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403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立板,两个立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前后方向放置且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底板上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刀架安装座,刀架安装座上安装有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一割刀片,刀架安装座通过第一联动装置连接转轴;所述第一割刀片的刀刃方向相对设置有前后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二割刀片,第二割刀片通过第二联动装置连接有转轴;第一割刀片与第二割刀片刀刃相对,相互平行;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除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装置
,具体涉及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提供合格的电能质量,电网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质量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电能质量,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按照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的原则,几乎所有变电站都安装了无功补偿装置。为防止巡视人员接近电容器组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为了防止小动物爬上电容器架子造成短路,电容器组四周一般都装设有围栏。由于电容器在运行和投切过程中有很高的安全风险,因此电容器组运行或备用时,运维人员严格禁止进入围栏。但由于风或鸟类活动的影响,围栏里时常会有杂草长出,如不及时除掉,会威胁电容器组的安全运行,严重时可能导致电容器组无法投入电网无功功率不足,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和用户正常用电。现在的除草方式是先将电容器组由备用转停电检修后再进行人工除草,工作量大,效率低,停电时间长,严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现有的除草装置较大,不利于狭小空间作业;且在秋季时,由于杂草枯萎,韧性较强,单纯的依靠简单的工具会浪费巨大的人力,增加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除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立板,两个立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前后方向放置且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底板上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刀架安装座,刀架安装座上安装有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一割刀片,刀架安装座通过第一联动装置连接转轴;所述第一割刀片的刀刃方向相对设置有前后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二割刀片,第二割刀片通过第二联动装置连接有转轴。第一割刀片与第二割刀片刀刃相对,相互平行。所述底板上左右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卡接有刀架安装座,所述刀架安装座连接有横杆;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包括横杆、相互啮合的不完全齿轮和圆柱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部分有齿,设置于转轴上,所述圆柱齿轮通过固定轴设置于立板上,所述不完全齿轮和圆柱齿轮之间还连接有扭簧;所述横杆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圆柱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的齿数占整个不完全齿轮的1/4。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和竖轴,所述竖轴位于第二滑槽一侧,所述竖轴通过轴承连接底板;所述竖轴顶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竖轴上固定设置有凸轮,凸轮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凹槽包括横截面直径不等的两段圆弧;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卡接有竖杆,竖杆连接有连接杆和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连接杆连接有第二割刀片。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齿数相同。所述竖杆与第二滑槽的侧壁之间安装有拉簧。所述凹槽的两段直径不同的圆弧中,直径较小的圆弧占据整个凸轮的一半,两个圆弧之间通过斜线与圆角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为T型槽。所述底板为水平设置的L型板,L型板的纵板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立板,L型板的纵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L型板的横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槽,L型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转轴与立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转轴与立板之间安装有发条。所述刀架安装座数量为两个,两个刀架安装座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与底板之间间隙配合。当第一割刀片开始移动时,转轴转动无法带动第二割刀片前后移动,第二割刀片位于其位移的最前端且与第一割刀片紧密接触;第一割刀片往复移动一个周期结束后,转轴转动带动第二割刀片向后移动与第一割刀片分离且两者之间有间隔。所述的L型板,立板的材质为木头。所述的第一割刀片,第二割刀片的材料为陶瓷。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实现电容器栅栏内的杂草的高效切除,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第一割刀片与第二割刀片接触时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第一割刀片与第二割刀片分开时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凸轮的立体图。图中,1底板,2支撑杆,3立板,转轴4,刀架安装座5,6第一割刀片,7第二割刀片,发条8,第一滑槽9,连杆10,不完全齿轮11,固定轴12,圆柱齿轮13,扭簧14,横杆15,齿条16,连接杆17,竖杆18,第二滑槽19,竖轴20,第一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2,凸轮23,凹槽24,顶杆25,拉簧26,万向轮2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由图1至图6给出,本专利技术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包括一个水平放置的L型底板1,L型底板1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多个支撑杆2,L型底板1的竖板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立板3,两个立板3之间安装有一个前后方向放置且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4,L型底板1的横板上安装有两个可在L型底板1的横板上左右移动的刀架安装座5,两个刀架安装座5之间安装有一个左右方向的第一割刀片6,第一割刀片6的刀片方向向后,转轴4转动,可带动刀架与第一割刀片6左右往复移动;所述的第一割刀片6的后侧安装有一个与第一割刀片6平行且可前后移动的第二割刀片7,第二割刀片7可与第一割刀片6配合使用,当第一割刀片6开始移动时,转轴4转动无法带动第二割刀片7前后移动,第二割刀片7位于其位移的最前端且与第一割刀片6紧密接触;第一割刀片6往复移动一个周期结束后,转轴4转动带动第二割刀片7向后移动与第一割刀片6分离且两者之间有间隔。为了实现转轴4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转轴4与立板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转轴4与立板3之间安装有发条8;旋转转轴4使得发条8上紧,松开转轴4后,在发条8扭力的作用下,转轴4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为了实现刀架安装座5可左右移动,所述的L型底板1的横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两个左右方向的第一滑槽9,刀架安装座5的底部置于第一滑槽9内并与第一滑槽9之间通过T型槽-T型块连接,刀架安装座5可沿第一滑槽9左右移动,两个刀架安装座5之间安装有一个连杆10,连杆10与L型底板1的横板之间间隙配合;刀架安装座5可沿第一滑槽9左右移动。为了实现转轴4转动可带动刀架安装座5左右往复移动,所述的转轴4上安装有一个随转轴4转动的不完全齿轮11,前侧的立板3上安装有一个位于转轴4下方的固定轴12,固定轴12上安装有一个与不完全齿轮11啮合的圆柱齿轮13,圆柱齿轮13与不完全齿轮11之间通过扭簧14连接,位于所述的左侧的刀架安装座5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水平的横杆15,横杆15的下端与L型底板1之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立板(3),两个立板(3)之间设置有一个前后方向放置且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4),底板(1)上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刀架安装座(5),刀架安装座(5)上安装有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一割刀片(6),刀架安装座通过第一联动装置连接转轴(4);/n所述第一割刀片(6)的刀刃方向相对设置有前后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二割刀片(7),第二割刀片(7)通过第二联动装置连接有转轴(4)。/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立板(3),两个立板(3)之间设置有一个前后方向放置且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4),底板(1)上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刀架安装座(5),刀架安装座(5)上安装有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一割刀片(6),刀架安装座通过第一联动装置连接转轴(4);
所述第一割刀片(6)的刀刃方向相对设置有前后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二割刀片(7),第二割刀片(7)通过第二联动装置连接有转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左右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内滑动卡接有刀架安装座(5),所述刀架安装座连接有横杆(15);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包括横杆(15)、相互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1)和圆柱齿轮(13),所述不完全齿轮部分有齿,设置于转轴(4)上,所述圆柱齿轮(13)通过固定轴(12)设置于立板上,所述不完全齿轮和圆柱齿轮(13)之间还连接有扭簧;所述横杆(15)上设置有齿条(16),所述齿条(16)啮合连接所述圆柱齿轮(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完全齿轮(11)的齿数占整个不完全齿轮(11)的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组自动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9)和竖轴(20),所述竖轴(20)位于第二滑槽(19)一侧,所述竖轴通过轴承连接底板;所述竖轴(25)顶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2),所述第二锥齿轮(22)设置于所述转轴(4)上;竖轴(25)上固定设置有凸轮(23),凸轮(23)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帅杰焦萍樊宏伟祁磊闻玉凤魏雨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