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及其浇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体模具
,尤其涉及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蜂窝式蓄热体为长方体、正方体或柱体形状,其内部布有贯通两相对面的平行通道。通常蜂窝式蓄热体原料配比如下(重量计):骨料40-60份;基质料30-50份:结合剂7-12份;减水剂0.06-1.3份。上述骨料采用刚玉颗粒、高铝矾土颗粒、莫来石颗粒或堇青石颗粒,上述基质料采用烧结莫来石粉料、红柱石粉料或电燃锆莫来石粉料;.上述结合剂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高温氧化铝微粉或硅灰;上述减水剂采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目前采取浇注法制造蜂窝式蓄热体的浇注模是钢模,钢模由底板和四侧板组成,且底板和四侧板之间为可拆性连接,在四侧板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均布有模芯孔,相对模芯孔之间插置材质为金属的管状模芯。采用上述钢模浇注蜂窝式蓄热体的工序如下:将骨料、基质料、结合剂、减水剂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混合机中干混炼工序如下:将骨料、基质料、结合剂、减水剂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混合机中干混炼脱模芯后需要在钢模中养护,再将钢模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中空,所述内腔固接有对称分布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底座(1)内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分流室(3)与冷却液储存室(4),所述冷却液储存室(4)内壁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活塞板(5),所述活塞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连接有穿过底座(1)内壁向外延伸的活塞杆(6),所述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下围板(7),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均匀分布且置于下围板(7)内部的下模芯(8),所述下围板(7)的顶部对位嵌合有上围板(9),所述上围板(9)远离下围板(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的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中空,所述内腔固接有对称分布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底座(1)内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分流室(3)与冷却液储存室(4),所述冷却液储存室(4)内壁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活塞板(5),所述活塞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连接有穿过底座(1)内壁向外延伸的活塞杆(6),所述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下围板(7),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均匀分布且置于下围板(7)内部的下模芯(8),所述下围板(7)的顶部对位嵌合有上围板(9),所述上围板(9)远离下围板(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的底部固接有均与分布的与下模芯(8)配合的上模芯(11),所述上模芯(11)与下模芯(8)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模芯冷却孔(12),所述盖板(10)上开设有与模芯冷却孔(12)相配合的透气孔(13),所述盖板(10)上还固接有与上围板(9)内腔连通的注料管(14),所述底座(1)上还连接有与上围板(9)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板(7)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嵌固槽(701),所述上围板(9)靠近下围板(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嵌固块(901),所述第一嵌固槽(701)与第一嵌固块(901)对位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8)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嵌固槽(801),所述上模芯(11)靠近下模芯(8)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嵌固块(111),所述第二嵌固块(111)与第二嵌固槽(801)对位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丝杆(15),所述驱动丝杆(15)上的电机固接在底座(1)外壁,所述上围板(9)的外侧壁固接有丝母座(16),所述丝母座(16)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杆(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醴陵陶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