具备防止输液加温中断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输液用输液加温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对患者进行转移时,输液加温被中断,延迟患者体温恢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防止输液加温中断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包括保温袋本体,所述保温袋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挂环,所述保温袋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布,所述隔布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薄膜,所述保温袋本体的正面设置有透明片,所述透明片的正面镶嵌有温度计,所述保温袋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上设有透明套,所述保温袋本体、透明套和保温结构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薄片和第二薄片,所述第一薄片和第二薄片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r>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环包括连接片和通孔,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在保温层的顶部,所述通孔开设在连接片的正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固定连接在透明套的表面,所述第二魔术贴固定连接在保温袋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魔术贴的顶部与第二魔术贴的底部粘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结构包括阻隔层、保温层和保温薄片,所述阻隔层的内壁与保温层和保温薄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表面靠近保温薄片的一侧与保温薄片的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袋本体和保温层均为珍珠棉,所述保温薄片为铝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凸条和凹条,所述凸条固定连接在第一薄片的背面,所述凹条固定连接在第二薄片的正面所述凸条的表面与凹条的内壁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为柔性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与透明套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保温袋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结构为珍珠棉复铝膜材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输液加温保温袋,通过设置发热层、薄膜、透明套和保温结构,在使用时,保温袋本体、发热层、隔布和薄膜组成了输液袋的加热袋,发热层与暖宝宝贴相同,与空气接触即可自行发热,从而对输液袋内的药液进行加热,保温结构用于对输液管进行保温,将加热袋和保温结构分别套在输液袋和输液管上即可对药液进行加温,对药液进行加温时不受使用地点的限制,达到了防止输液加温中断的效果,加热带和保温结构等均为一次性使用,还可降低输液加温仪反复使用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输液用输液加温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对患者进行转移时,输液加温被中断,延迟患者体温恢复的问题。2、该输液加温保温袋,通过设置第一薄片和锁紧结构,在使用时,锁紧结构的凸条和凹条分别固定在第一薄片和第二薄片上,分别拉动第一薄片和第二薄片即可使凸条与凹条分离,将输液袋和输液管分别放置在加热袋和保温结构中,放置完成后,将凸条按压至凹条中,即可将输液袋和输液管分别存放在加热袋和保温结构内,需更换输液袋时,拉动保温袋本体位置的第一薄片和第二薄片使凸条和凹条分离,将新的输液袋放入加热袋内,按压凸条和凹条,使凸条卡在凹条内,即可使新的输液袋存放在加热袋内对输液袋进行加热,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保温袋本体位置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的发热层位置处俯视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薄片位置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阻隔层位置处俯视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凸条位置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保温袋本体;101、通口;2、挂环;201、连接片;202、通孔;3、发热层;4、隔布;5、薄膜;6、透明片;7、温度计;8、透明套;9、连接结构;901、第一魔术贴;902、第二魔术贴;10、保温结构;1001、阻隔层;1002、保温层;1003、保温薄片;11、第一薄片;12、第二薄片;13、锁紧结构;1301、凸条;1302、凹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包括保温袋本体1,保温袋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挂环2,保温袋本体1为珍珠棉复铝膜材质,用于对输液袋进行保温,保温袋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发热层3,发热层3为透气无纺布包裹的自发热材料,自发热材料主要由碳粉、氧化钠固体、氧化铁固体以及含镁铝的盐类组成,发热层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布4,隔布4为透气布,隔布4用于防止发热层3直接与输液袋接触造成输液袋过热,隔布4的内壁粘贴连接有薄膜5,发热层3和隔布4被保温袋本体1和薄膜5密封,薄膜5阻隔发热层3与空气的接触,保温袋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透明片6,透明片6的正面镶嵌有温度计7,温度计7用于显示输液袋的温度,保温袋本体1的底部设有通口101,保温结构10位于通口101的下方,保温结构10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结构9,连接结构9用于保温结构10与保温袋本体1的连接,透明套8保温袋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保温结构10,保温结构10为管状结构,用于对输液管进行保温,保温结构10的上部设置有透明套8,透明套8用于放置和观察茂菲氏滴管,保温袋本体1、透明套8和保温结构10的侧面均为开口结构,保温袋本体1侧面的开口与通口101连通,保温袋本体1、透明套8和保温结构10侧面开口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薄片11和第二薄片12,第一薄片11位于第二薄片12的正面,第一薄片11和第二薄片12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13,锁紧结构13为夹链,与自封袋的密封结构相同。具体的,挂环2包括连接片201和通孔202,连接片201固定连接在保温层1002的顶部,通孔202开设在连接片201的正面。本实施方案中,挂环2用于将输液袋悬挂在输液架上。具体的,连接结构9包括第一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包括保温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袋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挂环(2),所述保温袋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发热层(3),所述发热层(3)的内壁粘接有隔布(4),所述隔布(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薄膜(5),所述保温袋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透明片(6),所述透明片(6)的正面镶嵌有温度计(7),所述保温袋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保温结构(10),所述保温结构(10)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结构(9),所述保温结构(10)的上部设有透明套(8),所述保温袋本体(1)、透明套(8)和保温结构(10)的侧面开口且分别设置有第一薄片(11)和第二薄片(12),所述第一薄片(11)和第二薄片(12)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包括保温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袋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挂环(2),所述保温袋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发热层(3),所述发热层(3)的内壁粘接有隔布(4),所述隔布(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薄膜(5),所述保温袋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透明片(6),所述透明片(6)的正面镶嵌有温度计(7),所述保温袋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保温结构(10),所述保温结构(10)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结构(9),所述保温结构(10)的上部设有透明套(8),所述保温袋本体(1)、透明套(8)和保温结构(10)的侧面开口且分别设置有第一薄片(11)和第二薄片(12),所述第一薄片(11)和第二薄片(12)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2)包括连接片(201)和通孔(202),所述连接片(201)固定连接在保温袋本体(1)的顶部,所述通孔(202)开设在连接片(201)的正面并从厚度方向贯穿连接片(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9)包括第一魔术贴(901)和第二魔术贴(902),所述第一魔术贴(901)固定连接在透明套(8)的表面,所述第二魔术贴(902)固定连接在保温袋本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海艳周霏邓露
申请(专利权)人:申海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