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40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其包括下套筒、活动安装在下套筒内的中间套筒以及活动安装在中套筒内上套筒,上套筒的底部与中套筒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上套筒周侧上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根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转动平面与上套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铰接于上套筒,另一端自由悬空,上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第一转动杆转动角度的第一固定装置,中套筒的底部与下套筒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结构与第一定位装置相同的第二定位装置,中套筒的侧壁上铰接有若干根与第一转动杆结构相同的第二转动杆,中套筒的外壁设置有结构与第一固定装置相同的第二固定装置。搬运时可以将牵引架收缩,且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
本技术涉及牵引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
技术介绍
藤本植物,是指那些茎干细长,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依附他物而向上攀缘的植物,也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植物。目前,在园林绿化中对于藤本植物的生长一般依附在大型的固定架或者建筑物上,而放置于花盆中种植藤本植物的往往需要在花盆上安装牵引架供植物向上攀援缠绕生长,在牵引架上覆盖藤蔓植物的茎叶、花朵,以此增强绿化美观效果。参照中国技术专利CN206314301U公开的一种植物牵引架,其包括牵引支杆和牵引环,牵引支杆下段为可伸缩段,上段为固定段,位于牵引支杆的固定段上沿自身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的环扣,多个牵引环通过环扣固定在牵引支杆的固定段上;牵引支杆至少为三根,多根牵引支杆可沿水平方向绕牵引环做圆弧旋转。盆栽中的藤本植物可沿着牵引支杆向上攀援生长,缠绕在牵引环上,覆盖住整个牵引架,使盆栽更具美观性。这种牵引架在运输时能够将牵引架收缩,从而方便整体的袁术,但是牵引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折断损坏变型导致牵引架的保费,因此存在有一定的改进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搬运时可以将牵引架收缩,且不易损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包括下套筒、中套筒以及上套筒,所述上套筒活动安装在中套筒内,且上套筒的底部与中套筒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对上套筒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装置,所述上套筒靠近其顶部的周侧上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根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转动平面与上套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铰接于上套筒,另一端自由悬空,上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第一转动杆转动角度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中套筒活动安装在下套筒内,且中套筒的底部与下套筒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结构与第一定位装置相同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中套筒靠近其顶部的周侧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根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转动平面与中套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铰接于中套筒,另一端自由悬空,中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结构与第一固定装置相同的第二固定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牵引架时,将上套筒从中套筒内拉出,并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固定住上套筒与中套筒之间的高度差,再将上套筒侧壁上的第一转动杆通过人手控制向外转动,同时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将侧壁上的转动杆与上套筒轴线之间的夹角固定住;通过同样的方式将中套筒从下套筒内拉出,固定住中套筒与下套筒之间的高度差,并通过第二转动杆与中套筒轴线之间的夹角固定住;随后将下套筒底部埋进花盆的土壤里固定住,即可完成牵引架的安装,供藤本植物依附向上生长;在大批量运输搬运牵引架时,将上套筒的第一固定装置解除固定,人手转动第一转动杆至竖直状态,解除第一定位装置将上套筒压进中套筒内;同样的,将中套筒的第二固定装置解除固定,人手转动第二转动杆至竖直状态,解除第二定位装置将中套筒压进下套筒内;即可完成牵引架的收缩,存放空间仅为下套筒的体积大小,同时保证内部零件的安全,不易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套筒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转动杆存放的第一空槽,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空槽靠近上套筒顶部的槽壁上,所述中套筒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二转动杆存放的第二空槽,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二空槽靠近中套筒顶部的槽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槽的设置不仅可以供转动杆收缩时存放,也使得整个牵引架减少材料成本,减轻重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长螺纹和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长螺纹位于上套筒外壁上且最高点与第一空槽的最高点齐平,所述第一螺纹套套设在上套筒外壁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长螺纹和第二螺纹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绕铰接点向外转动时,第一螺纹套通过第一长螺纹旋转调节之合适的高度,第一螺纹套的顶部抵住第一转动杆靠近上套筒轴线的一侧,即可固定住第一转动杆与上套筒轴线之间的夹角;第二固定装置通过同样的方式调节固定第二转动杆与中套筒轴线之间的夹角;通过这种调节方式可改变藤本植物的外造型,提高观赏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部斜向下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部斜向下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二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撑开转动杆时,向上旋动第一螺纹套与第二螺纹套,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顶部外壁边缘分别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弧形块抵住,继续向上旋动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即可将上套筒和中套筒上的转动杆撑开固定,操作方便无需通过人手一一控制转动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环和若干个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环位于上套筒的底部且沿周向向外凸起,且第一定位环的直径与中套筒内壁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环的侧壁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定位块通过的第一滑动槽,相邻两第一滑动槽之间设置有供第一定位块卡住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中套筒靠近顶部的内壁上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定位环、第二定位块、第二滑动槽以及第二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套筒从中套筒内拉出过程中,第一定位环向上移动,第一定位块通过第一定位环侧壁上的第一滑动槽,使第一定位环的底面与第一定位块的顶面平齐,转动上套筒,使第一定位块卡入第一定位环底部的第一定位槽内,固定住上套筒与中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定位装置通过同样的方式固定住中套筒与下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套筒的顶部沿周向向内凸起设置有一个用于卡住第一定位环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的直径与第一螺纹套的直径相同,所述下套筒的顶部沿周向向内凸起设置有一个用于卡住第二定位环的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的直径与第二螺纹套的直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伸牵引架时,第一凸环与第一定位环卡住,避免拉出上套筒时,上套筒从中套筒顶部开口脱离;同样的,第二凸环与第二定位环卡住,避免拉出中套筒时,中套筒从下套筒顶部开口脱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套筒的侧壁上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个支撑杆,支撑杆的转动面与下套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下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支撑杆处于竖直状态时安放的存放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存放槽靠近下套筒底部的槽底,另一端自由放置,所述下套筒外壁还设置有定位螺纹以及与定位螺纹配合的定位套,所述定位螺纹位于支撑杆与下套筒的铰接处上方,所述定位套的底部沿周向向外设置有用于抵住支撑杆的斜口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套筒的底部埋进土壤里,定位套旋出定位螺纹滑动至下套筒顶部,通过人手转动下套筒周侧的支撑杆,支撑杆一端铰接于下套筒上,另一端抵住地面,再将定位套向下滑动旋进定位螺纹,使定位套的斜口环紧紧抵住支撑杆,固定住支撑杆于地面之间的夹角,防止下套筒以及整个牵引架倾倒。本技术在一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套筒(3)、中套筒(2)以及上套筒(1),所述上套筒(1)活动安装在中套筒(2)内,且上套筒(1)的底部与中套筒(2)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对上套筒(1)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装置(4),所述上套筒(1)靠近其顶部的周侧上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根第一转动杆(12),第一转动杆(12)的转动平面与上套筒(1)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转动杆(12)的一端铰接于上套筒(1),另一端自由悬空,上套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第一转动杆(12)转动角度的第一固定装置(5),所述中套筒(2)活动安装在下套筒(3)内,且中套筒(2)的底部与下套筒(3)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结构与第一定位装置(4)相同的第二定位装置(6),所述中套筒(2)靠近其顶部的周侧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根第二转动杆(23),第二转动杆(23)的转动平面与中套筒(2)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转动杆(23)的一端铰接于中套筒(2),另一端自由悬空,中套筒(2)的外壁上设置有结构与第一固定装置(5)相同的第二固定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套筒(3)、中套筒(2)以及上套筒(1),所述上套筒(1)活动安装在中套筒(2)内,且上套筒(1)的底部与中套筒(2)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对上套筒(1)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装置(4),所述上套筒(1)靠近其顶部的周侧上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根第一转动杆(12),第一转动杆(12)的转动平面与上套筒(1)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转动杆(12)的一端铰接于上套筒(1),另一端自由悬空,上套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第一转动杆(12)转动角度的第一固定装置(5),所述中套筒(2)活动安装在下套筒(3)内,且中套筒(2)的底部与下套筒(3)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结构与第一定位装置(4)相同的第二定位装置(6),所述中套筒(2)靠近其顶部的周侧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根第二转动杆(23),第二转动杆(23)的转动平面与中套筒(2)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转动杆(23)的一端铰接于中套筒(2),另一端自由悬空,中套筒(2)的外壁上设置有结构与第一固定装置(5)相同的第二固定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转动杆(12)存放的第一空槽(11),所述第一转动杆(12)的一端铰接于第一空槽(11)靠近上套筒(1)顶部的槽壁上,所述中套筒(2)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二转动杆(23)存放的第二空槽(22),所述第二转动杆(23)的一端铰接于第二空槽(22)靠近中套筒(2)顶部的槽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5)包括第一长螺纹(51)和第一螺纹套(52),所述第一长螺纹(51)位于上套筒(1)外壁上且最高点与第一空槽(11)的最高点齐平,所述第一螺纹套(52)套设在上套筒(1)外壁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包括第二长螺纹(71)和第二螺纹套(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林藤本植物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2)的底部斜向下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一凸块(121),所述第二转动杆(23)的底部斜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启胜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