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47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包括填料筒体,所述填料筒体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端柱,所述端柱的上端表面安装有转轴柱,所述转轴柱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筒,所述填料筒体的下端表面固设有底座体,所述底座体的下端表面固设有环围体,所述环围体的下端表面安装有托板。该饲养装置能够实现物料和水的干湿分离功能,有效避免水和干物料混合影响其食用效果,避免部分生物出现生病现象,进行机械式搅拌和粉碎,以此缩短手动搅拌时间,适合大规模饲养生物的大棚使用,也可手动自行搅拌,适合个体用户单独使用,提高了该饲养装置的多种使用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饲养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禽养殖为了提高产量节约用地,大都是将家禽饲养在规则排列的笼子之中进行流水线模式的饲养,虽然这样家禽体能消耗少,但是运动量不足,肉质过于细嫩,对饮食品质追求较高的人群越来越倾向于花费较高价格购买放养的家禽,但传统放养方式占地面积相应大,管理不便,产量难以满足需求,现在为了满足广大市场的需要,需研发一种生物专门用的饲养装置,来解决现今遇到的难题;市场上的饲养装置大都不能实现物料和水的干湿分离功能,在喂养时易将水和干物料混合,而严重影响物料的食用效果,生物因此易出现生病现象,只能人工手动搅拌和粉碎,不适合大规模饲养生物的大棚使用,不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饲养装置大都不能实现物料和水的干湿分离功能,在喂养时易将水和干物料混合,而严重影响物料的食用效果,生物因此易出现生病现象,只能人工手动搅拌和粉碎,不适合大规模饲养生物的大棚使用,不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包括填料筒体,所述填料筒体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端柱,所述端柱的上端表面安装有转轴柱,所述转轴柱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筒,所述填料筒体的下端表面固设有底座体,所述底座体的下端表面固设有环围体,所述环围体的下端表面安装有托板,所述环围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物料槽,所述底座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甬道,所述托板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固设有卡头,所述托板的上端表面右侧边缘固设有卡块,所述转轴柱的下端中间位置固设有搅杆,所述搅杆的四周表面靠近下侧固设有环刀片,所述转轴柱的下端表面靠近右侧固设有凸体,所述端柱的上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转轴柱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关联柱,所述进料筒的四周表面固设有螺轨,所述填料筒体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靠近下侧安装有环体,所述环体的下端表面固设有橡胶环垫。优选的,所述转轴柱通过凸体和端柱配合与填料筒体活动安装,且填料筒体的四周表面布设有闭水薄膜。优选的,所述进料筒贯穿凸体与搅杆内部贯通设置,底座体通过球槽和卡头配合与托板活动安装。优选的,所述环围体通过方槽和卡块配合与托板活动安装,进料甬道贯穿底座体与物料槽贯通设置。优选的,所述环刀片通过搅杆和凸体配合与转轴柱固定设置,凸体与凹槽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环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孔槽,且环体与填料筒体的四周表面形成盛水环槽,环体通过橡胶环垫与填料筒体套设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饲养装置设置有环围体和环体,通过将水存储在环体内,以及将物料放置在环围体内,实现物料和水的干湿分离功能,有效避免水和干物料混合影响其食用效果,避免部分生物出现生病现象;该饲养装置可将需要投放的物料由进料筒通过搅杆放入填料筒体的内部,通过设置的转轴柱,在转动环刀片的情况下,对物料进行搅碎处理,也可通过搅拌机和螺旋杆配合与转轴柱紧密配合,进行机械式搅拌和粉碎,以此缩短手动搅拌时间,适合大规模饲养生物的大棚使用,也可手动自行搅拌,适合个体用户单独使用,提高了该饲养装置的多种使用模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中凹槽和关联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填料筒体;2、端柱;3、转轴柱;4、进料筒;5、底座体;6、环围体;7、托板;8、物料槽;9、进料甬道;10、卡头;11、卡块;12、搅杆;13、环刀片;14、凸体;15、凹槽;16、关联柱;17、螺轨;18、环体;19、橡胶环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包括填料筒体1,填料筒体1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端柱2,端柱2的上端表面安装有转轴柱3,转轴柱3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筒4,填料筒体1的下端表面固设有底座体5,底座体5的下端表面固设有环围体6,环围体6的下端表面安装有托板7,转轴柱3通过凸体14和端柱2配合与填料筒体1活动安装,且填料筒体1的四周表面布设有闭水薄膜,进料筒4贯穿凸体14与搅杆12内部贯通设置,底座体5通过球槽和卡头10配合与托板7活动安装,环围体6通过方槽和卡块11配合与托板7活动安装,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回收物料;环围体6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物料槽8,底座体5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甬道9,托板7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固设有卡头10,托板7的上端表面右侧边缘固设有卡块11,转轴柱3的下端中间位置固设有搅杆12,搅杆12的四周表面靠近下侧固设有环刀片13,进料甬道9贯穿底座体5与物料槽8贯通设置,环刀片13通过搅杆12和凸体14配合与转轴柱3固定设置,在转动环刀片13的情况下,对物料进行搅碎处理,然后由进料甬道9将粉碎的物料输送入物料槽8中,便于生物取食;转轴柱3的下端表面靠近右侧固设有凸体14,端柱2的上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15,转轴柱3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关联柱16,进料筒4的四周表面固设有螺轨17,填料筒体1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靠近下侧安装有环体18,环体18的下端表面固设有橡胶环垫19,凸体14与凹槽15相配合,环体18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孔槽,且环体18与填料筒体1的四周表面形成盛水环槽,环体18通过橡胶环垫19与填料筒体1套设安装,橡胶环垫19可有效将水阻隔在环体18内,避免水浸湿物料,影响生物食用效果。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饲养装置,首先通过该饲养装置设置有环围体6和环体18,通过将水存储在环体18内,以及将物料放置在环围体6内,实现物料和水的干湿分离功能,有效避免水和干物料混合影响其食用效果,避免部分生物出现生病现象;其中橡胶环垫19可有效将水阻隔在环体18内,避免水浸湿物料,影响生物食用效果;然后底座体5通过卡头10与托板7活动安装,形成内部存物槽,用于存储投放的物料,而设置的卡头10与卡块11,分别将底座体5和环围体6依次与托板7活动安装,方便使用者将剩余的物料进行回收处理;最后通过该饲养装置可将需要投放的物料,由进料筒4通过搅杆12放入填料筒体1的内部,通过设置的转轴柱3在凸体14和端柱2上端凹槽15的紧密配合下,转动环刀片13的情况下,对物料进行搅碎处理,然后由进料甬道9将粉碎的物料输送入物料槽8中,供被喂养的生物取食,也可由搅拌机通过螺旋杆、螺轨17和转轴柱3紧密配合,进行机械式搅拌和粉碎,以此缩短手动搅拌时间,适合大规模饲养生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包括填料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筒体(1)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端柱(2),所述端柱(2)的上端表面安装有转轴柱(3),所述转轴柱(3)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筒(4),所述填料筒体(1)的下端表面固设有底座体(5),所述底座体(5)的下端表面固设有环围体(6),所述环围体(6)的下端表面安装有托板(7),所述环围体(6)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物料槽(8),所述底座体(5)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甬道(9),所述托板(7)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固设有卡头(10),所述托板(7)的上端表面右侧边缘固设有卡块(11),所述转轴柱(3)的下端中间位置固设有搅杆(12),所述搅杆(12)的四周表面靠近下侧固设有环刀片(13),所述转轴柱(3)的下端表面靠近右侧固设有凸体(14),所述端柱(2)的上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15),所述转轴柱(3)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关联柱(16),所述进料筒(4)的四周表面固设有螺轨(17),所述填料筒体(1)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靠近下侧安装有环体(18),所述环体(18)的下端表面固设有橡胶环垫(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用饲养装置,包括填料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筒体(1)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端柱(2),所述端柱(2)的上端表面安装有转轴柱(3),所述转轴柱(3)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筒(4),所述填料筒体(1)的下端表面固设有底座体(5),所述底座体(5)的下端表面固设有环围体(6),所述环围体(6)的下端表面安装有托板(7),所述环围体(6)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物料槽(8),所述底座体(5)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甬道(9),所述托板(7)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固设有卡头(10),所述托板(7)的上端表面右侧边缘固设有卡块(11),所述转轴柱(3)的下端中间位置固设有搅杆(12),所述搅杆(12)的四周表面靠近下侧固设有环刀片(13),所述转轴柱(3)的下端表面靠近右侧固设有凸体(14),所述端柱(2)的上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15),所述转轴柱(3)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关联柱(16),所述进料筒(4)的四周表面固设有螺轨(17),所述填料筒体(1)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靠近下侧安装有环体(18),所述环体(18)的下端表面固设有橡胶环垫(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点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