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娟专利>正文

医用移动采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73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移动采集处理装置,包括采样部件、舱体结构、消毒清洗部件、通风部件、排泄部件和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对各个部件进行具体设置,使得在采样部件工作的时候,采样舱体与外部完全隔离且内部保持微正压和内循环的气温调节;在消毒工序的时候讲采样舱体整体移动到消毒水集污槽之上,通过对采样舱体外部喷射消毒液体而对舱体外部整体实现消杀,从而实现了医务人员在内部而传染源在外部的隔离,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感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移动采集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和传染病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移动采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对可疑人员和对确诊病人的日常采样工作量非常大,而为了避免采样的医护人员受到传染,医护人员一般都需要穿着厚重密闭的隔离防护服进行工作,但是这样的防护服由于内部的密闭而导致使用的医护人员热量承受强度大大的增加,并且由于医护人员的正常补水和排泄进程大大受阻。为了避免医护人员过大强度的工作,目前主要采取短期换班制度,但是这样不仅带来了人员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会使得隔离防护物资得到较大的浪费。目前也存在一些采样车,但是这样的采样车有诸多问题,有的密封不好设置,有的需要在采样车外部设置依然穿着防护服的辅助人员,采样车外部灭杀效果不佳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医用移动采集处理装置。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医用移动采集处理装置,包括采样部件、舱体结构、消毒清洗部件、通风部件、排泄部件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舱体结构包括采样舱体、人员出入口和行走轮;所述采样舱体为中空六面体结构,在采样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人员出入口,在采样舱体的底壁上设置有所述行走轮。所述采样部件包括采样观察窗、观察窗通孔、采样橡胶手套、侧观察窗、外采样台、采样转盘、转盘转轴和试剂管槽;所述采样观察窗设置有2个,且分别设置在采样舱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在每个采样观察窗上均设置有两个观察窗通孔,在每个观察窗通孔上均密封设置有所述采样橡胶手套,在采样观察窗旁边设置有所述侧观察窗,在每个采样观察窗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外采样台,在外采样台内设置有圆盘状的所述采样转盘,在采样转盘上密布有所述试剂管槽,所述试剂管槽用于放置采样的试剂管,在采样转盘中央竖直设置有所述转盘转轴,所述采样转盘能够以所述转盘转轴为轴转动,所述采样转盘整体设置在采样舱体的外部。所述消毒清洗部件包括消毒喷洒腔、消毒喷洒头、消毒水混匀腔、纯净水入口、消毒液入口、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消毒水集污槽、行进支撑板和集污槽排水口;所述消毒喷洒腔设置在所述采样舱体的外顶壁之上,在消毒喷洒腔四周的下方连通有多个所述消毒喷洒头,所述消毒喷洒头朝向采样舱体的外侧壁喷洒消毒混合液,在消毒喷洒腔的顶部连通有所述消毒水混匀腔,所述纯净水入口和消毒液入口分别设置在消毒水混匀腔的顶壁上,所述搅拌轴竖置于消毒水混匀腔内,在搅拌轴上布设有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消毒水混匀腔的外顶壁上并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并对搅拌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消毒水集污槽为槽状结构且其每个方向外壁的宽度均大于采样舱体的宽度,在消毒水集污槽内横置有行进支撑板,所述行进支撑板用于承接舱体结构的所述行进轮而使得在消毒工序时采样舱体位于消毒水集污槽上,在消毒水集污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所述集污槽排水口。所述通风部件包括补氧舱、新风入风口、新风入风管、空气滤芯板、内循环冷风机、冷风机入风口、排风口和排风口阀门;所述补氧舱设置在采样舱体内,补氧舱内充设有氧气或富氧空气,所述新风入风口开设于采样舱体的一侧壁的顶端,所述新风入风管的一端与新风入风口连通,另一端设置在采样舱体内部,在新风入风管内设置有所述空气滤芯板,所述补氧舱与所述新风入风管连通;在采样舱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内循环冷风机,所述冷风机入风口用于向内循环冷风机内充入采样舱体内部气体进行循环,在采样舱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排风口,在排风口上设置有所述排风口阀门。所述排泄部件包括卫生挡板、储水箱、坐便集水箱、坐便器、污物暂存箱和暂存箱出入口,所述卫生挡板设置有3个,均竖置于采样舱体内,且三个卫生挡板与其中一个采样舱体的侧壁形成不透光的排泄空间,在该排泄空间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所述储水箱、坐便集水箱、坐便器和污物暂存箱,所述储水箱通过管道与坐便集水箱连通,坐便集水箱与坐便器连通并对坐便器内污物进行冲洗,坐便器的底部排水通道与污物暂存箱连通并可拆卸式的卡接,所述污物暂存箱用于暂时存储通过坐便器排出的人体排泄物,所述暂存箱出入口开设于采样舱体的一个侧壁上,用于污物暂存箱的出入。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蒸发室外壳、蒸发室入水口、蒸发皿、电阻加热丝网、水蒸汽排出口、冷凝腔、冷凝管、冷凝腔入汽口、冷凝腔出水口、冷凝水收集箱入口、冷凝水收集箱、冷凝水收集箱出口和冷凝水排水管;所述蒸发室入水口设置在蒸发室外壳的顶壁上并与所述集污槽排水口连通,在蒸发室外壳内设置有所述蒸发皿,所述蒸发皿为顶部开口的槽状结构,在蒸发皿下方设置有所述电阻加热丝网,所述电阻加热丝网用于对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皿对进入蒸发皿内的水体进行蒸发处理,在蒸发室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水蒸汽排出口;所述冷凝管设置在冷凝腔内,在冷凝腔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冷凝腔入汽口,冷凝腔入汽口与水蒸汽排出口相连通,冷凝腔出水口设置在冷凝腔的另一端底部,用于将冷凝管冷凝得到的水体进行排出;所述冷凝水收集箱入口设置在冷凝水收集箱的顶壁上并与冷凝腔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收集箱出口设置在冷凝水收集箱的底部,所述冷凝水排水管一端与冷凝水收集箱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消毒水混匀腔的纯净水入口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消毒喷洒头在采样舱体的每个侧壁外部均密排设置有多个,使得通过消毒喷洒头喷出的消毒液体均布采样舱体的每个侧壁外部且向下流动过程中也布满采样舱体的每个侧壁外部。作为优选,在行进支撑板上设置有轨道,该轨道与行进轮相匹配,且在该轨道上还设置有止动块,使得行进轮能够在轨道上行走并通过止动块对行进轮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消毒水集污槽为方槽,该方槽的边长大于采样舱体任意一个方向的宽度(采样舱体可以为中空立方体也可以为中空长方体,如果为中空立方体,则任意一个方向的宽度即为其边长)。作为优选,所述消毒水集污槽的槽顶高度高于采样舱体的底壁的高度。作为优选,所述采样舱体的所有开口均设置有开闭阀门且密封设置,使得在工作时和消毒清洗时采样舱体内部与外部完全隔离。作为优选,所述内循环冷风机通过内置的冷却液对进入循环的气体进行冷却降温。作为优选,所述蒸发皿为可拆卸式设置,当蒸发皿上粘附的物料达到预定厚度后,则将该蒸发皿取出将表面物质刮除而置换新的蒸发皿进入到蒸发室外壳内。作为优选,在所述冷凝水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管阀门。作为优选,在采样工作时,所述采样舱体内的气压为微正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获得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可以完全密封的微正压的采样舱体,配合外采样台和采样转盘,使得医护工作人员可以完全在采样舱体内部实现对舱体外部的待采样人员进行采样或进行其它接触工作,实现了隔离的情况下,保证了医护人员不会因为穿着厚重的隔离防护服而造成身体负担的过度增加。由于采样舱体一旦密封则无法在一次采样工作中打开,而通过在采样舱体内设置了坐便器等部件,使得工作人无需破密封即可解决排泄等问题,避免了由于破密封而造成的隔离问题和成本增加且效率受到影响的问题。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消毒清洗部件,在采样舱体工作结束之后,行进到清洗的位置进行外舱体的消毒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移动采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部件、舱体结构、消毒清洗部件、通风部件、排泄部件和污水处理装置;/n所述舱体结构包括采样舱体、人员出入口和行走轮;所述采样舱体为中空六面体结构,在采样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人员出入口,在采样舱体的底壁上设置有所述行走轮;/n所述采样部件包括采样观察窗、观察窗通孔、采样橡胶手套、侧观察窗、外采样台、采样转盘、转盘转轴和试剂管槽;所述采样观察窗设置有2个,且分别设置在采样舱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在每个采样观察窗上均设置有两个观察窗通孔,在每个观察窗通孔上均密封设置有所述采样橡胶手套,在采样观察窗旁边设置有所述侧观察窗,在每个采样观察窗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外采样台,在外采样台内设置有圆盘状的所述采样转盘,在采样转盘上密布有所述试剂管槽,所述试剂管槽用于放置采样的试剂管,在采样转盘中央竖直设置有所述转盘转轴,所述采样转盘能够以所述转盘转轴为轴转动,所述采样转盘整体设置在采样舱体的外部;/n所述消毒清洗部件包括消毒喷洒腔、消毒喷洒头、消毒水混匀腔、纯净水入口、消毒液入口、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消毒水集污槽、行进支撑板和集污槽排水口;所述消毒喷洒腔设置在所述采样舱体的外顶壁之上,在消毒喷洒腔四周的下方连通有多个所述消毒喷洒头,所述消毒喷洒头朝向采样舱体的外侧壁喷洒消毒混合液,在消毒喷洒腔的顶部连通有所述消毒水混匀腔,所述纯净水入口和消毒液入口分别设置在消毒水混匀腔的顶壁上,所述搅拌轴竖置于消毒水混匀腔内,在搅拌轴上布设有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消毒水混匀腔的外顶壁上并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并对搅拌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消毒水集污槽为槽状结构且其每个方向外壁的宽度均大于采样舱体的宽度,在消毒水集污槽内横置有行进支撑板,所述行进支撑板用于承接舱体结构的所述行进轮而使得在消毒工序时采样舱体位于消毒水集污槽上,在消毒水集污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所述集污槽排水口;/n所述通风部件包括补氧舱、新风入风口、新风入风管、空气滤芯板、内循环冷风机、冷风机入风口、排风口和排风口阀门;所述补氧舱设置在采样舱体内,补氧舱内充设有氧气或富氧空气,所述新风入风口开设于采样舱体的一侧壁的顶端,所述新风入风管的一端与新风入风口连通,另一端设置在采样舱体内部,在新风入风管内设置有所述空气滤芯板,所述补氧舱与所述新风入风管连通;在采样舱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内循环冷风机,所述冷风机入风口用于向内循环冷风机内充入采样舱体内部气体进行循环,在采样舱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排风口,在排风口上设置有所述排风口阀门;/n所述排泄部件包括卫生挡板、储水箱、坐便集水箱、坐便器、污物暂存箱和暂存箱出入口,所述卫生挡板设置有3个,均竖置于采样舱体内,且三个卫生挡板与其中一个采样舱体的侧壁形成不透光的排泄空间,在该排泄空间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所述储水箱、坐便集水箱、坐便器和污物暂存箱,所述储水箱通过管道与坐便集水箱连通,坐便集水箱与坐便器连通并对坐便器内污物进行冲洗,坐便器的底部排水通道与污物暂存箱连通并可拆卸式的卡接,所述污物暂存箱用于暂时存储通过坐便器排出的人体排泄物,所述暂存箱出入口开设于采样舱体的一个侧壁上,用于污物暂存箱的出入;/n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蒸发室外壳、蒸发室入水口、蒸发皿、电阻加热丝网、水蒸汽排出口、冷凝腔、冷凝管、冷凝腔入汽口、冷凝腔出水口、冷凝水收集箱入口、冷凝水收集箱、冷凝水收集箱出口和冷凝水排水管;所述蒸发室入水口设置在蒸发室外壳的顶壁上并与所述集污槽排水口连通,在蒸发室外壳内设置有所述蒸发皿,所述蒸发皿为顶部开口的槽状结构,在蒸发皿下方设置有所述电阻加热丝网,所述电阻加热丝网用于对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皿对进入蒸发皿内的水体进行蒸发处理,在蒸发室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水蒸汽排出口;所述冷凝管设置在冷凝腔内,在冷凝腔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冷凝腔入汽口,冷凝腔入汽口与水蒸汽排出口相连通,冷凝腔出水口设置在冷凝腔的另一端底部,用于将冷凝管冷凝得到的水体进行排出;所述冷凝水收集箱入口设置在冷凝水收集箱的顶壁上并与冷凝腔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凝水收集箱出口设置在冷凝水收集箱的底部,所述冷凝水排水管一端与冷凝水收集箱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消毒水混匀腔的纯净水入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移动采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部件、舱体结构、消毒清洗部件、通风部件、排泄部件和污水处理装置;
所述舱体结构包括采样舱体、人员出入口和行走轮;所述采样舱体为中空六面体结构,在采样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人员出入口,在采样舱体的底壁上设置有所述行走轮;
所述采样部件包括采样观察窗、观察窗通孔、采样橡胶手套、侧观察窗、外采样台、采样转盘、转盘转轴和试剂管槽;所述采样观察窗设置有2个,且分别设置在采样舱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在每个采样观察窗上均设置有两个观察窗通孔,在每个观察窗通孔上均密封设置有所述采样橡胶手套,在采样观察窗旁边设置有所述侧观察窗,在每个采样观察窗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外采样台,在外采样台内设置有圆盘状的所述采样转盘,在采样转盘上密布有所述试剂管槽,所述试剂管槽用于放置采样的试剂管,在采样转盘中央竖直设置有所述转盘转轴,所述采样转盘能够以所述转盘转轴为轴转动,所述采样转盘整体设置在采样舱体的外部;
所述消毒清洗部件包括消毒喷洒腔、消毒喷洒头、消毒水混匀腔、纯净水入口、消毒液入口、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消毒水集污槽、行进支撑板和集污槽排水口;所述消毒喷洒腔设置在所述采样舱体的外顶壁之上,在消毒喷洒腔四周的下方连通有多个所述消毒喷洒头,所述消毒喷洒头朝向采样舱体的外侧壁喷洒消毒混合液,在消毒喷洒腔的顶部连通有所述消毒水混匀腔,所述纯净水入口和消毒液入口分别设置在消毒水混匀腔的顶壁上,所述搅拌轴竖置于消毒水混匀腔内,在搅拌轴上布设有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消毒水混匀腔的外顶壁上并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并对搅拌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消毒水集污槽为槽状结构且其每个方向外壁的宽度均大于采样舱体的宽度,在消毒水集污槽内横置有行进支撑板,所述行进支撑板用于承接舱体结构的所述行进轮而使得在消毒工序时采样舱体位于消毒水集污槽上,在消毒水集污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所述集污槽排水口;
所述通风部件包括补氧舱、新风入风口、新风入风管、空气滤芯板、内循环冷风机、冷风机入风口、排风口和排风口阀门;所述补氧舱设置在采样舱体内,补氧舱内充设有氧气或富氧空气,所述新风入风口开设于采样舱体的一侧壁的顶端,所述新风入风管的一端与新风入风口连通,另一端设置在采样舱体内部,在新风入风管内设置有所述空气滤芯板,所述补氧舱与所述新风入风管连通;在采样舱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内循环冷风机,所述冷风机入风口用于向内循环冷风机内充入采样舱体内部气体进行循环,在采样舱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排风口,在排风口上设置有所述排风口阀门;
所述排泄部件包括卫生挡板、储水箱、坐便集水箱、坐便器、污物暂存箱和暂存箱出入口,所述卫生挡板设置有3个,均竖置于采样舱体内,且三个卫生挡板与其中一个采样舱体的侧壁形成不透光的排泄空间,在该排泄空间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所述储水箱、坐便集水箱、坐便器和污物暂存箱,所述储水箱通过管道与坐便集水箱连通,坐便集水箱与坐便器连通并对坐便器内污物进行冲洗,坐便器的底部排水通道与污物暂存箱连通并可拆卸式的卡接,所述污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