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10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包括普通工序操作区、重要工序功能区和清洗去磁区,所述普通工序操作区包括L形布局的操作台,所述重要工序功能区和清洗去磁区均设置在操作台上的不同区域,操作台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气源和电子看板,所述操作台的台面上分别设置有虎钳和防尘罩,且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废料回收槽,废料回收槽以抽屉的形式设置在操作台的底部。本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采用模块化拼接的模式,集成了普通工序操作区、重要工序功能区和清洗去磁区,工具摆放有序,工作效率高,作业环境友好,可以极大改善目前钳工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
本专利技术涉及钳工操作
,具体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钳工工种在当前智能制造的环境背景下依然难以被完全替代。目前的加工过程中,上游工序数控设备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一些钳工的工作内容也已经被数控加工所取代,但是仍有很多零件的设计结构和工艺要求使其仅仅依靠数控加工设备无法实现,钳工作为其下游工序,承担了比以前更复杂的工作,现在的钳工更多的是解决数控加工实现不了的要求。钳工是手持工具对工程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钳工的工作主要是在钳工工作台上来完成。钳工的主要操作有钻孔、攻丝、划线、校形及研磨等,虽然现在各种先进的机床设备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诸如划线操作,工件研磨等还是需要通过人工来完成,另外,一些精度较高的工件加工也只能通过钳工的手工操作来完成。对于单件工件的加工生产来说,钳工加工操作有着巨大的优势,与通过设备加工相比具有更高效、更经济的优点。钳工由于其工作内容和工作自身的特点,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来保证加工质量。钳工操作是依靠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体力等共同作用来完成产品加工的,所以人的状态对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钳工加工过程中,钳工所需工具摆放杂乱,导致加工效率低下;钳工的工作环境不够友好,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使得钳工工种后继乏人;且现有的钳工操作中心功能单一,难以适应现在数字化车间的发展需求。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采用模块化拼接的模式,集成了普通工序操作区、重要工序功能区和清洗去磁区,工具摆放有序,工作效率高,作业环境友好,可以极大改善目前钳工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包括普通工序操作区、重要工序功能区和清洗去磁区,所述普通工序操作区包括L形布局的操作台,所述重要工序功能区和清洗去磁区均设置在操作台上的不同区域,操作台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气源和电子看板,所述操作台的台面上分别设置有虎钳和防尘罩,且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废料回收槽,废料回收槽以抽屉的形式设置在操作台的底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尘罩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且防尘罩为切角式结构,防尘罩的切面与操作人员的视线基本垂直,且防尘罩较窄的侧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操作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的外侧放置有工具储存柜,工具储存柜的下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滚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要工序功能区包括设置在操作台上的显示器、工业相机和整体防尘罩,显示器和整体防尘罩均固定设置在操作台的上表面,显示器设置在整体防尘罩的内侧,工业相机设置在整体防尘罩的内侧顶部下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去磁区包括设置在操作台上的钻孔攻丝一体机、去磁机,所述钻孔攻丝一体机固定安装在操作台的侧壁上,去磁机设置在操作台的上表面,操作台的上表面靠近去磁机处开设有清洗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示例的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采用模块化拼接的模式,集成了普通工序操作区、重要工序功能区和清洗去磁区,工具摆放有序,工作效率高,作业环境友好,可以极大改善目前钳工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功能丰富,具备钻孔、攻丝、倒角、打磨、校正、测量、锯挫,折弯、去毛刺、研磨抛光、照明放大、简单装配等常用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去磁清洗功能、定制化工具摆放功能、常用工具量具的储备和存放功能等,功能多样,实用方便,可以适应现在数字化车间的发展需求。2、本专利技术示例的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集成了钳工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工装量具及设备,可以极大的提高钳工的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示例的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通过电子看板、工作相机和显示器可以实现生产管理系统与钳工操作平台的互联互通,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有利于生产指令的无纸化下达,以及生产进度的及时反馈。4、本专利技术示例的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通过工作相机和显示器可以实现对钳工加工过程的实时记录与监测,并且可以对加工结果直接进行检测,实现了钳工加工的过程控制,有效的保证了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降尘罩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普通工序操作区、11操作台、12气源、13虎钳、14防尘罩、15工具储存柜、16电子看板、17废料回收槽、2重要工序功能区、21显示器、22工业相机、23整体防尘罩、3清洗去磁区、31钻孔攻丝一体机、32去磁机、33清洗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包括普通工序操作区1、重要工序功能区2和清洗去磁区3,普通工序操作区1包括L形布局的操作台11,重要工序功能区2和清洗去磁区3均设置在操作台11上的不同区域,在重要工序工作区2以及清洗去磁区3的操作台面可以采用下沉式结构布局,置于该台面上的设备可以内埋入操作台内部,操作台台面仍可闭合,便于收纳梳理,操作台11台面干净整洁,工作环境质量得到了提升,操作台1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气源12和电子看板16,电子看板16为常用的液晶显示屏,电子看板16通过操作台本体上预留的网络接口与生产制造系统网络相互连接,在操作台11上预留了气源接口以及电源接口,在操作台的内部空间预留出气路与电路的管路空间,操作台11的台面上分别设置有虎钳13和防尘罩14,且操作台11上设置有废料回收槽17,废料回收槽17以抽屉的形式设置在操作台11的底部,操作台11的上表面可开设与废料回收槽17对应的回收孔,以方便将废料投入到废料回收槽17内,该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采用模块化拼接的模式,集成了普通工序操作区1、重要工序功能区2和清洗去磁区3,工具摆放有序,工作效率高,作业环境友好,可以极大改善目前钳工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功能丰富,具备钻孔、攻丝、倒角、打磨、校正、测量、锯挫,折弯、去毛刺、研磨抛光、照明放大、简单装配等常用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去磁清洗功能、定制化工具摆放功能、常用工具量具的储备和存放功能等,功能多样,实用方便,可以适应现在数字化车间的发展需求。操作台11采用模块化拼接模式,采用L形设计结构,同时也可以采用U形设计结构,操作台11围绕机械加工现场的工作特点,可以实现钻孔、攻丝、倒角、打磨、校正、测量、锯挫,折弯、去毛刺、研磨抛光、照明放大、简单装配等常用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包括普通工序操作区(1)、重要工序功能区(2)和清洗去磁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工序操作区(1)包括L形布局的操作台(11),所述重要工序功能区(2)和清洗去磁区(3)均设置在操作台(11)上的不同区域,操作台(1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气源(12)和电子看板(16),所述操作台(11)的台面上分别设置有虎钳(13)和防尘罩(14),且所述操作台(11)上设置有废料回收槽(17),废料回收槽(17)以抽屉的形式设置在操作台(1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包括普通工序操作区(1)、重要工序功能区(2)和清洗去磁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工序操作区(1)包括L形布局的操作台(11),所述重要工序功能区(2)和清洗去磁区(3)均设置在操作台(11)上的不同区域,操作台(1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气源(12)和电子看板(16),所述操作台(11)的台面上分别设置有虎钳(13)和防尘罩(14),且所述操作台(11)上设置有废料回收槽(17),废料回收槽(17)以抽屉的形式设置在操作台(1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4)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且防尘罩(14)为切角式结构,防尘罩(14)的切面与操作人员的视线基本垂直,且防尘罩(14)较窄的侧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操作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钳工操作中心,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军卢松松李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