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04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部的支撑座、设置于支撑座内的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前端伸出支撑座并设有铣刀盘,后端伸出支撑座并连接有抛光盘,所述旋转主轴两端通过主轴轴承与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铣刀盘周向与设有待加工轴表面对应的铣刀组件,所述抛光盘周向设有与设有待加工轴表面对应的抛光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道具对加工件的切削方式,把多组铣刀组件安装在能旋转的铣刀盘上对轴进行铣削加工,且铣刀主轴与被加工轴成90°,铣刀头上的刀盘与被加工轴成平行状态,使得刀口与被加工轴的接触面即为切削深度,因此使本装置的加工深度大,需要电机功率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圆加工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轧制圆钢和锻造圆钢都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去皮加工,以观察钢材有无裂纹、凹陷等缺陷,对材料使用有无影响;目前常规加工方式有:1、采用车床车刀在车床上对圆钢进行常规加工;2、采用无心车,使用对组车刀对圆钢表面进行加工;但是,第1中方法加工效率低,加工长度容易受到限制,第2中方式中采用多组车刀同时进行车削,切削阻力较大,需要大功率电机带动刀盘旋转,不能满足实际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部的支撑座、设置于支撑座内的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前端伸出支撑座并设有铣刀盘,后端伸出支撑座并连接有抛光盘,所述旋转主轴两端通过主轴轴承与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铣刀盘、旋转主轴、抛光盘中心同轴贯穿设置有轴进给通道,所述铣刀盘周向与设有待加工轴表面对应的铣刀组件,所述抛光盘周向设有与设有待加工轴表面对应的抛光组件,使得待加工轴在铣刀盘至抛光盘方向直线进给,且所述铣刀组件、抛光组件在铣刀盘、抛光盘的带动下对待加工轴旋转加工。作为改进,所述铣刀组件包括设置于铣刀盘表面的铣刀支架、贯穿设置于铣刀支架上的铣刀主轴、设置于铣刀支架一侧的铣刀驱动电机,所述铣刀驱动电机输出轴设有皮带轮一,所述铣刀主轴靠近加工轴的一端设有铣刀头,另一端穿出铣刀支架设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一传动连接。作为改进,所述铣刀头与待加工轴之间的夹角成90°,且所述铣刀头靠近待加工轴的一侧设有刀刃,所述刀刃与待加工轴平行设置。作为改进,所述铣刀盘表面设有沿铣刀盘外沿至轴进给通道方向设置的铣刀调节通道,所述铣刀支架卡设于铣刀调节通道内并通过螺栓与铣刀调节通道锁紧连接,所述铣刀调节通道一侧平行设置电机滑道,所述铣刀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卡设于电机滑道内并通过螺栓与电机滑道锁紧连接。作为改进,所述铣刀盘远离铣刀组件一侧面还设有可调节夹持组件,包括与的铣刀调节通道平行设置于铣刀盘上的夹持通道、夹持件,所述夹持件通过卡设于电机滑道内并通过螺栓与电机滑道锁紧连接。作为改进,所述铣刀组件、可调节夹持组件的数量均为四个,其均匀设置于铣刀盘两侧面上。作为改进,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支架、设置于抛光支架上的抛光主轴、抛光驱动电机,所述抛光主轴与轴进给通道平行设置,其一端设有抛光头,另一端穿出抛光支架设有皮带轮三,所述抛光驱动电机输出轴穿出抛光支架设有皮带轮四,所述皮带轮四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三传动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抛光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其相对设置于轴进给通道两侧。作为改进,所述旋转主轴设置抛光盘的一端还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底部设有与其啮合的螺杆,所述螺杆两端通过螺杆支座与支撑座外部连接,其一端还与驱动装置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改变了道具对加工件的切削方式,把多组铣刀组件安装在能旋转的铣刀盘上对轴进行铣削加工,且铣刀主轴与被加工轴成90°,铣刀头上的刀盘与被加工轴成平行状态,使得刀口与被加工轴的接触面即为切削深度,因此使本装置的加工深度大,需要电机功率小;同时在被加工轴进入铣刀盘加工后,可调节夹持组件对轴进行制成,能够加强被加工轴的刚性及稳定性,有利于加工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的内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中铣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中可调节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中抛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中螺杆的设置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中铣刀头与待加工轴的角度示意图。如图所示:1、底座,2、支撑座,3、旋转主轴,4、铣刀盘,4.1、铣刀调节通道,4.2、电机滑道,4.3、夹持通道,5、铣刀盘,6、主轴轴承,7、轴进给通道,8、铣刀组件,8.1、铣刀支架,8.2、铣刀主轴,8.3、铣刀驱动电机,8.4、皮带轮一,8.5、铣刀头,8.6、皮带轮二,9、抛光组件,9.1、抛光支架,9.2、抛光主轴,9.3、抛光驱动电机,9.4、抛光头,9.5、皮带轮三,9.6、皮带轮四,10、待加工轴,11、皮带,12、可调节夹持组件,12.1、夹持件,13、齿轮盘,14、螺杆,15、螺杆支座。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部的支撑座2、设置于支撑座2内的旋转主轴3,所述旋转主轴3前端伸出支撑座2并设有铣刀盘4,后端伸出支撑座2并连接有抛光盘5,所述旋转主轴3两端通过主轴轴承6与支撑座2活动连接,所述铣刀盘4、旋转主轴3、抛光盘5中心同轴贯穿设置有轴进给通道7,所述铣刀盘4周向与设有待加工轴10表面对应的铣刀组件8,所述抛光盘5周向设有与设有待加工轴10表面对应的抛光组件9,使得待加工轴10在铣刀盘4至抛光盘5方向直线进给,且所述铣刀组件8、抛光组件9在铣刀盘4、抛光盘5的带动下对待加工轴10旋转加工。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铣刀组件8包括设置于铣刀盘4表面的铣刀支架8.1、贯穿设置于铣刀支架8.1上的铣刀主轴8.2、设置于铣刀支架8.1一侧的铣刀驱动电机8.3,所述铣刀驱动电机8.3输出轴设有皮带轮一8.4,所述铣刀主轴8.2靠近加工轴的一端设有铣刀头8.5,另一端穿出铣刀支架8.1设有皮带轮二8.6,所述皮带轮二8.6通过皮带11与皮带轮一8.4传动连接。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铣刀头8.5与待加工轴10之间的夹角成90°,且所述铣刀头8.5靠近待加工轴10的一侧设有刀刃,所述刀刃与待加工轴10平行设置。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铣刀盘4表面设有沿铣刀盘4外沿至轴进给通道7方向设置的铣刀调节通道4.1,所述铣刀支架8.1卡设于铣刀调节通道4.1内并通过螺栓与铣刀调节通道4.1锁紧连接,所述铣刀调节通道4.1一侧平行设置电机滑道4.2,所述铣刀驱动电机8.3通过电机安装板8.7卡设于电机滑道4.2内并通过螺栓与电机滑道4.2锁紧连接。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铣刀盘4远离铣刀组件8一侧面还设有可调节夹持组件12,包括与的铣刀调节通道4.1平行设置于铣刀盘上的夹持通道4.3、夹持件12.1,所述夹持件12.1通过卡设于电机滑道4.3内并通过螺栓与电机滑道4.3锁紧连接。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铣刀组件8、可调节夹持12组件的数量均为四个,其均匀设置于铣刀盘4两侧面上。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抛光组件9包括抛光支架9.1、设置于抛光支架9.1上的抛光主轴9.2、抛光驱动电机9.3,所述抛光主轴9.2与轴进给通道7平行设置,其一端设有抛光头9.4,另一端穿出抛光支架设有皮带轮三9.5,所述抛光驱动电机9.3输出轴穿出抛光支架9.1设有皮带轮四9.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部的支撑座、设置于支撑座内的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前端伸出支撑座并设有铣刀盘,后端伸出支撑座并连接有抛光盘,所述旋转主轴两端通过主轴轴承与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铣刀盘、旋转主轴、抛光盘中心同轴贯穿设置有轴进给通道,所述铣刀盘周向与设有待加工轴表面对应的铣刀组件,所述抛光盘周向设有与设有待加工轴表面对应的抛光组件,使得待加工轴在铣刀盘至抛光盘方向直线进给,且所述铣刀组件、抛光组件在铣刀盘、抛光盘的带动下对待加工轴旋转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部的支撑座、设置于支撑座内的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前端伸出支撑座并设有铣刀盘,后端伸出支撑座并连接有抛光盘,所述旋转主轴两端通过主轴轴承与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铣刀盘、旋转主轴、抛光盘中心同轴贯穿设置有轴进给通道,所述铣刀盘周向与设有待加工轴表面对应的铣刀组件,所述抛光盘周向设有与设有待加工轴表面对应的抛光组件,使得待加工轴在铣刀盘至抛光盘方向直线进给,且所述铣刀组件、抛光组件在铣刀盘、抛光盘的带动下对待加工轴旋转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组件包括设置于铣刀盘表面的铣刀支架、贯穿设置于铣刀支架上的铣刀主轴、设置于铣刀支架一侧的铣刀驱动电机,所述铣刀驱动电机输出轴设有皮带轮一,所述铣刀主轴靠近加工轴的一端设有铣刀头,另一端穿出铣刀支架设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一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头与待加工轴之间的夹角成90°,且所述铣刀头靠近待加工轴的一侧设有刀刃,所述刀刃与待加工轴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外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盘表面设有沿铣刀盘外沿至轴进给通道方向设置的铣刀调节通道,所述铣刀支架卡设于铣刀调节通道内并通过螺栓与铣刀调节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琦睿郑小林周永金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福隆达机电有限公司郑小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