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60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其包括:第一弹性带、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一端的扣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另一端并可弹性撑开的第一折叠袋和第二折叠袋、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袋一端并可穿过所述扣环的第二弹性带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带端部并可于所述第二弹性带贴合的魔术贴,所述第一折叠袋和所述第二折叠袋折叠后与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等宽,所述第一折叠袋和所述第二折叠袋可弹性张开装入至少两倍大小的物品;所述第一折叠袋和所述第二折叠袋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第一弹性带与第二弹性带之间设置能够用于装入物品的第一折叠袋和第二折叠袋,从而使得在腰带不仅仅用作束腰和装饰,还能够用于装载生活常用的物品物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
:本技术涉及腰带领域,特指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腰带功能单一,通常用来束腰和装饰作用,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单一功能的腰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运动型手机腰带,包括:第一弹性带、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一端的扣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另一端并可弹性撑开的第一折叠袋和第二折叠袋、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袋一端并可穿过所述扣环的第二弹性带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带端部并可于所述第二弹性带贴合的魔术贴,所述第一折叠袋和所述第二折叠袋折叠后与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等宽,所述第一折叠袋和所述第二折叠袋可弹性张开装入至少两倍大小的物品;所述第一折叠袋和所述第二折叠袋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折叠袋上设置有位所述第二拉链旁侧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折叠袋内设置有第一内袋。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弹性带包括有粗面布料和细面布料两层,所述魔术贴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带端部一面的带钩刺毛及设置于所述粗面布料上的细软纤维,所述魔术贴的背面设置有反光材料。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折叠袋包括有第一底面及与所述第一底面通过缝线的方式连接的第一罩面,所述第一拉链设置于所述第一罩面上;所述第一底面包括多层细面布料,所述第一底面两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等宽处折叠并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成第一条缝边和第二缝边,所述第一罩面为一层细面布料,所述第一罩面两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等宽处折叠并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成第三条缝边和第四缝边,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一罩面侧边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折叠袋包括有第二底面及与所述第二底面通过缝线的方式连接的第二罩面,所述第二拉链设置于所述第二罩面上;所述第二底面包括多层细面布料,所述第二底面两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等宽处折叠并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成第五条缝边和第六缝边,所述第二罩面为一层细面布料,所述第二罩面两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带等宽处折叠并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成第七条缝边和第八缝边,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二罩面侧边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形成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底面为一体成型并在连接处通过缝线的方式分开,所述第一罩面和所述第二罩面为一体成型并在连接处通过缝线的方式分开,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一罩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带通过缝线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二罩面与所述第二弹性带通过缝线的方式连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带、所述第一折叠袋、所述第二折叠袋、所述第二弹性带均采用防水材料莱卡布和OK布。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内袋通过缝线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六缝边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内袋也采用防水材料莱卡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在第一弹性带与第二弹性带之间设置能够用于装入物品的第一折叠袋和第二折叠袋,并在第二折叠袋上设置用于耳机或其他线材穿过的第一开口,从而使得在腰带不仅仅用作束腰和装饰,还能够用于装载生活常用的物品物件,且在装入的是手机后,还可将耳机线的接头穿过第一开口与手机连接,方便使用者随身听音乐和听书等。2、本技术中通过采用缝线的方式将第一底面和第一罩面缝合成第一折叠袋以及将第二底面和第二罩面缝合成第二折叠袋,并且将第一底面和第一罩面以及将第二底面和第二罩面在与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等宽处缝合折叠,使第一折叠袋和第二折叠袋在不装入物件时可收缩折叠成与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等宽的连接带,而在需要装入物品时,能够将第一底面和第一罩面以及第二底面和第二罩面折叠处向外撑开,使得第一折叠袋和第二折叠袋能够装入大于两倍折叠状态大小的物品,大大提升第一折叠袋和第二折叠袋的装载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A-A截面展开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图2中B-B截面展开状态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弹性带2扣环3第一折叠袋31第一底面311第一条缝边312第二缝边32第一罩面321第三条缝边322第四缝边33第一连接部34第二连接部4第二折叠袋40第一开口41第二底面411第五条缝边412第六缝边42第二罩面421第七条缝边422第八缝边43第三连接部44第四连接部5第二弹性带6魔术贴7第一拉链8第二拉链9第一内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至图6所示,为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其包括:第一弹性带1、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1一端的扣环2、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1另一端并可弹性撑开的第一折叠袋3和第二折叠袋4、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袋4一端并可穿过所述扣环2的第二弹性带5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带5端部并可于所述第二弹性带5贴合的魔术贴6,所述第一折叠袋3和所述第二折叠袋4折叠后与所述第一弹性带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5等宽,所述第一折叠袋3和所述第二折叠袋4可弹性张开装入至少两倍大小的物品;所述第一折叠袋3和所述第二折叠袋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拉链7和第二拉链8。所述第一拉链7和第二拉链8为金属拉链,通过采用金属拉链精致耐用。所述第二折叠袋4上设置有位所述第二拉链8旁侧的第一开口40,所述第二折叠袋4内设置有第一内袋9。所述第二折叠袋4可用于存放手机等随身听电子产品,设置于第二折叠袋4上的第一开口40可方便耳机线材穿过,使得在运动时能够更加方便。所述第一开口40为耳机孔,耳机孔乐享运动。所述第二弹性带5包括有粗面布料和细面布料两层,所述魔术贴6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带5端部一面的带钩刺毛及设置于所述粗面布料上的细软纤维,所述魔术贴6的背面设置有反光材料。通过在魔术贴6背面涂上一层反光材料,使得在夜跑时能够起到警示作用,让运动更安全。通过采用魔术贴6连接第一弹性带1和第二弹性带5,使得能够自由调整松紧。所述第一折叠袋3包括有第一底面31及与所述第一底面31通过缝线的方式连接的第一罩面32,所述第一拉链7设置于所述第一罩面32上;所述第一底面31包括多层细面布料,所述第一底面31两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带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5等宽处折叠并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成第一条缝边311和第二缝边312,所述第一罩面32为一层细面布料,所述第一罩面32两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带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5等宽处折叠并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性带(1)、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1)一端的扣环(2)、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1)另一端并可弹性撑开的第一折叠袋(3)和第二折叠袋(4)、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袋(4)一端并可穿过所述扣环(2)的第二弹性带(5)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带(5)端部并可于所述第二弹性带(5)贴合的魔术贴(6),所述第一折叠袋(3)和所述第二折叠袋(4)折叠后与所述第一弹性带(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5)等宽,所述第一折叠袋(3)和所述第二折叠袋(4)均可弹性张开装入至少两倍大小的物品;所述第一折叠袋(3)和所述第二折叠袋(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拉链(7)和第二拉链(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性带(1)、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1)一端的扣环(2)、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带(1)另一端并可弹性撑开的第一折叠袋(3)和第二折叠袋(4)、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袋(4)一端并可穿过所述扣环(2)的第二弹性带(5)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带(5)端部并可于所述第二弹性带(5)贴合的魔术贴(6),所述第一折叠袋(3)和所述第二折叠袋(4)折叠后与所述第一弹性带(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5)等宽,所述第一折叠袋(3)和所述第二折叠袋(4)均可弹性张开装入至少两倍大小的物品;所述第一折叠袋(3)和所述第二折叠袋(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拉链(7)和第二拉链(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袋(4)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拉链(8)旁侧的第一开口(40),所述第二折叠袋(4)内设置有第一内袋(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带(5)包括有粗面布料和细面布料,所述魔术贴(6)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带(5)端部一面的带钩刺毛及设置于所述粗面布料上的细软纤维,所述魔术贴(6)的背面设置有反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型手机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袋(3)包括有第一底面(31)及与所述第一底面(31)通过缝线的方式连接的第一罩面(32),所述第一拉链(7)设置于所述第一罩面(32)上;所述第一底面(31)包括多层细面布料,所述第一底面(31)两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带(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5)等宽处折叠并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成第一条缝边(311)和第二缝边(312),所述第一罩面(32)为一层细面布料,所述第一罩面(32)两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带(1)和所述第二弹性带(5)等宽处折叠并通过缝线的方式加工成第三条缝边(321)和第四缝边(322),所述第一底面(31)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苗许学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泰伟电子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