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307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坐靠背结构、信息处理模块、执行模块与控制杆,控制杆位于信息处理模块的上端,坐靠背结构包括一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滑动块与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坐靠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当使用者骑坐在助立助行器上面时,坐靠板为水平状态下的座垫,对人体进行支撑,当站立状态时,坐靠板为垂直状态下的靠垫,控制杆来控制坐靠板进行前倾,由水平状态下的座椅转化为90度的靠垫,从而实现坐靠板由坐姿向立姿的转换,在助立助行器帮助使用者站立的过程中,起到了补偿支撑力的作用,并且在立姿状态下,坐靠板起到了平衡保护的作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助力助行器坐靠背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
技术介绍
残疾人是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对于下肢残疾的人来说,站立与行走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但是在助立助行器的帮助下,残疾人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进行站立行走,给残疾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时需要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现有的电动助立助行器在帮助残疾人进行站立时,只能依靠单一的支撑力来帮助残疾人进行站立,有时也需要使用者借助手臂的力量抓紧把手提供拉力来进行站立的操作,给下肢残疾的人带来一定的麻烦,并且,残疾人在立姿状态下,身体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活动,以达到舒适的目的,但是由于下肢的残疾,腿部不能够给身体提供支撑力,使得残疾人操作起来极为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电动助立助行器在帮助残疾人进行站立时,只能依靠单一的支撑力来帮助残疾人进行站立,有时也需要使用者借助手臂的力量抓紧把手提供拉力来进行站立的操作,给下肢残疾的人带来一定的麻烦,并且,残疾人在立姿状态下,身体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活动,以达到舒适的目的,但是由于下肢的残疾,腿部不能够给身体提供支撑力,使得残疾人操作起来极为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坐靠背结构、信息处理模块、执行模块与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位于信息处理模块的上端,所述坐靠背结构包括一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滑动块与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坐靠板,当使用者骑坐在助立助行器上面时,坐靠板为水平状态下的座垫,对人体进行支撑,当站立状态时,坐靠板为垂直状态下的靠垫,通过控制杆来控制坐靠板进行前倾,由水平状态下的座椅转化为90度的靠垫,从而实现坐靠板由坐姿向立姿的转换,在助立助行器帮助使用者站立的过程中,起到了补偿支撑力的作用,并且在立姿状态下,坐靠板起到了平衡保护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模块包括一号液压缸、二号液压缸与三号液压缸,所述一号液压缸的上端活动安装有一号伸缩杆,所述一号伸缩杆的上端铰接有主体杆,所述主体杆的一侧铰接有车前体,所述主体杆的另一侧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一侧设置有人体固定套圈,所述车前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把手,所述一号液压缸的下端铰接有下底座,且下底座位于车前体的一侧,一号液压缸通过一号伸缩杆能够带动主体杆进行升高,二号液压缸通过二号伸缩杆能够带动一号支撑杆与二号支撑杆进行升高,三号液压缸通过三号伸缩杆能够带动支撑板与一号支撑杆保持平行。进一步的,所述下底座的上端开设有主体槽,且二号液压缸固定在主体槽的内部一侧,所述二号液压缸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二号伸缩杆,所述二号伸缩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块,且滑动块与主体槽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杆,所述主体槽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杆位于滑动槽的内部,且滑动杆与滑动槽活动连接,二号液压缸带动滑动块在主体槽的内部滑动时,滑动杆会在滑动槽的内部滑动,滑动槽对滑动杆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滑动块在滑动的时候更加的稳定,滑动块在滑动时能够带动二号支撑杆进行升高。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连接件,所述一号连接件上活动安装有二号支撑杆,所述二号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凹形连接件,所述凹形连接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一号支撑杆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轴位于连接孔的内部,且固定轴与连接孔活动连接,固定轴可以在连接孔的内部进行旋转,一号支撑杆与二号支撑杆通过凹形连接件进行连接,使得二号支撑杆在进行升高时带动一号支撑杆进行升高。进一步的,所述下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套环,所述连接块通过转轴与一号固定套环活动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杆另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两组所述固定块通过转轴与通孔活动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杆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挡板与二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与一号支撑杆平行,所述二号挡板与水平面平行,一号挡板与二号挡板对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支撑板在下端时位于二号挡板的上端,二号挡板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当一号支撑杆达到垂直状态时,一号挡板对支撑板进行限位且与一号支撑杆保持平行。进一步的,所述三号液压缸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三号伸缩杆,所述三号伸缩杆的一侧铰接有二号连接件,且二号连接件固定在支撑板的下端,所述三号液压缸的另一侧铰接有三号连接件,且三号连接件固定在一号支撑杆的下端,当三号伸缩杆在三号液压缸上达到最大伸长距离时,此时支撑板恰好与一号支撑杆保持平行。进一步的,两组所述把手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放置块,所述坐靠板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二号固定套环,所述二号固定套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放置块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杆位于凹槽的内部,且连接杆与凹槽活动连接,当座椅处于立姿状态时,通过旋转连接套筒,并且伸长连接杆,使得连接杆与放置块上端的凹槽重合,此时连接套筒与连接杆和下底座保持平行状态,可以对使用者的胳膊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实现平衡的保护。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杆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号液压缸、二号液压缸与三号液压缸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使用者需要进行站立操作时,对控制杆进行控制,控制杆将指令传输给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对传输过来的指令进行信息处理,然后对一号液压缸二号液压缸与三号液压缸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当使用者骑坐在助立助行器上面时,坐靠板为水平状态下的座垫,对人体进行支撑,当站立状态时,坐靠板为垂直状态下的靠垫,通过控制杆来控制坐靠板进行前倾,由水平状态下的座椅转化为90度的靠垫,从而实现坐靠板由坐姿向立姿的转换,在助立助行器帮助使用者站立的过程中,起到了补偿支撑力的作用,并且在立姿状态下,坐靠板起到了平衡保护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当使用者为伤残者时,伤残者在立姿状态下由于腿部无法用力,不能够对身体提供支撑力,连接杆与连接套筒可以对伤残者的胳膊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使坐靠板与车前体连成一体,进而实现平衡的保护。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的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的二号支撑杆与二号液压缸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助立助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其特征在于: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坐靠背结构、信息处理模块(4)、执行模块与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位于信息处理模块(4)的上端,所述坐靠背结构包括一号支撑杆(11)、二号支撑杆(13)、滑动块(19)与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坐靠板(9),当使用者骑坐在助立助行器上面时,坐靠板(9)为水平状态下的座垫,对人体进行支撑,当站立状态时,坐靠板(9)为垂直状态下的靠垫,通过控制杆来控制坐靠板(9)进行前倾,由水平状态下的座椅转化为90度的靠垫,从而实现坐靠板(9)由坐姿向立姿的转换,在助立助行器帮助使用者站立的过程中,起到了补偿支撑力的作用,并且在立姿状态下,坐靠板(9)起到了平衡保护的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其特征在于: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坐靠背结构、信息处理模块(4)、执行模块与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位于信息处理模块(4)的上端,所述坐靠背结构包括一号支撑杆(11)、二号支撑杆(13)、滑动块(19)与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坐靠板(9),当使用者骑坐在助立助行器上面时,坐靠板(9)为水平状态下的座垫,对人体进行支撑,当站立状态时,坐靠板(9)为垂直状态下的靠垫,通过控制杆来控制坐靠板(9)进行前倾,由水平状态下的座椅转化为90度的靠垫,从而实现坐靠板(9)由坐姿向立姿的转换,在助立助行器帮助使用者站立的过程中,起到了补偿支撑力的作用,并且在立姿状态下,坐靠板(9)起到了平衡保护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一号液压缸(5)、二号液压缸(14)与三号液压缸(29),所述一号液压缸(5)的上端活动安装有一号伸缩杆(6),所述一号伸缩杆(6)的上端铰接有主体杆(7),所述主体杆(7)的一侧铰接有车前体(2),所述主体杆(7)的另一侧与信息处理模块(4)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4)的一侧设置有人体固定套圈(8),所述车前体(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把手(3),所述一号液压缸(5)的下端铰接有下底座(1),且下底座(1)位于车前体(2)的一侧,一号液压缸(5)通过一号伸缩杆(6)能够带动主体杆(7)进行升高,二号液压缸(14)通过二号伸缩杆(20)能够带动一号支撑杆(11)与二号支撑杆(13)进行升高,三号液压缸(29)通过三号伸缩杆(30)能够带动支撑板(16)与一号支撑杆(11)保持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主体槽(15),且二号液压缸(14)固定在主体槽(15)的内部一侧,所述二号液压缸(14)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二号伸缩杆(20),所述二号伸缩杆(2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9),且滑动块(19)与主体槽(15)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块(19)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杆(21),所述主体槽(15)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滑动槽(18),所述滑动杆(21)位于滑动槽(18)的内部,且滑动杆(21)与滑动槽(18)活动连接,二号液压缸(14)带动滑动块(19)在主体槽(15)的内部滑动时,滑动杆(21)会在滑动槽(18)的内部滑动,滑动槽(18)对滑动杆(21)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滑动块(19)在滑动的时候更加的稳定,滑动块(19)在滑动时能够带动二号支撑杆(13)进行升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助立助行器坐靠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连接件(22),所述一号连接件(22)上活动安装有二号支撑杆(13),所述二号支撑杆(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凹形连接件(23),所述凹形连接件(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24),所述一号支撑杆(11)上开设有连接孔(26),所述固定轴(24)位于连接孔(26)的内部,且固定轴(24)与连接孔(26)活动连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椅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铱鸣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