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96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包括基座和角度测量尺;所述基座包括一对水平设置的抱髁板和垂直于抱髁板的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位于两个抱髁板之间,且所述指示杆底端同时与两侧的抱髁板固定连接,所述指示杆底部开设有纵向通槽;所述角度测量尺包括底板和扇形的刻度板,所述底板中部设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能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快速便捷地对股骨后髁外旋角度进行测量并对截骨面进行定位;能够在术中根据不同患者的股骨假体旋转角度进行精准安放,减少术后股髌关节并发症,进而更好平衡屈伸间隙平衡及髌股轨迹,减少术后髌前痛、关节功能受限等,延长人工关节假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
技术介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期的有效手术方式,然而目前仍有约20%的TKA手术患者术后满意度差,股骨假体旋转角度安放不佳是导致术后股髌关节并发症重要原因之一,甚至降低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目前常用的股骨后髁外旋定位截骨方法较多,均存在一定缺陷。研究表明不同个体的股骨远端形态差异性大,且存在种族、性别、地域等差异,尤其对于严重内翻膝股骨内后髁磨损严重及外翻膝常见外后髁发育不良患者股骨后髁角度往往不是常见的3度,因此我们通过术前MRI测量股骨远端上髁轴线与后髁轴线之间的夹角,术中根据该角度进行股骨后髁截骨,从而使手术的截骨角度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进行定制化,进而避免术后股髌关节并发症。但目前股骨后髁截骨手术工具中并没有能够对股骨后髁外旋角度进行测量并对截骨面进行定位的截骨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快速便捷地对股骨后髁外旋角度进行测量并对截骨面进行定位的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包括基座和角度测量尺;所述基座包括一对水平设置的抱髁板和垂直于抱髁板的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位于两个抱髁板之间,且所述指示杆底端同时与两侧的抱髁板固定连接,所述指示杆底部开设有纵向通槽;所述角度测量尺包括底板和扇形的刻度板,所述底板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纵向通槽且滑动连接于指示杆的纵向通槽内,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个横向通槽,两个所述横向通槽对称设置于转轴两侧,所述横向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刻度板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顶端,所述刻度板顶部沿弧线方向设有角度刻度线,所述指示杆顶端指向角度刻度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能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快速便捷地对股骨后髁外旋角度进行测量并对截骨面进行定位;能够在术中根据不同患者的股骨假体旋转角度进行精准安放,减少术后股髌关节并发症,进而更好平衡屈伸间隙平衡及髌股轨迹,减少术后髌前痛、关节功能受限等,延长人工关节假体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基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角度测量尺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使用状态示意图;标号说明:1-抱髁板;2-指示杆;21-纵向通槽;22-刻线;3-底板;31-转轴;32-横向通槽;33-滑动块;4-刻度板;41-角度刻度线;5-股骨;51-后髁软骨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快速便捷地对股骨后髁外旋角度进行测量并对截骨面进行定位。参照附图1至5,本技术的一种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包括基座和角度测量尺;所述基座包括一对水平设置的抱髁板1和垂直于抱髁板1的指示杆2,所述指示杆2位于两个抱髁板1之间,且所述指示杆2底端同时与两侧的抱髁板1固定连接,所述指示杆2底部开设有纵向通槽21;所述角度测量尺包括底板3和扇形的刻度板4,所述底板3中部设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穿过纵向通槽21且滑动连接于指示杆2的纵向通槽21内,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两个横向通槽32,两个所述横向通槽32对称设置于转轴31两侧,所述横向通槽32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3,所述滑动块33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刻度板4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3顶端,所述刻度板4顶部沿弧线方向设有角度刻度线41,所述指示杆2顶端指向角度刻度线4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如图5所示,在使用该股骨5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时,先将基座的双侧抱髁板1同时抵靠在膝关节股骨5后髁软骨面51,并将角度测量尺的旋转轴31在纵向通槽21内滑动至髁间软骨连接处。根据术前膝关节MRI或MRI重建图像测量的PCA(股骨后髁扭转角)值对刻度板4进行调整,使指示杆2的顶端指向角度刻度线41上对应的数值,并在横向通槽32内滑动滑动块33至合适位置,再向滑动块33内的定位孔从置入定位钉,即完成股骨5后髁外旋截骨定位。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能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快速便捷地对股骨后髁外旋角度进行测量并对截骨面进行定位;能够在术中根据不同患者的股骨假体旋转角度进行精准安放,减少术后股髌关节并发症,进而更好平衡屈伸间隙平衡及髌股轨迹,减少术后髌前痛、关节功能受限等,延长人工关节假体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通槽32上方设有距离刻度线34。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距离刻度线能够使使用者在移动两侧的滑动块在过程中更好地保持两侧滑动块的对称。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33至转轴31的最小横向距离为2.5cm。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33至转轴31的最长横向距离为3.5cm。进一步的,所述角度刻度线41包括零刻度线和对称设置于零刻度线两侧的左刻度线和右刻度线,所述左刻度线和右刻度线的量程均为10°。由上述描述可知,人体股骨后髁外旋角度不会超过10°,因此选择量程为10°能够在不影响测量的情况下减小刻度板的体积,便于手术过程中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角度刻度线41的最小分度值为0.1。进一步的,所述指示杆2的顶端中部设有刻线22。由上述描述可知,指示杆的顶端中部设有刻线能够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更加清晰地将指示杆的顶端与角度刻度线对准,提高定位精度。实施例一一种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包括基座和角度测量尺;所述基座包括一对水平设置的抱髁板1和垂直于抱髁板1的指示杆2,所述指示杆2位于两个抱髁板1之间,且所述指示杆2底端同时与两侧的抱髁板1固定连接,所述指示杆2底部开设有纵向通槽21;所述指示杆2的顶端中部设有刻线22;所述角度测量尺包括底板3和扇形的刻度板4,所述底板3中部设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穿过纵向通槽21且滑动连接于指示杆2的纵向通槽21内,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两个横向通槽32,两个所述横向通槽32对称设置于转轴31两侧,所述横向通槽32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3,所述滑动块33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刻度板4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3顶端,所述刻度板4顶部沿弧线方向设有角度刻度线41,所述指示杆2顶端指向角度刻度线41;所述横向通槽32上方设有距离刻度线34,所述滑动块33至转轴31的最小横向距离为2.5cm,所述滑动块33至转轴31的最长横向距离为3.5cm;所述角度刻度线41包括零刻度线和对称设置于零刻度线两侧的左刻度线和右刻度线,所述左刻度线和右刻度线的量程均为10°,所述角度刻度线41的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角度测量尺;/n所述基座包括一对水平设置的抱髁板和垂直于抱髁板的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位于两个抱髁板之间,且所述指示杆底端同时与两侧的抱髁板固定连接,所述指示杆底部开设有纵向通槽;/n所述角度测量尺包括底板和扇形的刻度板,所述底板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纵向通槽且滑动连接于指示杆的纵向通槽内,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个横向通槽,两个所述横向通槽对称设置于转轴两侧,所述横向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刻度板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顶端,所述刻度板顶部沿弧线方向设有角度刻度线,所述指示杆顶端指向角度刻度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角度测量尺;
所述基座包括一对水平设置的抱髁板和垂直于抱髁板的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位于两个抱髁板之间,且所述指示杆底端同时与两侧的抱髁板固定连接,所述指示杆底部开设有纵向通槽;
所述角度测量尺包括底板和扇形的刻度板,所述底板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纵向通槽且滑动连接于指示杆的纵向通槽内,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个横向通槽,两个所述横向通槽对称设置于转轴两侧,所述横向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刻度板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顶端,所述刻度板顶部沿弧线方向设有角度刻度线,所述指示杆顶端指向角度刻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股骨后髁外旋角度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槽上方设有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体惠王晓露王旭刘建全许庆山陆振宝王秀芳陈雁萍缪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闽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