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冲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95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冲孔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固定机构、第一冲孔机构及第二冲孔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弯管;第一冲孔机构包括至少一侧冲孔装置及第一上冲孔装置;第二冲孔机构包括第二上冲头,第二上冲头的一端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第二上冲头的另一端用于贯穿弯管的顶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机构对弯管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冲孔机构对弯管进行冲孔,从而形成分别形成第一上冲孔及侧冲孔,同时通过第二冲孔机对弯管进行冲孔,形成第二上冲孔,从而通过一道冲孔工序完成了第一上冲孔、第二上冲孔及侧冲孔的冲压,减小了冲压出的各个孔位的误差,提高了冲压出的弯管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弯管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冲孔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弯管冲孔模具。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一种用作汽车后备箱支架的弯管1的结构,弯管1的一端开设有四个侧冲孔11及两个第一上冲孔12,弯管1的另一端开设有四个第二上冲孔13,四个侧冲孔11、两个第一上冲孔12及四个第二上冲孔13均为两两对应。在制作该弯管时,现有技术是将直管冲压成弯管的形状后,进行两次冲孔工序,第一次冲孔工序加工两个第一上冲孔12及四个第二上冲孔13,第二冲孔工序加工四个侧冲孔11,由于每次冲孔时冲压出的孔位会存在一定的位移偏差,因此两次冲孔工序的孔位累计误差较大,使得加工出的弯管产品的合格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小冲压出的孔位的误差、提高冲压出的弯管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弯管冲孔模具。一种弯管冲孔模具,用于在弯管上冲压出侧冲孔、第一上冲孔及第二上冲孔,所述弯管冲孔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固定机构、第一冲孔机构及第二冲孔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及所述下模板之间且用于固定所述弯管;所述第一冲孔机构包括至少一侧冲孔装置及第一上冲孔装置,所述侧冲孔装置包括若干个侧冲头及至少一侧冲斜楔装置,所述侧冲头用于贯穿所述弯管的侧壁,所述侧冲斜楔装置与所述上模板及各个所述侧冲头均连接,所述第一上冲孔装置包括第一上冲头,所述第一上冲头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冲头的另一端用于贯穿所述弯管的顶壁;所述第二冲孔机构包括第二上冲头,所述第二上冲头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冲头的另一端用于贯穿所述弯管的顶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机构对弯管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冲孔机构对弯管进行冲孔,从而形成分别形成第一上冲孔及侧冲孔,同时通过第二冲孔机对弯管进行冲孔,形成第二上冲孔,从而通过一道冲孔工序完成了第一上冲孔、第二上冲孔及侧冲孔的冲压,减小了冲压出的各个孔位的误差,提高了冲压出的弯管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弯管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用作汽车后备箱支架的弯管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弯管冲孔模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弯管冲孔模具去除上模板后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弯管冲孔模具去除压块、压紧弹簧及侧冲上斜楔后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弯管冲孔模具去除槽板和安装块后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弯管冲孔模具去除第一上冲头并增加安装块及侧冲上斜楔后的俯视图;图7是图5中的活动刀口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弯管、2-上模板、3-下模板、4-固定机构、5-第一冲孔机构、6-第二冲孔机构、11-侧冲孔、12-第一上冲孔、13-第二上冲孔、21-导柱、22-上限位块、31-导套、32-下限位块、41-第一固定块、42-第二固定块、43-夹紧斜楔装置、44-压块、45-压紧弹簧、46-安装块、47-固定刀口入块、48-活动刀口入块、481-第一上模孔、482-侧模孔、49-驱动装置、491-垫板、492-气缸、493-槽板、51-侧冲孔装置、511-侧冲头、512-侧冲斜楔装置、5121-侧冲下斜楔、5122-侧冲上斜楔、52-第一上冲孔装置、521-第一上冲头、61-第二上冲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2-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弯管冲孔模具,包括上模板2、下模板3、固定机构4、第一冲孔机构5及第二冲孔机构6。请参照图4,所述固定机构4设置于所述上模板2及所述下模板3之间且用于固定所述弯管1。请参照图4-图7,所述第一冲孔机构5包括至少一侧冲孔装置51及第一上冲孔装置52,所述侧冲孔装置51包括若干个侧冲头511及至少一侧冲斜楔装置512,所述侧冲头511用于贯穿所述弯管1的侧壁,从而形成侧冲孔11,所述侧冲斜楔装置512与所述上模板2及各个所述侧冲头511均连接,所述第一上冲孔装置52包括第一上冲头521,所述第一上冲头521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冲头521的另一端用于贯穿所述弯管1的顶壁,从而形成第一上冲孔12。请参照图4,所述第二冲孔机构6包括第二上冲头61,所述第二上冲头61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冲头61的另一端用于贯穿所述弯管1的顶壁,从而形成第二上冲孔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弯管冲孔模具在使用时,先将弯管1通过固定机构4固定在下模板3上,接着冲床动作使上模板2向下运动,上模板2的向下运动一方面带动第一上冲头521及第二上冲头61向下贯穿弯管1的顶壁,从而分别形成第一上冲孔12及第二上冲孔13,上模板2的向下运动另一方面带动侧冲斜楔装置512动作,侧冲斜楔装置512使各个侧冲头511侧向贯穿弯管1的侧壁,从而形成侧冲孔11,接着冲床上升,带动上模板2向上运动,接着取出弯管产品,完成整个冲孔工序。具体地,请参照图4,所述侧冲斜楔装置512包括相互配合的侧冲下斜楔5121及侧冲上斜楔5122,所述侧冲下斜楔5121滑动安装于所述下模板3上,所述侧冲下斜楔5121与各个所述侧冲头5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所述侧冲上斜楔5122固定于所述上模板2上。在使用时,上模板2的向下运动带动侧冲上斜楔5122向下运动,侧冲上斜楔5122通过斜面作用于侧冲下斜楔5121,使侧冲下斜楔5121平移,从而带动各个侧冲头511插入弯管1的侧壁。优选地,请参照图3-图6,所述侧冲孔装置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冲孔装置51分别设置于所述弯管1的两侧,从而在进行侧冲孔时,两个侧冲孔装置51对弯管1的侧向冲击力可以相互抵消,从而保证了弯管1不会因为受到侧冲孔装置51的冲击而发生侧向移动。固定机构4包括四个实施例:请参照图4和图5,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块41、第二固定块42及夹紧斜楔装置43,所述第一固定块41固定于所述下模板3上,所述第一固定块41具有第一弧形边,所述第一弧形边用于与所述弯管1的内弧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固定块42滑动安装于所述下模板3上,所述第二固定块42可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块42具有第二弧形边,当所述第二固定块4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弧形边与所述弯管1的外弧面相贴合,当所述第二固定块42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弧形边与所述弯管1的外弧面分离;所述夹紧斜楔装置43包括夹紧下斜楔及夹紧上斜楔,所述夹紧下斜楔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板3上,所述夹紧上斜楔滑动安装于所述上模板2上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块42固定连接,所述夹紧上斜楔的斜面与所述夹紧下斜楔的斜面相贴合。在使用时,当上模板2下压时,第二固定块42位于第一位置,从而使弯管1的内弧面和外弧面分别与第一固定块41和第二固定块42抵接,从而达到固定弯管1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冲孔模具,用于在弯管上冲压出侧冲孔、第一上冲孔及第二上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冲孔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固定机构、第一冲孔机构及第二冲孔机构,/n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及所述下模板之间且用于固定所述弯管;/n所述第一冲孔机构包括至少一侧冲孔装置及第一上冲孔装置,所述侧冲孔装置包括若干个侧冲头及至少一侧冲斜楔装置,所述侧冲头用于贯穿所述弯管的侧壁,所述侧冲斜楔装置与所述上模板及各个所述侧冲头均连接,所述第一上冲孔装置包括第一上冲头,所述第一上冲头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冲头的另一端用于贯穿所述弯管的顶壁;/n所述第二冲孔机构包括第二上冲头,所述第二上冲头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冲头的另一端用于贯穿所述弯管的顶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冲孔模具,用于在弯管上冲压出侧冲孔、第一上冲孔及第二上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冲孔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固定机构、第一冲孔机构及第二冲孔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及所述下模板之间且用于固定所述弯管;
所述第一冲孔机构包括至少一侧冲孔装置及第一上冲孔装置,所述侧冲孔装置包括若干个侧冲头及至少一侧冲斜楔装置,所述侧冲头用于贯穿所述弯管的侧壁,所述侧冲斜楔装置与所述上模板及各个所述侧冲头均连接,所述第一上冲孔装置包括第一上冲头,所述第一上冲头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冲头的另一端用于贯穿所述弯管的顶壁;
所述第二冲孔机构包括第二上冲头,所述第二上冲头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冲头的另一端用于贯穿所述弯管的顶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冲斜楔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侧冲下斜楔及侧冲上斜楔,所述侧冲下斜楔滑动安装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侧冲下斜楔与各个所述侧冲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所述侧冲上斜楔固定于所述上模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冲孔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冲孔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弯管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及夹紧斜楔装置,
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块具有第一弧形边,所述第一弧形边用于与所述弯管的内弧面相贴合;
所述第二固定块滑动安装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可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块具有第二弧形边,当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弧形边与所述弯管的外弧面相贴合,当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弧形边与所述弯管的外弧面分离;
所述夹紧斜楔装置包括夹紧下斜楔及夹紧上斜楔,所述夹紧下斜楔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元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华源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