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锁定机构的握把伞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62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7
一种带有锁定机构的握把伞巢,包括巢底座、贯穿巢底座的中棒,在巢底座上部的外侧环绕的解锁环、嵌套固定在巢底座上的锁定滚珠和开关滚珠、按压开关滚珠的锁定簧;在巢底座上沿着中棒方向分别嵌套固定有多个锁定滚珠和至少一个开关滚珠,在开关滚珠和中棒之间具有一圈锁定簧;在解锁环上对应开关滚珠和锁定滚珠的位置分别具有开关槽和解锁槽,在中棒的锁定高度具有中棒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伞具使用提供了可靠的锁定机构,既操作方便,又提高了整体强度;具有高性能的塑料衬套结构,解决伞具在长期使用中伞巢与中棒相对滑动所造成的磨损问题;具有长度合适的人手握持位置,提高伞具的使用便利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锁定机构的握把伞巢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巢结构,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新型锁定机构,且具有握把的伞巢。
技术介绍
市面上现有的伞具,多数伞具的解锁机构多为锁舌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锁定强度不高的同时,还需要在中棒上设置孔洞,这样既破坏了中棒的管壁完整性,降低了结构强度。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杂物更容易从孔洞进入伞具内部,造成功能受阻、内部腐蚀、加剧老化的情况。另外现有的伞具人手握持操作的部分均长度不足,操作十分费力不说,还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新型锁定机构,操作方便且增加强度的握把伞巢结构成为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锁定机构的握把伞巢结构,操作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强度。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锁定结构的握把伞巢,其特征在于:包括巢底座、贯穿巢底座的中棒,在巢底座上部的外侧环绕的解锁环、嵌套固定在巢底座上的锁定滚珠和开关滚珠、按压开关滚珠的锁定簧;其中,所述巢底座环绕包围所述中棒,在所述巢底座上沿着中棒方向分别嵌套固定有多个锁定滚珠和至少一个开关滚珠、在开关滚珠和中棒之间具有一圈锁定簧,所述锁定簧能够朝向巢底座压迫开关滚珠;在解锁环上对应开关滚珠和锁定滚珠的位置分别具有开关槽和解锁槽;其中所述开关槽包括位于两侧的凹部和中间的突起部;所述解锁槽与所述开关槽其中的一个凹部对应于同一条直线;在所述中棒的锁定高度具有中棒环形凹槽。可选的,在巢底座上具有锁定孔和开关孔;所述锁定滚珠嵌套固定在巢底座的锁定孔上,所述开关滚珠嵌套固定在巢底座的开关孔上。可选的,在所述巢底座的下部具有多道环形握把。可选的,所述锁定滚珠和开关滚珠为淬火钢珠。可选的,在巢底座的上部具有伞巢盖,所述伞巢盖的外周规则的通过连接滚珠卡合连接有多根扁头支撑骨。可选的,在巢底座的内侧与中棒接触的位置还具有塑料衬套。可选的,所述塑料衬套具有多处。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具有以解锁环、锁定滚珠为主要结构的新型解锁机构,为伞具使用提供了可靠的锁定机构,既操作方便,又提高了整体强度;2.具有高性能的塑料成套结构,解决伞具在长期使用中伞巢与中棒相对滑动所造成的磨损问题;3.具有长度合适的人手握持位置,提高伞具的使用便利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握把伞巢的剖面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巢底座的外观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解锁换的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解锁换的另一个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分别指代的技术特征为:1、中棒;2、扁头支撑骨;3、伞巢盖;4、连接滚珠;5、巢底座;6、塑料衬套;7、解锁环;8、锁定滚珠;9、开关滚珠;10、锁定簧;11、中棒环形凹槽;12、锁定孔;13、开关孔;14、环形握把;15、解锁槽;16、开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本技术在于通过解锁环、锁定滚珠、开关滚珠、锁定簧、解锁槽、开关槽、以及在巢底座上的安装滚珠的锁定孔及开关孔共同组成了伞具的锁定机构,为伞具的展开时锁定伞具状态提供了可靠的结构。具体而言,参见图1-图4,公开了根据本技术的带有锁定结构的握把伞巢结构的各种视图。该握把伞巢包括巢底座5、贯穿巢底座5的中棒1,在巢底座上部的外侧环绕的解锁环7、嵌套固定在巢底座上的锁定滚珠8和开关滚珠9、按压开关滚珠的锁定簧10;其中,所述巢底座5环绕包围中棒1,在所述巢底座5上沿着中棒方向分别嵌套固定有多个锁定滚珠8和至少一个开关滚珠9、具体的,参见图2,所述锁定滚珠8嵌套固定在巢底座5的锁定孔12上,所述开关滚珠9嵌套固定在巢底座5的开关孔13上。在本技术的附图中,锁定滚珠在上,开关滚珠在下。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也可以锁定滚珠在下,开关滚珠在上,只要两者分列在中棒的延伸方向上即可。在开关滚珠9和中棒之间具有一圈锁定簧10,所述锁定簧10能够朝向巢底座5压迫开关滚珠9;参见图3,图4。在解锁环上对应开关滚珠9和锁定滚珠8的位置分别具有开关槽16和解锁槽15;其中所述开关槽16包括位于两侧的凹部和中间的突起部;所述解锁槽与所述开关槽其中的一个凹部对应于同一条直线;在所述中棒的锁定高度具有中棒环形凹槽11。因此,当所述锁定滚珠8位于所述解锁槽15,所述开关滚珠位于同一条直线的所述开关槽其中的一个凹部时,所述锁定滚珠位于解锁槽15中,不突出于巢底座5,不会与中棒的任何位置形成卡合,从而不会限制伞具的打开或者收拢。当把解锁环拉动到锁定的高度,例如,对应于中棒环形凹槽处11时,转动解锁环7一定的角度,使得开关滚珠从所述开关槽的其中一个凹部经过中间的突起部移动到另外一个凹部,并利用锁定簧10提供向外的弹力固定在另外一个凹部中,拥有到位的“咔嗒”的手感提示及声音提示。由于开关滚珠和锁定滚珠都嵌入在巢底座5上,开关滚珠的转动将会带动锁定滚珠8同样的移动,从而从解锁槽15中推出,使得锁定滚珠8在解锁换7的内圆柱表面和嵌入位置,例如锁定孔12的限制下,卡合在中棒环形凹槽11,实现锁定功能,使得伞具不能上下移动。此外同时锁定簧10与上中棒外圆柱面距离有限,致使开关滚珠9向内移动的距离有限,使开关滚珠9无法完全没入巢底座5内,令开关滚珠9始终与开关槽16之间存在配合,也就防止了解锁环7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同样的,将转动解锁环7反过来一定的角度,使得开关滚珠从所述另外一个凹部经过中间的突起部移动到所述一个凹部,并利用锁定簧10提供向外的弹力固定在另外一个凹部中,拥有到位的“咔嗒”的手感提示及声音提示。开关滚珠的转动将会带动锁定滚珠8同样的移动,从而移动到对应解锁槽15的位置,嵌入在解锁槽15中,不在受到中棒环形凹槽11的限制,从而解锁,使得伞具能够上下移动。因此,所述开关槽两个凹部之间的宽度相当于解锁装置的转动宽度,当锁定滚珠位于解锁槽时,整个伞巢处在解锁状态,当锁定滚珠被推出解锁槽,卡合在中棒环形凹槽11中时,整个伞巢处在锁定状态。进一步的,在巢底座5上具有锁定孔12和开关孔13;所述锁定孔12用于安装并限定锁定滚珠;所述开关孔13用于安装并限定开关滚珠。在所述巢底座的下部具有多道环形握把14,为手部握持提供足够的空间,方便使用。所述环形握把14可以为半圆形环形凹痕,这样可以到防滑的作用,同时拥有良好的握持手感。所述锁定滚珠和开关滚珠为常见的淬火钢珠成品,这样既简化加工制造流程、简化装配工艺,同时又提高了结构强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锁定机构的握把伞巢,其特征在于:/n包括巢底座、贯穿巢底座的中棒,在巢底座上部的外侧环绕的解锁环、嵌套固定在巢底座上的锁定滚珠和开关滚珠、按压开关滚珠的锁定簧;/n其中,所述巢底座环绕包围所述中棒,在所述巢底座上沿着中棒方向分别嵌套固定有多个锁定滚珠和至少一个开关滚珠,/n在开关滚珠和中棒之间具有一圈锁定簧,所述锁定簧能够朝向巢底座压迫开关滚珠;/n在解锁环上对应开关滚珠和锁定滚珠的位置分别具有开关槽和解锁槽;其中所述开关槽包括位于两侧的凹部和中间的突起部;所述解锁槽与所述开关槽其中的一个凹部对应于同一条直线;/n在所述中棒的锁定高度具有中棒环形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2 CN 20192153001681.一种带有锁定机构的握把伞巢,其特征在于:
包括巢底座、贯穿巢底座的中棒,在巢底座上部的外侧环绕的解锁环、嵌套固定在巢底座上的锁定滚珠和开关滚珠、按压开关滚珠的锁定簧;
其中,所述巢底座环绕包围所述中棒,在所述巢底座上沿着中棒方向分别嵌套固定有多个锁定滚珠和至少一个开关滚珠,
在开关滚珠和中棒之间具有一圈锁定簧,所述锁定簧能够朝向巢底座压迫开关滚珠;
在解锁环上对应开关滚珠和锁定滚珠的位置分别具有开关槽和解锁槽;其中所述开关槽包括位于两侧的凹部和中间的突起部;所述解锁槽与所述开关槽其中的一个凹部对应于同一条直线;
在所述中棒的锁定高度具有中棒环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把伞巢,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秉亮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钩尖江湖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