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236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蔬菜种植大棚内,第一年全年种植大棚蔬菜;2)然后第二年上半年继续种植大棚蔬菜;3)然后第二年下半年种植一季水稻;重复循环步骤1)至步骤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经济效益较好,兼顾了粮食生产,社会效益明显,改善了土壤,改轻了连作障碍,可有效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的用量,且蔬菜产量高,有利于大棚蔬菜的长期发展,生态效益显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什么气候吃什么蔬菜的现状,而是通过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培育各种各样的蔬菜,从而诞生了大棚种植,而且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棚技术出现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技术。种植技术与蔬菜产量和质量有直接联系。从蔬菜种子选择到生长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种植技术管理者都要全面落实,严格进行,不可忽视其中每个细节,否则很容导致产量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大棚蔬菜种植方法还存在以下问题:1、经济效益较差,只能种植蔬菜,不能种植别的作物,对土壤的破坏较严重,后期需通过大量施加化肥等来提升蔬菜产量,且容易加重病虫害,导致农药的用量高;2、蔬菜产量较低;3、种植生态生态效益差,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经济效益较好,兼顾了粮食生产,社会效益明显,改善了土壤,改轻了连作障碍,可有效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的用量,且蔬菜产量高,有利于大棚蔬菜的长期发展,生态效益显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蔬菜种植大棚内,第一年全年种植大棚蔬菜;2)然后第二年上半年继续种植大棚蔬菜;3)然后第二年下半年种植一季水稻;重复循环步骤1)至步骤3)。优选的,步骤1)至步骤2)中,所述种植大棚蔬菜均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11)耕理土地选择土地,并将该区域的土地上的杂草去除,然后再对该区域的土地进行耕耘;12)搭建大棚在经步骤11)处理后的土地上搭建大棚,大棚的长度为20~40米、宽度为5~7米、顶高2.2~2.5米、拱杆距0.5~1米;13)播种蔬菜在搭建好的大棚内,且耕理好的土地上挖种植坑,将西红柿苗种植在对应的种植坑内,播种后在种植坑内盖土0.8~1.5cm厚的营养土;所述每根西红柿苗之间的间距在55~75厘米。14)大棚控温西红柿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幼苗期、生长期和结果期;其中分别控制各个阶段的大棚内温度为:发芽期:白天28℃~32℃、晚上19℃~20℃,幼苗期:白天23℃~26℃、晚上16℃~18℃,生长期:白天24℃~32℃、晚上17℃~19℃,结果期:白天24℃~28℃、晚上15℃~17℃。优选的,步骤1)至步骤2)中,所述种植大棚蔬菜均进一步还包括下列步骤:15)采摘果实待西红柿5~8成熟遍进行采摘,保险保存,输送至各个市场。优选的,步骤14)中通过湿风机对大棚进行降温来控制大棚内温度。优选的,所述种植大棚蔬菜的整个种植过程中,大棚内的土壤湿度控制在在75~83%。优选的,结果期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500~7500公斤,磷酸二氢钾30~40公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经济效益较好,兼顾了粮食生产,社会效益明显,改善了土壤,改轻了连作障碍,可有效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的用量,且蔬菜产量高,有利于大棚蔬菜的长期发展,生态效益显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的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通过严格控制西红柿每个时期的温度,以及其他种植条件,使蔬菜(西红柿)产量高。本专利技术的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采用西红柿和水稻轮种,两者可相互促进,使得经济效益较好,兼顾了粮食生产,社会效益明显,改善了土壤,改轻了连作障碍,可有效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的用量,且蔬菜产量高,有利于大棚蔬菜的长期发展,生态效益显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蔬菜种植大棚内,第一年全年种植大棚蔬菜;2)然后第二年上半年继续种植大棚蔬菜;3)然后第二年下半年种植一季水稻;重复循环步骤1)至步骤3)。优选的,步骤1)至步骤2)中,所述种植大棚蔬菜均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11)耕理土地选择土地,并将该区域的土地上的杂草去除,然后再对该区域的土地进行耕耘;12)搭建大棚在经步骤11)处理后的土地上搭建大棚,大棚的长度为20~40米、宽度为5~7米、顶高2.2~2.5米、拱杆距0.5~1米;13)播种蔬菜在搭建好的大棚内,且耕理好的土地上挖种植坑,将西红柿苗种植在对应的种植坑内,播种后在种植坑内盖土0.8~1.5cm厚的营养土;所述每根西红柿苗之间的间距在55~75厘米。14)大棚控温西红柿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幼苗期、生长期和结果期;其中分别控制各个阶段的大棚内温度为:发芽期:白天28℃~32℃、晚上19℃~20℃,幼苗期:白天23℃~26℃、晚上16℃~18℃,生长期:白天24℃~32℃、晚上17℃~19℃,结果期:白天24℃~28℃、晚上15℃~17℃。优选的,步骤1)至步骤2)中,所述种植大棚蔬菜均进一步还包括下列步骤:15)采摘果实待西红柿5~8成熟遍进行采摘,保险保存,输送至各个市场。优选的,步骤14)中通过湿风机对大棚进行降温来控制大棚内温度。优选的,所述种植大棚蔬菜的整个种植过程中,大棚内的土壤湿度控制在在75~83%。优选的,结果期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500~7500公斤,磷酸二氢钾30~40公斤。实施例2: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蔬菜种植大棚内,第一年全年种植大棚蔬菜;2)然后第二年上半年继续种植大棚蔬菜;3)然后第二年下半年种植一季水稻;重复循环步骤1)至步骤3)。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至步骤2)中,所述种植大棚蔬菜均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11)耕理土地选择土地,并将该区域的土地上的杂草去除,然后再对该区域的土地进行耕耘;12)搭建大棚在经步骤11)处理后的土地上搭建大棚,大棚的长度为20米、宽度为5米、顶高2.2米、拱杆距0.5米;13)播种蔬菜在搭建好的大棚内,且耕理好的土地上挖种植坑,将西红柿苗种植在对应的种植坑内,播种后在种植坑内盖土0.8cm厚的营养土;所述每根西红柿苗之间的间距在55厘米。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1)在蔬菜种植大棚内,第一年全年种植大棚蔬菜;/n2)然后第二年上半年继续种植大棚蔬菜;/n3)然后第二年下半年种植一季水稻;/n重复循环步骤1)至步骤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在蔬菜种植大棚内,第一年全年种植大棚蔬菜;
2)然后第二年上半年继续种植大棚蔬菜;
3)然后第二年下半年种植一季水稻;
重复循环步骤1)至步骤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蔬菜隔年水旱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至步骤2)中,所述种植大棚蔬菜均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11)耕理土地
选择土地,并将该区域的土地上的杂草去除,然后再对该区域的土地进行耕耘;
12)搭建大棚
在经步骤11)处理后的土地上搭建大棚,大棚的长度为20~40米、宽度为5~7米、顶高2.2~2.5米、拱杆距0.5~1米;
13)播种蔬菜
在搭建好的大棚内,且耕理好的土地上挖种植坑,将西红柿苗种植在对应的种植坑内,播种后在种植坑内盖土0.8~1.5cm厚的营养土;
14)大棚控温
西红柿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幼苗期、生长期和结果期;其中分别控制各个阶段的大棚内温度为:
发芽期:白天28℃~32℃、晚上19℃~20℃,
幼苗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李罕琼陈伟陈福权沈汉斌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