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固定阳离子抗菌剂且抗细菌生物膜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739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有效固定阳离子抗菌剂且抗细菌生物膜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通过将待改性基材置于浸渍液种即可在其表面形成涂层,所述浸渍液由蛋白质、阳离子抗菌剂和还原剂混合而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α‑乳白蛋白等天然蛋白质在大于其等电点的环境中呈现的负电荷与阳离子抗菌剂的正电荷相互中和,获得表面接近电中性的涂层,可有效避免蛋白质及细菌残骸吸附,保持长期高效的抗菌及抗生物膜效果,同时克服了传统阳离子抗菌剂杀菌表面生物相容性欠佳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涂层制备方法简便,生物安全,普遍适用于多种医用器材表面,无需依靠抗生素发挥涂层的杀菌作用,可有效避免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所致的细菌耐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有效固定阳离子抗菌剂且抗细菌生物膜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固定阳离子抗菌剂,并抗细菌生物膜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
技术介绍
伴随多种医用可植入设备的发展,植入物相关感染不仅会引起局部组织炎症,还会缩短植入物使用寿命甚至引起败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对病患和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尽管多种基于抗生素或纳米银的杀菌涂层表现出较好的杀菌效果,但由于这些表面所致的细菌耐药问题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它们的实际价值受到限制。人类对抗生素长期过量和不恰当的使用,急剧加速了病菌耐药性突变的发生,各类耐药菌不断出现,最终,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超级细菌”问世,使细菌感染的治疗难度增大。据估计到2050年,耐药菌每年在世界范围内所致的死亡可高达1000万人。身处“后抗生素时代”,迫切要求研究者们积极探索新的抗菌材料和方法来应对这一危机。抗菌肽和季铵盐类活性杀菌成分,通过正电荷片段与带负电的细菌细胞膜相吸引,扰动并破坏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导致细菌的死亡。不同于抗生素的是,这类抗菌活性物质与细菌细胞膜作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有效固定阳离子抗菌剂且抗细菌生物膜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是将待改性材料在浸渍液中浸泡后,在待改性材料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n上述的浸渍液是将蛋白质和阳离子抗菌剂加入pH为2~9的还原剂水溶液中制成,其中所述的蛋白质为溶菌酶或等电点为1~7且能够被所述还原剂还原的蛋白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有效固定阳离子抗菌剂且抗细菌生物膜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是将待改性材料在浸渍液中浸泡后,在待改性材料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
上述的浸渍液是将蛋白质和阳离子抗菌剂加入pH为2~9的还原剂水溶液中制成,其中所述的蛋白质为溶菌酶或等电点为1~7且能够被所述还原剂还原的蛋白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电点为1~7能够被所述还原剂还原的蛋白质包括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胰岛素、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β-乳球蛋白、纤维蛋白原、α-淀粉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胃蛋白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抗菌剂包括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阳离子抗菌肽、季铵盐类抗菌剂、烷基双胍类杀菌剂、芳基双胍类杀菌剂、聚合双胍类杀菌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或人工合成阳离子抗菌肽由10~10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具有净正电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盐类抗菌剂为苯扎氯铵、十六基卤化吡啶鎓、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2-甲基吡啶溴化铵、双癸基甲基羟乙基/羟丙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友好型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双胍类杀菌剂为十二烷基醋酸胍、阿立西定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的芳基双胍类杀菌剂为醋酸氯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田娟华胡心怡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