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82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所述一体式破壁机包括相互可拆卸式装配的杯体组件和底座组件;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杯体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的散热风道、及设置于散热风道上的搅拌电机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风腔和第三风腔,第一风腔连通杯体组件上的第一通风口,第三风腔连通杯体组件上的第二通风口;所述底座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风腔,第二风腔一端连通第一风腔,第二风腔另一端连通第三风腔;所述第一风腔、第二风腔和第三风腔共同组成所述散热风道。本散热结构中,散热风道短,散热效果好,风噪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壁机,具体是一种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破壁机中的散热结构,散热风道普遍又细又长,热量在散热风道吹送时对周边部件影响大,导致散热效果欠佳;此外,由于散热风道结构复杂,所以往往会造成散热风道内的气流发生碰撞和乱窜等现象,影响散热效果之余还会造成噪音。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本散热结构中,散热风道短,散热效果好,风噪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所述一体式破壁机包括相互可拆卸式装配的杯体组件和底座组件;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杯体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的散热风道、及设置于散热风道上的搅拌电机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风腔和第三风腔,第一风腔连通杯体组件上的第一通风口,第三风腔连通杯体组件上的第二通风口;所述底座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风腔,第二风腔一端连通第一风腔,第二风腔另一端连通第三风腔;所述第一风腔、第二风腔和第三风腔共同组成所述散热风道。所述杯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底座组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风腔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第二风腔,第二风腔通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连通第三风腔。所述底座组件上设置有装配腔,杯体组件至少部分嵌入装配腔中;所述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开设于杯体组件底部;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开设于装配腔底部;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且连通,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对应且连通。所述底座组件上设置有导风件,第二风腔为导风件内腔。所述散热风道呈U形,其中第一风腔和第三风腔分别竖向延伸,第二风腔横向延伸。所述搅拌电机和散热风扇分别设置于第一风腔上,散热风扇连接搅拌电机底部的电机轴,散热风扇靠近第二风腔。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搅拌杯和支承座,搅拌杯设置于支承座顶部;所述搅拌电机设置于支承座上,且搅拌电机顶部的电机轴至少部分伸入搅拌杯内腔;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或第二通风口开设于支承座侧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二和三风腔组成既宽又短的散热风道,所以热量在散热风道中吹送的路径短,进而降低对周边部件的影响,有效提升散热效果;散热风道采用流畅的U型设置,有助于散热风道中的热量流畅吹送,避免发生气体碰撞和气体乱窜等现象,既保证了散热效果,又降低了风噪、达到静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杯体组件与底座组件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杯体组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体式破壁机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H-H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3中J-J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杯体组件与底座组件分解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涉及一体式破壁机,其包括相互可拆卸式装配的杯体组件A和底座组件B;本一体式破壁机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杯体组件A与底座组件B之间的散热风道、及设置于散热风道上的搅拌电机4和散热风扇5;杯体组件A内侧设置有第一风腔202和第三风腔205,第一风腔202连通杯体组件A侧部的第一通风口201,第三风腔205连通杯体组件A侧部的第二通风口206;底座组件B内侧设置有第二风腔601,第二风腔601一端连通第一风腔202,第二风腔601另一端连通第三风腔205;第一风腔202、第二风腔601和第三风腔205共同组成散热风道。本散热结构中,第一、二和三风腔共同组成既宽又短的散热风道,所以热量在散热风道中吹送的路径短,进而降低对周边部件的影响,有效提升散热效果;散热风道采用流畅的U型设置,有助于散热风道中的热量流畅吹送,避免发生气体碰撞和气体乱窜等现象,既保证了散热效果,又降低了风噪、达到静音效果。进一步地,杯体组件A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3和第四通孔204;底座组件B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2和第三通孔303;第一风腔202依次通过第一通孔203和第二通孔302连通第二风腔601,第二风腔601依次通过第三通孔303和第四通孔204连通第三风腔205。进一步地,底座组件B内侧顶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装配腔301,杯体组件A底部至少部分嵌入装配腔301中,实现杯体组件A与底座组件B的装配;第一通孔203和第四通孔204分别开设于杯体组件A底部;第二通孔302和第三通孔303分别开设于装配腔301底部;第一通孔203与第二通孔302上下对应且连通,第三通孔303与第四通孔204上下对应且连通;底座组件B包括底座壳体3,装配腔301开设于底座壳体3内腔顶部。进一步地,底座组件B内侧设置有导风件6,第二风腔601为导风件6内腔,导风件6位于装配腔301下方,导风件6安装于底座壳体3内侧。进一步地,散热风道整体呈U形,其中第一风腔202和第三风腔205分别竖向延伸,第二风腔601横向延伸。进一步地,搅拌电机4和散热风扇5分别设置于第一风腔202中,散热风扇5连接搅拌电机4底部的电机轴,散热风扇5靠近第二风腔601;当搅拌电机4进行搅拌工作时,其同时带动散热风扇5转动,使第一风腔202产生负压,进而使散热风道内形成空气对流,并对搅拌电机4进行散热。进一步地,杯体组件A包括相互配合装配的搅拌杯1和支承座2,搅拌杯1设置于支承座2顶部,搅拌杯1相对支承座2可拆卸,以便对搅拌杯1进行清洗;搅拌电机4设置于支承座2内侧,且搅拌电机4顶部的电机轴至少部分伸入搅拌杯1内腔,以便于与搅拌刀连接;第一通风口201和第二通风口206分别开设于支承座2侧壁。参见图4和图5,工作时搅拌电机4驱动散热风扇5转动,第一风腔202产生负压,外界空气经第一通风口201进入散热风道(第一风腔202),并在散热风道内形成空气对流,以对搅拌电机4进行散热;空气依次经过第二风腔601和第三风腔205,最后经第二通风口206排出以带走搅拌电机4工作产生的热量,达到散热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散热风扇5内的空气可逆向吹送,即空气依次经过第二通风口206、第三风腔205、第二风腔601、第一风腔202、第一通风口201,此过程也能产生上述有益效果。上述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所述一体式破壁机包括相互可拆卸式装配的杯体组件(A)和底座组件(B);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杯体组件(A)与底座组件(B)之间的散热风道、及设置于散热风道上的搅拌电机(4)和散热风扇(5);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A)上设置有第一风腔(202)和第三风腔(205),第一风腔(202)连通杯体组件(A)上的第一通风口(201),第三风腔(205)连通杯体组件(A)上的第二通风口(206);所述底座组件(B)上设置有第二风腔(601),第二风腔(601)一端连通第一风腔(202),第二风腔(601)另一端连通第三风腔(205);所述第一风腔(202)、第二风腔(601)和第三风腔(205)共同组成所述散热风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所述一体式破壁机包括相互可拆卸式装配的杯体组件(A)和底座组件(B);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杯体组件(A)与底座组件(B)之间的散热风道、及设置于散热风道上的搅拌电机(4)和散热风扇(5);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A)上设置有第一风腔(202)和第三风腔(205),第一风腔(202)连通杯体组件(A)上的第一通风口(201),第三风腔(205)连通杯体组件(A)上的第二通风口(206);所述底座组件(B)上设置有第二风腔(601),第二风腔(601)一端连通第一风腔(202),第二风腔(601)另一端连通第三风腔(205);所述第一风腔(202)、第二风腔(601)和第三风腔(205)共同组成所述散热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A)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3)和第四通孔(204);所述底座组件(B)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2)和第三通孔(303);所述第一风腔(202)通过第一通孔(203)和第二通孔(302)连通第二风腔(601),第二风腔(601)通过第三通孔(303)和第四通孔(204)连通第三风腔(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式破壁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B)上设置有装配腔(301),杯体组件(A)至少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天椒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