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2478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涉及海洋牧场领域,该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包括浮板。所述浮板底部连接有浮圈,浮板中部连接有悬浮体,浮板上等角度分布有饵料仓,饵料仓一侧连通有出料管,饵料仓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一端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与出料管相连,驱动机构一侧连接有喷气管。该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通过在电机与转块的配合,改变转块气孔一、气孔二位置朝向。使整个装置能够在投放饵料和移动两者模式下改变。通过气孔一与喷气管相对,气孔二与气泵相对,将空气从喷气管喷出,借助喷气产生的推力实现整个装置移动。避免受到海浪的作用,装置偏移到牧场边缘而影响投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
本技术涉及海洋牧场
,具体为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海岸线漫长,水产养殖历史悠久,进入新世纪后,海洋牧场建设速度逐年加快。目前,海洋牧场的看管投食主要以人工为主,人工看管投食工作单调乏味,人员还要经受恶劣天气的考验。为此,在中国专利网中公开了“海洋牧场自旋力喷洒系统”,专利号为201721479155。3,上述装置设置有悬浮体,悬浮体上安装有密封轴承导管、万向导管和输料导管,输料导管连接有吹料仓管。通过吹料仓管将饵料吹出实现投喂。但上述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上述装置虽然能够实现投放饵料,但由于整个装置缺少移动机构,整个装置只靠悬浮体浮在海面,没有移动机构,整个装置随海浪移动。很容易在海浪作用下,装置移到牧场边缘进而影响投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一般的海洋牧场投料机器,本身缺少移动机构,装置容易受到海浪的作用,移到牧场边缘进而影响投料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包括浮板。所述浮板底部连接有浮圈,浮板中部连接有悬浮体,浮板上等角度分布有饵料仓,饵料仓一侧连通有出料管,饵料仓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一端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与出料管相连,驱动机构一侧连接有喷气管,驱动机构用于分别控制出料管出料和喷气管喷气。>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转块、电机和气泵,壳体前端与导气管相连,转块一侧与喷气管连接,壳体后端与气泵相连,转块位于壳体内,电机位于壳体上,电机输出轴与转块连接,转块用于导气。优选的,所述转块一侧开设有气孔一,气孔一贯穿整个转块,转块另一侧开设有气孔二,气孔二与气孔一相通,所述气孔二与气孔一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浮板上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型号为stm32f407zgt6,浮板上连接有电池,悬浮体的上端延伸至浮板上方,并连接有无线模块,无线模块型号为nrf24l01。(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通过在电机与转块的配合,改变转块气孔一、气孔二位置朝向。使整个装置能够在投放饵料和移动两者模式下改变。通过气孔一与喷气管相对,气孔二与气泵相对,将空气从喷气管喷出,借助喷气产生的推力实现整个装置移动。避免受到海浪的作用,装置偏移到牧场边缘而影响投料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转块结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饵料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中:1浮板、2浮圈、3悬浮体、4饵料仓、41斜坡、5出料管、6驱动机构、61壳体、62转块、621气孔一、622气孔二、63电机、64气泵、7导气管、8喷气管、9单片机、10电池、11无线模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如图1-7所示,包括浮板1。浮板1底部焊接有浮圈2,浮板1中部焊接有悬浮体3。浮板1上等角度分布有饵料仓4,饵料仓4与浮板1固定焊接。饵料仓4一侧连通有出料管5。结合附图6、7可知,饵料仓4内焊接有斜波41,出料管5一端伸入饵料仓4。由于斜坡41的存在,饵料会不断下滑,始终向出料管5靠近。故只要饵料仓4内一直有饵料,出料管5就始终能将饵料送出。饵料仓4顶部焊接有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一端焊接且相通有导气管7,导气管7与出料管5焊接相通。驱动机构6一侧焊接且相通有喷气管8。驱动机构6用于分别控制出料管5出料和喷气管8喷气。工作时,驱动机构6不可同时控制出料或者喷气。当出料管5出料时喷气管8不工作。当喷气管8工作时出料管5不出料。喷气管8喷气来实现整个在海面上移动。驱动机构6包括壳体61、转块62、电机63和气泵64。壳体61前端与导气管7焊接,转块62一侧与喷气管8焊接。壳体61后端与气泵64相通。壳体61和气泵64均焊接在饵料仓4上。转块62位于壳体61内,转块62能够自转。电机63焊接在壳体61上,电机63输出轴与转块62焊接,通过电机63带动转块62自转。转块62用于导气。工作时,由于导气管7与出料管5连通,气泵64将空气送入导气管7内,并从出料管5喷出,令出料管5内产生负压,从而将饵料仓4内的饵料吸出。结合附图4、5可知,转块62一侧开设有气孔一621,气孔一621贯穿整个转块62。转块62另一侧开设有气孔二622,气孔二622与气孔一621相通。气孔二622与气孔一621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当气孔一621与导气管7相对齐时,气孔一621另一端与气泵64对齐,气孔二622远离喷气管8。此时气泵64能将空气送入导气管7。当气孔二622与气泵64对齐时,气孔一621远离导气管7,气孔一621一端与喷气管8对齐,气泵64能将空气通过喷气管8喷出。工作时,通过电机63带动转块62旋转,令改变转块62上气孔一621、气孔二622的位置朝向。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通过在电机63与转块62的配合,改变转块62气孔一621、气孔二622位置朝向。使整个装置能够在投放饵料和移动两者模式下改变。通过气孔一621与喷气管8相对,气孔二622与气泵64相对,将空气从喷气管8喷出,借助喷气产生的推力实现整个装置移动。避免受到海浪的作用,装置偏移到牧场边缘而影响投料效果。浮板1上焊接有单片机9,单片机9型号为stm32f407zgt6,单片机9用于控制气泵64、电机63工作。浮板1上焊接有电池10,悬浮体3的上端延伸至浮板1上方,并焊接有无线模块11,无线模块11型号为nrf24l01。无线模块11用于接收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9,令单片机9进行工作。上述单片机9、电池10、无线模块11、电机63和气泵64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单片机9、电池10、无线模块11、电机63外均包裹有保护壳,避免遇水短路。上述单片机9、电池10、无线模块11、电机63和气泵64均是现有技术,故具体结构、电路布置等等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做详细描述。工作原理:使用时,电机63带动转块62旋转,令改变转块62上气孔一621、气孔二622的位置朝向。当气孔一621与导气管7相对齐时,气孔一621另一端与气泵64对齐,气孔二622远离喷气管8。此时气泵64能将空气送入导气管7。令出料管5内产生负压,从而将饵料仓4内的饵料喷出进行投料。当气孔二622与气泵64对齐时,气孔一621远离导气管7,气孔一621一端与喷气管8对齐,气泵64能将空气通过喷气管8喷出。借助喷气产生的动力令整个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包括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底部连接有浮圈(2),浮板(1)中部连接有悬浮体(3),浮板(1)上等角度分布有饵料仓(4),饵料仓(4)一侧连通有出料管(5),饵料仓(4)上设有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一端连接有导气管(7),导气管(7)与出料管(5)相连,驱动机构(6)一侧连接有喷气管(8),驱动机构(6)用于分别控制出料管(5)出料和喷气管(8)喷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包括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底部连接有浮圈(2),浮板(1)中部连接有悬浮体(3),浮板(1)上等角度分布有饵料仓(4),饵料仓(4)一侧连通有出料管(5),饵料仓(4)上设有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一端连接有导气管(7),导气管(7)与出料管(5)相连,驱动机构(6)一侧连接有喷气管(8),驱动机构(6)用于分别控制出料管(5)出料和喷气管(8)喷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海水域的海洋牧场自动投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壳体(61)、转块(62)、电机(63)和气泵(64),壳体(61)前端与导气管(7)相连,转块(62)一侧与喷气管(8)连接,壳体(61)后端与气泵(64)相连,转块(62)位于壳体(6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嘉兴陈荣品叶其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