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慧慧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74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具体涉及干细胞领域,包括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液连接机构,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液连接机构,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底部通过出液连接机构连接设有静脉输液机构,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溶液引流机构,溶液引流机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搅拌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缓冲搅拌机构,在溶液顺着螺旋状引流板流动的同时,会经过多个缓冲搅拌机构,当溶液经过缓冲搅拌机构时,会利用导流型螺旋扇叶的螺纹以防水型密封轴承为支点进行旋转,达到混合溶液的作用,提升混合的均匀性,降低了干细胞输注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细胞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
技术介绍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类型细胞分化的能力,可以分化为神经、心脏、肝脏、骨、软骨、肌腱、脂肪、上皮等多种细胞,这种多向分化的能力给人类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间充质干细胞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分布于胎儿和成体的骨髓、骨膜、松骨质、脂肪、滑膜、骨骼肌、胎肝、乳牙、脐带、脐带血中,其中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质量高、纯净、数量多,以组织工程学为手段可望解决的问题几乎涉及人类面临的大多数医学难属,如烧伤、放射损伤等患者的植皮,肌肉、骨及软骨缺损的修补,髋、膝等关节的替换,血管疾病或损伤后的血管替代,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植入,心脏病患者的瓣膜替代、房室间隔缺损的修补,癌症患者手术切除后组织或器官的替代,放射损伤及大剂量放疗、化疗后的造血与免疫重建,肝、肾等重要脏器因损伤或功能衰竭的置换,部分遗传缺陷性疾病的治疗等,在不久的将来,某些组织工程产品,如人造皮肤、血管、骨、软骨、肌肉、瓣膜、神经甚至胰岛、肾、肝等组织器官或细胞将相继问世,然后植入患者体内,用以恢复损伤、替代退行性组织器官以及改变遗传缺陷性组织器官的功能。传统的干细胞输注方式就是通过静脉输液导管,利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对人体的静脉进行输液,达到干细胞输注的作用,但是市面上没有针对干细胞输注特有的容纳瓶,导致干细胞在输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悬液与分散不均的问题,影响实际的输液效果,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通过设置了缓冲搅拌机构,在溶液顺着螺旋状引流板流动的同时,会经过多个缓冲搅拌机构,当溶液经过缓冲搅拌机构时,会利用导流型螺旋扇叶的螺纹以防水型密封轴承为支点进行旋转,达到混合溶液的作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包括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液连接机构,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液连接机构,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底部通过出液连接机构连接设有静脉输液机构,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溶液引流机构,所述溶液引流机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搅拌机构,所述缓冲搅拌机构设置在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内腔;所述溶液引流机构包括固定型轴杆,所述固定型轴杆的周向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螺旋状引流板,所述固定型轴杆与螺旋状引流板均呈一体式设置,所述固定型轴杆通过螺旋状引流板固定安装在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内腔的中心位置,所述缓冲搅拌机构包括支撑型中轴,所述支撑型中轴的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防水型密封轴承,所述防水型密封轴承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导流型螺旋扇叶,所述导流型螺旋扇叶通过相应的防水型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型中轴的外壁。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导流型螺旋扇叶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所述支撑型中轴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半圆型顶帽,多个所述缓冲搅拌机构均呈螺旋状等距排布在螺旋状引流板的表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型轴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环形引流型,所述固定型轴杆与环形引流型均呈一体式设置,所述环形引流型设置在螺旋状引流板的底部,所述环形引流型的底部边缘一体式设有环形支撑护边,所述固定型轴杆的顶部一体式设有凸形引流头,所述凸形引流头设置在螺旋状引流板的顶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包括干细胞容纳桶,所述干细胞容纳桶的内部开设有干细胞容纳腔,所述干细胞容纳桶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弧形护边。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连接机构包括顶置连接型进液口,所述顶置连接型进液口设置在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顶部,所述顶置连接型进液口与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均呈一体式设置,所述顶置连接型进液口的内部设有连接型进液槽,所述顶置连接型进液口通过连接型进液槽与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内腔相连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型进液槽的内腔顶部通过粘合剂密封连接设有连接型支撑座,所述连接型支撑座的内部密封连接设有第一可恢复型橡胶封片,所述顶置连接型进液口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置弧形保护座,所述顶置连接型进液口的底部一体式设有连通型进液管,所述连接型进液槽与连通型进液管相连通,所述连通型进液管插接在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的内腔顶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连接机构包括底置连接型出液口,所述底置连接型出液口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型出液槽,所述连接型出液槽与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相连通,且底置连接型出液口与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均呈一体式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型出液槽的内腔热熔连接有多个弧形引流板,多个所述弧形引流板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所述弧形引流板的底部设有网孔型滤垫,所述网孔型滤垫固定安装在连接型出液槽的内腔底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型出液槽的内腔底部密封连接设有第二可恢复型橡胶封片,所述第二可恢复型橡胶封片设置在底置连接型出液口的底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静脉输液机构包括静脉输液导管,所述静脉输液导管的中部连接设有连通型点滴瓶,所述静脉输液导管的两端均连通设有针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缓冲搅拌机构,在溶液顺着螺旋状引流板流动的同时,会经过多个缓冲搅拌机构,当溶液经过缓冲搅拌机构时,会利用导流型螺旋扇叶的螺纹以防水型密封轴承为支点进行旋转,达到混合溶液的作用,提升混合的均匀性,降低了干细胞输注不均匀的问题;2、利用注射器吸出所需稀释的生理盐水等溶液,并对第一可恢复型橡胶封片进行穿刺注入,紧接着干细胞溶液依次插入第一可恢复型橡胶封片的内部,当混合后的溶液漫出底置连接型出液口流入连接型出液槽的内腔,利用静脉输液机构两端的针头分别扎入第二可恢复型橡胶封片与患者的静脉,即可完成干细胞输注,相对提升了干细胞输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C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出液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缓冲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静脉输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01干细胞容纳桶、102干细胞容纳腔、103弧形护边、2进液连接机构、21顶置连接型进液口、22连接型进液槽、23连接型支撑座、24第一可恢复型橡胶封片、25顶置弧形保护座、26连通型进液管、3出液连接机构、31底置连接型出液口、32连接型出液槽、33弧形引流板、34网孔型滤垫、35第二可恢复型橡胶封片、4静脉输液机构、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包括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液连接机构(2),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液连接机构(3),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底部通过出液连接机构(3)连接设有静脉输液机构(4),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溶液引流机构(5),所述溶液引流机构(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搅拌机构(6),所述缓冲搅拌机构(6)设置在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内腔;/n所述溶液引流机构(5)包括固定型轴杆(51),所述固定型轴杆(51)的周向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螺旋状引流板(52),所述固定型轴杆(51)与螺旋状引流板(52)均呈一体式设置,所述固定型轴杆(51)通过螺旋状引流板(52)固定安装在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内腔的中心位置,所述缓冲搅拌机构(6)包括支撑型中轴(61),所述支撑型中轴(61)的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防水型密封轴承(62),所述防水型密封轴承(62)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导流型螺旋扇叶(63),所述导流型螺旋扇叶(63)通过相应的防水型密封轴承(62)转动连接在支撑型中轴(61)的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包括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液连接机构(2),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液连接机构(3),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底部通过出液连接机构(3)连接设有静脉输液机构(4),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溶液引流机构(5),所述溶液引流机构(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搅拌机构(6),所述缓冲搅拌机构(6)设置在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的内腔;
所述溶液引流机构(5)包括固定型轴杆(51),所述固定型轴杆(51)的周向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螺旋状引流板(52),所述固定型轴杆(51)与螺旋状引流板(52)均呈一体式设置,所述固定型轴杆(51)通过螺旋状引流板(52)固定安装在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内腔的中心位置,所述缓冲搅拌机构(6)包括支撑型中轴(61),所述支撑型中轴(61)的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防水型密封轴承(62),所述防水型密封轴承(62)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导流型螺旋扇叶(63),所述导流型螺旋扇叶(63)通过相应的防水型密封轴承(62)转动连接在支撑型中轴(61)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型螺旋扇叶(63)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所述支撑型中轴(6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半圆型顶帽(64),多个所述缓冲搅拌机构(6)均呈螺旋状等距排布在螺旋状引流板(52)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型轴杆(5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环形引流型(53),所述固定型轴杆(51)与环形引流型(53)均呈一体式设置,所述环形引流型(53)设置在螺旋状引流板(52)的底部,所述环形引流型(53)的底部边缘一体式设有环形支撑护边(54),所述固定型轴杆(51)的顶部一体式设有凸形引流头(55),所述凸形引流头(55)设置在螺旋状引流板(5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干细胞输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溶液聚集机构(1)包括干细胞容纳桶(101),所述干细胞容纳桶(101)的内部开设有干细胞容纳腔(102),所述干细胞容纳桶(10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弧形护边(1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杨慧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