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寄生蜂释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48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寄生蜂野外释放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寄生蜂释放器,包括:回形盒、回形盒上的水盘、包有橡胶层的吊杆、保护帽、与回形盒连接的孵化盒、孵化盒内的隔网和海绵环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回形盒,使孵化盒内的成蜂能够根据光源的指引从口径与自己体型相当的回形盒出口处飞出,并能够防止其他大型飞虫从回形盒出口处进入;通过在吊杆上涂抹凡士林和往水盘中加入碱水,能够防止爬行类昆虫进入孵化盒内;孵化盒底部的保湿沙能够为虫卵的孵化提供一个潮湿的环境;海绵环套上涂抹蜂蜜水,为羽化后的寄生蜂提供所需的营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寄生蜂释放器
本技术属于寄生蜂野外释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寄生蜂释放器。
技术介绍
长尾潜蝇茧蜂,属膜翅目,茧蜂科,潜蝇茧蜂亚科,闭口茧蜂属,又名长尾全裂茧蜂、前裂长管茧蜂,是防治橘小实蝇、瓜实蝇等实蝇类害虫的一种重要的幼虫寄生蜂。在使用前裂长管茧蜂在番石榴园中进行培育释放时,通常是利用虫态为即将羽化出蜂或当天羽化出蜂的蛹,装入到释放瓶中,在瓶盖底部涂上蜂蜜供蜂取食补充营养,然后再将释放瓶悬挂在树枝上,等待其成蜂释放。但是,此种简易的寄生蜂释放瓶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使蚂蚁,蜈蚣,蚊虫等昆虫进入到释放器中,吃食寄生蜂蛹;并且现有的释放瓶中无法存有水分,当天气炎热或者干燥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瓶内蜂蛹干燥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寄生蜂释放器,从而克服现有的释放瓶,无法防止蚂蚁或蚊虫入侵吃食寄生蜂蛹,无法保证蜂蛹在潮湿环境下孵化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寄生蜂释放器,包括:回形盒,其一端设有回形盒入口,该回形盒的另一端设有回形盒出口,所述回形盒入口与所述回形盒出口的位置相互错开;水盘,其设于所述回形盒的另一端,且其盘口背向所述回形盒;吊杆,其一端通过所述盘口与所述水盘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水盘的方向延伸;保护帽,其设于所述吊杆上,所述保护帽的一端设有帽口,所述帽口朝向所述盘口,所述保护帽的另一端逐渐收缩并向吊杆的另一端延伸;以及孵化盒,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于所述回形盒的一端,且所述孵化盒的孵化盒口与所述回形盒出口相互连通,所述孵化盒内设有隔网,所述隔网与所述孵化盒口之间设有海绵环套。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形盒内设有中腔,所述回形盒入口设于所述中腔的底部,所述中腔的侧面设有中腔连接孔;所述中腔的环周设有多个侧腔,所述回形盒出口设于所述侧腔的顶部,所述侧腔的一侧开有与所述中腔连接孔相连通的侧腔连接孔。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帽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回形盒和所述孵化盒的直径。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杆的另一端设有弯钩。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杆的表面包有橡胶层。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形盒的底部设有螺纹环,其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孵化盒口处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形盒入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回形盒出口的口径,并且所述回形盒出口的口径刚好能够允许成蜂通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回形盒能够使孵化盒中的成蜂根据光源的指引从口径与自己体型相当的回形盒出口处飞出,但是能够防止其他大型飞虫从回形盒出口处进入。2.在释放器的吊杆上涂抹凡士林,然后再水盘中倒入碱水,能够有效地防止蚂蚁或者爬虫类昆虫从吊杆处爬入至孵化盒内。3.保护帽能够遮挡住回形盒出口,起到了防雨、防杂物、防晒的作用。4.在孵化盒的底部能够放置保湿沙或者海绵等储水媒介,从而为孵化盒内部提供一个潮湿的环境。5.孵化盒内的海绵环套上能够涂抹蜂蜜水,从而为羽化后的寄生蜂提供营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寄生蜂释放器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寄生蜂释放器的剖切图。图3是回形盒的剖切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回形盒,2-水盘,3-吊杆,4-保护帽,5-孵化盒,6-隔网,7-海绵环套,11-回形盒入口,12-回形盒出口,13-中腔,14-中腔连接孔,15-侧腔,16-侧腔连接孔,17-螺纹环,21-盘口,31-弯钩,41-帽口,51-孵化盒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到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寄生蜂释放器包括:回形盒1,水盘2,吊杆3,保护帽4,孵化盒5,隔网6,海绵环套7,回形盒入口11,回形盒出口12,中腔13,中腔连接孔14,侧腔15,侧腔连接孔16,螺纹环17,盘口21,弯钩31,帽口41和孵化盒口51。回形盒1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交错设有回形盒入口11和回形盒出口12,回形盒1的中部设有一个中腔13,回形盒入口11与中腔13的底部相互连通,中腔13的侧面均匀环设有四个中腔连接孔14,环绕于中腔13均匀设有4个侧腔15,每个侧腔15靠近一端的一侧都开有一个侧腔连接孔16,侧腔连接孔16与中腔连接孔14相互连通,侧腔15另一端的顶部与回形盒出口12相连通;回形盒入口11的口径大于回形盒出口12的口径,且回形盒出口12的口径刚好能够允许成蜂通过。在回形盒1的顶端中部安装有一个水盘2,水盘2的盘口21背向回形盒1;吊杆3的一端穿过盘口21与水盘2的中部相连接,吊杆3的另一端向远离水盘2的方向延伸,并且被弯曲形成弯钩31;吊杆3的表面包有橡胶层,起到防滑以及易涂抹凡士林的作用。吊杆3的中间还设有一个保护帽4,保护帽4的底端设有帽口41,帽口41的直径大于回形盒1和孵化盒5的直径,并能够将回形盒1和孵化盒5完全罩于其下方。回形盒1的底部设有螺纹环17,螺纹环17的外部设有外螺纹,孵化盒5的孵化盒口51处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内螺纹;孵化盒5的内部安装有一个隔网6,隔网6与孵化盒5的底部有一定距离,隔网6上方的孵化盒5的侧壁上,固定有海绵环套7。接下来,对该实施例中一种寄生蜂释放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了解本技术:1.首先,在孵化盒5的底部加上保湿沙,盖上隔网6,在隔网6上放置好虫卵。2.然后,在海绵环套7内洒上蜂蜜水,使海绵环套7饱和吸收,将回形盒1与孵化盒5之间相互旋合扣紧。3.最后,在水盘2中加入碱性溶液,吊杆3的外侧涂上凡士林,再将释放器悬挂于树枝上。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回形盒,使孵化盒总的成蜂能够根据光源的指引从口径与自己体型相当的回形盒出口处飞出,并能够防止其他大型飞虫从回形盒出口处进入;通过在吊杆上涂抹凡士林和往水盘中加入碱水,能够防止爬行类昆虫进入孵化盒内;孵化盒底部的保湿沙能够为虫卵的孵化提供一个潮湿的环境;海绵环套上涂抹蜂蜜水,为羽化后的寄生蜂提供所需的营养。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寄生蜂释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回形盒(1),其一端设有回形盒入口(11),该回形盒(1)的另一端设有回形盒出口(12),所述回形盒入口(11)与所述回形盒出口(12)的位置相互错开;/n水盘(2),其设于所述回形盒(1)的另一端,且其盘口(21)背向所述回形盒(1);/n吊杆(3),其一端通过所述盘口(21)与所述水盘(2)连接,所述吊杆(3)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水盘(2)的方向延伸;/n保护帽(4),其设于所述吊杆(3)上,所述保护帽(4)的一端设有帽口(41),所述帽口(41)朝向所述盘口(21),所述保护帽(4)的另一端逐渐收缩并向吊杆(3)的另一端延伸;以及/n孵化盒(5),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于所述回形盒(1)的一端,且所述孵化盒(5)的孵化盒口(51)与所述回形盒出口(12)相互连通,所述孵化盒内设有隔网(6),所述隔网(6)与所述孵化盒口(51)之间设有海绵环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寄生蜂释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形盒(1),其一端设有回形盒入口(11),该回形盒(1)的另一端设有回形盒出口(12),所述回形盒入口(11)与所述回形盒出口(12)的位置相互错开;
水盘(2),其设于所述回形盒(1)的另一端,且其盘口(21)背向所述回形盒(1);
吊杆(3),其一端通过所述盘口(21)与所述水盘(2)连接,所述吊杆(3)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水盘(2)的方向延伸;
保护帽(4),其设于所述吊杆(3)上,所述保护帽(4)的一端设有帽口(41),所述帽口(41)朝向所述盘口(21),所述保护帽(4)的另一端逐渐收缩并向吊杆(3)的另一端延伸;以及
孵化盒(5),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于所述回形盒(1)的一端,且所述孵化盒(5)的孵化盒口(51)与所述回形盒出口(12)相互连通,所述孵化盒内设有隔网(6),所述隔网(6)与所述孵化盒口(51)之间设有海绵环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蜂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盒(1)内设有中腔(13),所述回形盒入口(11)设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敏陆温黄其椿邓铁军韦丽荣梁莲华江小冬刘丽辉郑林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