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离子醒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77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氢离子醒茶杯,涉及茶具的改进技术,尤其是电子茶杯或茶壶的改进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供电层和电解层组成,所述供电层位于电解层的下方,供电层和电解层之间设有防水隔离板,所述电解层中部设有电极盒,电极盒的中间设有凹状安装孔,安装孔的四周设有多个固定插孔,电极盒相对的两个侧各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的高度高度不同,两个安装槽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插孔,所述两个安装插孔设有电极板,两个电极板之间设有隔膜片,所述电极盒顶部设有圆环状可拆防水固定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H离子和OH‑离子与茶多酚类、醛、铁等游离物质快速产生电离平衡,使多酚类酸性物质和嘿吟类碱性物质全部溶解,解决茶叶的苦味物质、涩味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离子醒茶杯
本技术涉及茶具的改进技术,尤其是电子茶杯或茶壶的改进技术。
技术介绍
茶叶品质的苦味物质,往往是嫩叶含量比老叶高,尤其是芽以下的第一、二叶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最高,依次减少。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电离能平衡移动除了受H离子制约外,还受金属离子络合平衡影响,现以儿茶素为例,随着H离子和OH-离子浓度的增加,儿茶素才不受金属离子络合作用的干扰,电离平衡、络合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于多酚类酸性物质和嘿吟类碱性物质,几乎全部溶解。如:公开号为CN209750764U的茶水装置(以下简称:引证专利),“有茶壶1内设有一对电极,分别是阳电极6-1和阴电极6-2,在阳电极6-1和阴电极之间设置有隔膜7”并对泡茶电解参数作出优化及调整,但是茶渣和茶叶微粒的沉积,严重响影阳电极和阴电极的电解效率,没有足够浓度H离子和OH-离子,使茶多酚类、醛、铁等游离物质产生电离平衡,由于H离子不能及时与游离物质制衡,H离子结合变成氢气,仅使茶汤中的活性离子与产生氧化(详见引证专利说明书第24段),可以降低茶水汤的苦涩味,但不能完全解决茶叶的苦味物质、涩味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该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氢离子醒茶杯,包括杯身或壶身1、底座2,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由供电层3和电解层4组成,所述供电层3位于电解层4的下方,供电层3和电解层4之间设有防水隔离板21,所述电解层4中部设有电极盒41,电极盒41的中间设有凹状安装孔42,安装孔42的四周设有多个固定插孔48,电极盒41相对的两个侧各设有安装槽43,两个安装槽43的高度不同,两个安装槽43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插孔44,所述两个安装插孔44设有电极板45,两个电极板之间设有隔膜片46,所述电极盒41顶部设有圆环状可拆防水固定盖47。优选的,所述防水固定盖47下方设有与固定插孔48数量、形状、大小匹配的固定柱49,固定插孔48,固定柱49插入固定插孔48之中,使防水固定盖47与电极盒41组合成一体,所述电极盒41底部设有超声波振子50。优选的,所述电极板45呈圆形,电极板45设有多个增强电解孔51,所述电极板的直径大于防水固定盖47空心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底座2上方的内侧设有卡槽22,卡槽22的底部和侧部设有弹性防水胶23,所述杯身或壶身1底部设有与卡槽22匹配的插槽11。优选的,所述供电层3内设有电路板31、电池32、控制面板33,所述控制面板33包括有开关、指示灯、充电口。优选的,所述杯身或壶身1、底座2、电极盒41均呈圆柱状,杯身或壶身1主底座2的直径相同本技术通过超声波振子50带动茶汤、茶渣、茶叶微粒和H离子、OH-离子一起高速喷射、撞击,一方面防止茶渣和茶叶微粒在电极板45上沉积,再者能使H离子和OH-离子与茶多酚类、醛、铁等游离物质快速产生电离平衡,防止H离子结合成氢气,使多酚类酸性物质和嘿吟类碱性物质几乎全部溶解,完全解决茶叶的苦味物质、涩味物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极盒部份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极盒部份的俯视图。其中:杯身或壶身1,插槽11,底座2,防水隔离板21,卡槽22,弹性防水胶23,供电层3,电路板31、电池32、控制面板33,电解层4,电极盒41,安装孔42,安装槽43,安装插孔44,电极板45,隔膜片46,可拆防水固定盖47,固定插孔48,固定柱49,超声波振子50,电解孔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照图1-4:一一种氢离子醒茶杯,包括杯身或壶身1、底座2,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由供电层3和电解层4组成,所述供电层3位于电解层4的下方,供电层3和电解层4之间设有防水隔离板21,所述电解层4中部设有电极盒41,电极盒41的中间设有凹状安装孔42,安装孔42的四周设有多个固定插孔48,电极盒41相对的两个侧各设有安装槽43,两个安装槽43的高度高度不同,两个安装槽43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插孔44,所述两个安装插孔44设有电极板45,两个电极板之间设有隔膜片46,所述电极盒41顶部设有圆环状可拆防水固定盖47。实施例二,参照图1-4:一种氢离子醒茶杯,包括杯身或壶身1、底座2,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由供电层3和电解层4组成,所述供电层3位于电解层4的下方,供电层3和电解层4之间设有防水隔离板21,所述电解层4中部设有电极盒41,电极盒41的中间设有凹状安装孔42,安装孔42的四周设有多个固定插孔48,电极盒41相对的两个侧各设有安装槽43,两个安装槽43的高度高度不同,两个安装槽43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插孔44,所述两个安装插孔44设有电极板45,两个电极板之间设有隔膜片46,所述电极盒41顶部设有圆环状可拆防水固定盖47。优选的,所述防水固定盖47下方设有与固定插孔48数量、形状、大小匹配的固定柱49,固定插孔48,固定柱49插入固定插孔48之中,使防水固定盖47与电极盒41组合成一体,所述电极盒41底部设有超声波振子50。优选的,所述电极板45呈圆形,电极板45设有多个增强电解孔51,所述电极板的直径大于防水固定盖47空心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底座2上方的内侧设有卡槽22,卡槽22的底部和侧部设有弹性防水胶23,所述杯身或壶身1底部设有与卡槽22匹配的插槽11。优选的,所述供电层3内设有电路板31、电池32、控制面板33,所述控制面板33包括有开关、指示灯、充电口。优选的,所述杯身或壶身1、底座2、电极盒41均呈圆柱状,杯身或壶身1主底座2的直径相同。本技术通过超声波振子50带动茶汤、茶渣、茶叶微粒和H离子、OH-离子一起高速喷射、撞击,一方面防止茶渣和茶叶微粒在电极板45上沉积,再者能使H离子和OH-离子与茶多酚类、醛、铁等游离物质快速产生电离平衡,防止H离子结合成氢气,使多酚类酸性物质和嘿吟类碱性物质几乎全部溶解,完全解决茶叶的苦味物质、涩味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离子醒茶杯,包括杯身或壶身(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由供电层(3)和电解层(4)组成,所述供电层(3)位于电解层(4)的下方,供电层(3)和电解层(4)之间设有防水隔离板(21),所述电解层(4)中部设有电极盒(41),电极盒(41)的中间设有凹状安装孔(42),安装孔(42)的四周设有多个固定插孔(48),电极盒(41)相对的两个侧各设有安装槽(43),两个安装槽(43)的高度不同,两个安装槽(43)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插孔(44),所述两个安装插孔(44)设有电极板(45),两个电极板之间设有隔膜片(46),所述电极盒(41)顶部设有圆环状可拆防水固定盖(4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离子醒茶杯,包括杯身或壶身(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由供电层(3)和电解层(4)组成,所述供电层(3)位于电解层(4)的下方,供电层(3)和电解层(4)之间设有防水隔离板(21),所述电解层(4)中部设有电极盒(41),电极盒(41)的中间设有凹状安装孔(42),安装孔(42)的四周设有多个固定插孔(48),电极盒(41)相对的两个侧各设有安装槽(43),两个安装槽(43)的高度不同,两个安装槽(43)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插孔(44),所述两个安装插孔(44)设有电极板(45),两个电极板之间设有隔膜片(46),所述电极盒(41)顶部设有圆环状可拆防水固定盖(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离子醒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固定盖(47)下方设有与固定插孔(48)数量、形状、大小匹配的固定柱(49),固定插孔(48),固定柱(49)插入固定插孔(48)之中,使防水固定盖(47)与电极盒(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校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普脉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