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猪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45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5
温控猪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商品猪的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态商品猪养殖所使的温控猪舍的改进。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调节猪舍温度的温控猪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圈舍,圈舍包括墙体、屋顶和地面;地面上靠近顶部位置设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水管;墙体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气体管;通过螺旋状的循环排气管快速将水箱内的水温上升,燃烧产生的热气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排气口排出,通过适配的管道进入气体管,气体管有暖气进入的同时,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燃烧的暖水进入地面上的水管,对地面顶部的发酵床进行加热发酵,地面温度的提高不仅利于发酵床发酵,同时提升猪舍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高效调节猪舍温度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猪舍
本技术涉及生态商品猪的养殖
,尤其涉及生态商品猪养殖所使的温控猪舍的改进。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家畜饲养行业蓬勃发展,由于温度对饲养家畜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具有一定影响,其涉及对家畜饲养环境的温度控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养殖行业内,生猪在低温严寒的环境中都不利于生长,活动少,直接影响肉质。因而在冬季通常需要对圈舍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使生猪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生长。但是,目前冬季使用的加温方式通常为空调、燃烧煤炭等,空调耗费电量较大,费用成本高;燃烧煤炭、焦炭污染较大,并需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调节猪舍温度的温控猪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圈舍,所述圈舍包括墙体、屋顶和地面;所述地面上靠近顶部位置设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水管;所述墙体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气体管;所述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气体管的一端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排气口连接,另一端将气体排出;所述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包括水箱、燃烧室、循环排气管和集灰室;所述燃烧室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集灰室固定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所述循环排气管呈螺旋状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循环排气管的底部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热源进气口;所述循环排气管的顶部设有从水箱内伸出的热源出气口。所述热源出气口上设有降尘机构;所述降尘机构包括环形体一和环形体二;所述环形体一和环形体二分别为中空;所述环形体二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体一的内腔内;所述环形体一上靠近顶部位置设有与热源出气口连通的进气沉降口;所述环形体一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与环形体二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环形体二上靠近顶部位置设有与气体管连通的出气沉降口。所述墙体上靠近顶部位置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水管、水管流量控制阀和若干喷淋头;所述喷淋水管一端通过水管流量控制阀与水源连接;所述喷淋水管的另一端伸入圈舍内,若干所述喷淋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喷淋水管的另一端。所述环形体一的底部设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上设有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排灰盖。所述墙体上靠近顶部位置设有若干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活动连接的排风扇。本技术中包括圈舍,圈舍包括墙体、屋顶和地面;地面上靠近顶部位置设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水管;墙体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气体管;通过螺旋状的循环排气管快速将水箱内的水温上升,燃烧产生的热气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排气口排出,通过适配的管道进入气体管,气体管有暖气进入的同时,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燃烧的暖水进入地面上的水管,对地面顶部的发酵床进行加热发酵,地面温度的提高不仅利于发酵床发酵,同时提升猪舍内的温度。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高效调节猪舍温度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排风扇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墙体、2是水管,3是气体管,4是生物质颗粒燃烧炉,41是出水口,42是进水口,43是排气口,44是水箱,45是燃烧室,46是循环排气管,47是集灰室,5是降尘机构,51是环形体一,511是进气沉降口,52是环形体二,521是出气沉降口,6是喷淋头,7是排风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2所示,包括圈舍,所述圈舍包括墙体1、屋顶和地面;所述地面上靠近顶部位置设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水管2;底面的底层为水泥层,然后是均布盘绕的水管2,水管2通过卡扣固定设置在水泥层的顶部;水管2的顶部设有一层防护层;防护层可以用水泥浇筑抹平顶面。所述墙体1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气体管3;所述水管2的一端通过水泵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4的出水口41连接;出水口41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控制水管2的流速;所述水管2的另一端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4的进水口42连接;所述气体管3的一端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4的排气口43连接,另一端将气体排出;所述生物质颗粒燃烧炉4包括水箱44、燃烧室45、循环排气管46和集灰室47;所述燃烧室45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44的底部;所述集灰室47固定设置在所述燃烧室45的底部;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后的灰烬是品位极高的优质有机钾肥,通过排灰口将燃烧后的灰尘进行清理。集灰室47与燃烧室45之间设有漏灰板,将燃烧室45内燃烧后的灰及时通过漏灰板上的漏灰孔掉落至集灰室47内。所述循环排气管46呈螺旋状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44内;所述循环排气管46的底部设有与燃烧室45连通的热源进气口;所述循环排气管46的顶部设有从水箱44内伸出的热源出气口。生物质颗粒燃烧炉4燃烧的生物质颗粒(也可称之为生物质燃料,其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燃烧,通过螺旋状的循环排气管46快速将水箱44内的水温上升,燃烧产生的热气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4的排气口43排出,通过适配的管道进入气体管3,气体管3固定设置在墙体1内或者圈舍内的墙面上,当设置在圈舍内的墙面上是,采用铝制护罩进行保护。气体管3有暖气进入的同时,生物质颗粒燃烧炉4燃烧的暖水进入地面上的水管,对地面顶部的发酵床进行加热发酵,地面温度的提高不仅利于发酵床发酵,同时提升猪舍内的温度,提高生猪的活跃度和舒适性,提升肉的品质。水管的温度通过燃烧炉的水箱44内水经过的速度控制,当流速快时,吸收的热量少,水温较低,流速慢时,吸收的热量多,水温较高。所述热源出气口上设有降尘机构5;所述降尘机构5包括环形体一51和环形体二52;所述环形体一51和环形体二52分别为中空;所述环形体二52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体一51的内腔内;所述环形体一51上靠近顶部位置设有与热源出气口连通的进气沉降口511;所述环形体一51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与环形体二52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环形体二52上靠近顶部位置设有与气体管3连通的出气沉降口521。生物质颗粒燃料不含硫磷,不腐蚀锅炉,为进一步提升气体的干净度,从燃烧炉的热源出气口排出的气体,进入环形体一51内,如图1,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方向,然后从靠近底部的连通孔进入环形体二52内,通过环形体一51呈环状结构的内侧壁的阻挡,便于气体中杂质的沉降,最终从环形体二52的出气沉降口521通过适配的管道进入气体管3内。所述墙体1上靠近顶部位置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喷淋水管、水管流量控制阀和若干喷淋头6;所述喷淋水管一端通过水管流量控制阀与水源连接;所述喷淋水管的另一端伸入圈舍内,若干所述喷淋头6固定连接在所述喷淋水管的另一端。夏季时,可通过喷淋头6的喷淋,提升猪舍内的湿度,有效进行适当降温。同时可以在圈舍底部,设立地窖,建立蓄水池,利用水泵抽取蓄水池内的冷水,进入水管2的一端,水管2的另一端通过适配的管道流入到蓄水池中。进一步优化,水管2的进水口设有三通管接头,一端与燃烧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温控猪舍,包括圈舍,所述圈舍包括墙体、屋顶和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上靠近顶部位置设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水管;/n所述墙体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气体管;/n所述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进水口连接;/n所述气体管的一端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排气口连接,另一端将气体排出;/n所述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包括水箱、燃烧室、循环排气管和集灰室;/n所述燃烧室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n所述集灰室固定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n所述循环排气管呈螺旋状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循环排气管的底部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热源进气口;所述循环排气管的顶部设有从水箱内伸出的热源出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温控猪舍,包括圈舍,所述圈舍包括墙体、屋顶和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上靠近顶部位置设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水管;
所述墙体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均布盘绕的气体管;
所述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气体管的一端与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排气口连接,另一端将气体排出;
所述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包括水箱、燃烧室、循环排气管和集灰室;
所述燃烧室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
所述集灰室固定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
所述循环排气管呈螺旋状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循环排气管的底部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热源进气口;所述循环排气管的顶部设有从水箱内伸出的热源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猪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出气口上设有降尘机构;所述降尘机构包括环形体一和环形体二;
所述环形体一和环形体二分别为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沪苏环保猪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