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36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主管道,主管道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通过开关阀连接有接头;主管道的的中部连接有多个滴灌机构,滴灌机构包括内管、中管及外管,中管套设在内管的外周,外管套设在中管的外周,内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节流孔,中管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节流孔相对应的第一过流腔,第一过流腔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节流孔,外管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节流孔相对应的第二过流腔,第二过流腔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三节流孔,第一节流孔、第二节流孔及第三节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滴灌机构通过转接机构连接有渗水机构,转接机构开启时,渗水机构与滴灌机构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浇灌效率高,水量易控制,具有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植灌溉
,特别是涉及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绿植是绿色观赏观叶植物的简称,大多产生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地区,一般为荫生植物。因其耐阴性能强,可作为室内观赏植物在室内种植养护。绿植常见的有绿萝、巴西木、发财树、散尾葵、吊兰、青苹果、蓝宝石、龙血树、虎尾兰、绿巨人、绿帝王和黑美人等,都是从叶形、叶色和株型等选育而成。绿植具有吸毒气净空气、增加湿度不上火、天然吸尘器以及杀菌消毒保健康等等许多优点,所以现在绿植市场培植多,绿植需要经常浇水,对于一些专门进行绿植培植买卖的场所,每天都要进行人工浇灌养护,人工浇灌效率低,且水量不易控制,浇灌不均匀,而且造成水浪费。因此,市场亟需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本专利技术浇灌效率高,水量易控制,浇灌均匀,具有节约水资源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主管道,主管道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通过开关阀连接有接头;所述主管道的的中部连接有多个滴灌机构,所述滴灌机构包括内管、中管及外管,所述中管套设在内管的外周,所述外管套设在中管的外周,所述内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节流孔,所述中管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节流孔相对应的第一过流腔,第一过流腔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节流孔,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节流孔相对应的第二过流腔,第二过流腔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三节流孔,所述第一节流孔、第二节流孔及第三节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滴灌机构通过转接机构连接有渗水机构,转接机构开启时,渗水机构与滴灌机构相连通并进行渗水工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接头与连接水源的水管相连接,开启开关阀,水流进入到主管道内,再进入到各个滴灌机构中,滴灌机构由内管、中管及外管组成,水流进入到内管并由内管的第一节流孔进入到中管的第一过流腔中,再由第一过流腔中的第二节流孔进入到外管的第二过流腔中,最后由第二过流腔中的第三节流孔流出,由于第一节流孔、第二节流孔及第三节流孔的直径依次减小,降低了滴灌机构的最终出水量,同时经过第一过流腔和第二过流腔损耗水流的动能,因此水流通过滴灌机构后能不仅具有节流的作用,能够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而且层层降压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内管起始端与末端的流量差,从而起到均匀滴灌的效果,而且该滴灌机构够改善水流的紊流状态,达到静音传输并且提高滴灌机构使用寿命的效果。另外,滴灌机构通过转接机构与渗水机构相连接,转接机构开启时,渗水机构与滴灌机构相连通并进行渗水工序,由滴灌机构进行种植区中部的滴灌,由渗水机构进行种植区两侧边缘的供水,保证了种植区浇灌的均匀性,利于绿植的生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的两端均伸出中管,并且内管的两端分别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压紧环与锁紧环,所述压紧环螺纹连接于内管端部,所述锁紧环套设与锁紧环外周,锁紧环远离压紧环的一端设有锁紧凸起,所述中管上设有第一锁紧凹部,所述外管上设有第二锁紧凹部,第一锁紧凹部和第二锁紧凹部组成与所述锁紧凸起相适配的锁紧凹槽,旋紧压紧环时锁紧环被压在内管和外管的端部并且所述锁紧凸起与所述锁紧凹槽相契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快速实现内管、中管及外管的固定组装,拆装十分方便,而且定位准确,能够实现各节流孔及各过流腔之间的顺畅流通,保证滴灌机构的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节流孔上插设有喷雾管,所述喷雾管上设有抵在外管外壁上的限位环,并且喷雾管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三节流孔内壁构成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圈,喷雾管上还沿轴向螺旋分布有多个喷雾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喷雾管时,由于喷雾管的内径较小及喷雾出口较小,且多个喷雾出口沿轴向螺旋分布,因此能够产生颗粒较小的水雾并且喷雾范围较广且喷雾均匀,能够实现绿植种植区的均匀补水,提高水源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机构包括渗水管、海绵套及堵头,所述渗水管上开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海绵套套设在渗水管外部,所述堵头安装于渗水管的末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绿植种植区边缘进行补水,避免种植区边缘土壤缺水在空气流动时产生大量灰尘,同时,对该部分土壤补水能使绿植的根系更加发达,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套的外周套设有钢丝网套,钢丝网套的外周包覆有纱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增加海绵套的刚性,而且能够防止海绵套上覆盖泥土及渗水孔被泥土堵塞,从而保证渗水机构良好的渗水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接机构包括三通球形外壳及转动设置于三通球形外壳内的三通球芯,三通球芯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三通球形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内管相连接的对接管,对接管的内端设有隔板,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启闭孔,所述三通球芯上开设有与第一启闭孔相对应的第二启闭孔;所述三通球形外壳上还设有一对同轴设置并连通三通球形外壳内部的导向管,所述三通球芯上设有一对连通所述空腔的L形管,所述L形管伸出对应的导向管并且通过二通连接件与所述渗水管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渗水机构使三通球形外壳上的第一启闭孔和三通球芯上的第二启闭孔相连通时,渗水机构与滴灌机构相连通并进行渗水工序,并且该设计使渗水机构位于滴灌机构两侧的下方,即渗水机构设置在种植区两侧的土壤表层,滴灌机构设置在绿植上方,从而进行多方位补水,能够提高种植区土壤补水效果及其补水的均匀性。另外,不使用渗水机构时只需将其整体转动,使三通球形外壳上的第一启闭孔和三通球芯上的第二启闭孔完全错位,此时三通球芯的外侧壁将三通球形外壳上的第一启闭孔堵住,滴灌机构内的水无法流道渗水机构中,即可阻止渗水机构渗水,在土壤水分充足时关闭渗水机构能够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通球形外壳上设有与内部相连通的内螺管,内螺管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锁紧螺丝的内端与所述三通球芯相抵触,所述内螺管内壁上设有与锁紧螺丝的螺杆构成密封配合的螺纹密封圈;所述锁紧螺丝的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在锁紧螺丝上螺帽的内端,弹簧的另一端抵在内螺管的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旋紧锁紧螺丝将锁紧螺丝的内端抵在三通球芯的表面相抵触,即可实现三通球芯的锁紧,避免其在关闭状态下因产生位移而使渗水机构漏水或在开启状态下因产生位移而影响渗水机构的出水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通球芯外壁上位于第二启闭孔外周的部位设有与三通球形外壳内壁构成密封配合的环形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三通球芯与三通球形外壳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水从二者之间的间隙泄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接管与所述内管通过对接螺母相连接,所述对接螺母螺纹连接与内管端部,所述对接螺母朝向对接管的一端经螺丝连接有限位卡板,所述对接管的外端设有向外周延伸的限位凸缘,限位凸缘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锁紧对接螺母时,所述限位卡板将所述限位凸缘压在内管端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接管与内管的快速连接,不仅拆装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主管道(2),主管道(2)连接有进水管(3),进水管(3)通过开关阀(4)连接有接头(57);所述主管道(2)的的中部连接有多个滴灌机构(5),所述滴灌机构(5)包括内管(11)、中管(12)及外管(13),所述中管(12)套设在内管(11)的外周,所述外管(13)套设在中管(12)的外周,所述内管(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节流孔(15),所述中管(1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节流孔(15)相对应的第一过流腔(16),第一过流腔(16)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节流孔(17),所述外管(1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节流孔(17)相对应的第二过流腔(18),第二过流腔(18)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三节流孔(19),所述第一节流孔(15)、第二节流孔(17)及第三节流孔(19)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滴灌机构(5)通过转接机构(6)连接有渗水机构(7),转接机构(6)开启时,渗水机构(7)与滴灌机构(5)相连通并进行渗水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主管道(2),主管道(2)连接有进水管(3),进水管(3)通过开关阀(4)连接有接头(57);所述主管道(2)的的中部连接有多个滴灌机构(5),所述滴灌机构(5)包括内管(11)、中管(12)及外管(13),所述中管(12)套设在内管(11)的外周,所述外管(13)套设在中管(12)的外周,所述内管(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节流孔(15),所述中管(1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节流孔(15)相对应的第一过流腔(16),第一过流腔(16)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节流孔(17),所述外管(1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节流孔(17)相对应的第二过流腔(18),第二过流腔(18)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三节流孔(19),所述第一节流孔(15)、第二节流孔(17)及第三节流孔(19)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滴灌机构(5)通过转接机构(6)连接有渗水机构(7),转接机构(6)开启时,渗水机构(7)与滴灌机构(5)相连通并进行渗水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1)的两端均伸出中管(12),并且内管(11)的两端分别设有锁紧组件(10),所述锁紧组件(10)包括压紧环(8)与锁紧环(9),所述压紧环(8)螺纹连接于内管(11)端部,所述锁紧环(9)套设与锁紧环(9)外周,锁紧环(9)远离压紧环(8)的一端设有锁紧凸起(14),所述中管(12)上设有第一锁紧凹部(20),所述外管(13)上设有第二锁紧凹部(21),第一锁紧凹部(20)和第二锁紧凹部(21)组成与所述锁紧凸起(14)相适配的锁紧凹槽(22),旋紧压紧环(8)时锁紧环(9)被压在内管(11)和外管(13)的端部并且所述锁紧凸起(14)与所述锁紧凹槽(22)相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流孔(19)上插设有喷雾管(23),所述喷雾管(23)上设有抵在外管(13)外壁上的限位环(24),并且喷雾管(23)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三节流孔(19)内壁构成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圈(26),喷雾管(23)上还沿轴向螺旋分布有多个喷雾出口(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机构(7)包括渗水管(29)、海绵套(32)及堵头(30),所述渗水管(29)上开设有多个渗水孔(31),所述海绵套(32)套设在渗水管(29)外部,所述堵头(30)安装于渗水管(29)的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植栽培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套(32)的外周套设有钢丝网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立勇赵洪亮曹莹李颖闫晓旋王思琦李佳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