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长永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33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包括底座和播种仓,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上端设置有推杆,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横梁,所述连接轴的前端设置有前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外壳,所述沙土仓的右端设置有土仓壳,所述播种仓的下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档板的前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提手。该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与现有的普通的水稻栽培装置相比,增加了播种仓的设置,降低了人工播种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沙土仓的设置,在播种完成的同时,在种子的表面覆盖一层沙土,避免种子移动,增加了挡板的设置,可以随时调节播种的速度,和种子播种的疏密程度,有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稻栽培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目前存在的水稻播种方式,多为人工播撒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对于人工的劳动强度大,且对于工人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一般的新手难以做到,并且,这样的播种方式造成的是播撒不均的状况,对于后期和效率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现有的水稻栽培装置,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水稻栽培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人工播撒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对于人工的劳动强度大,且对于工人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一般的新手难以做到,并且,这样的播种方式造成的是播撒不均的状况,对于后期和效率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现有的水稻栽培装置,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包括底座和播种仓,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上端设置有推杆,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横梁,且横梁的前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前端设置有前轮,且前轮的右端设置有后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后端设置有沙土仓,所述沙土仓的右端设置有土仓壳,且土仓壳的右端设置有种仓壳,所述播种仓的下端设置有滑板,且播种仓位于种仓壳的右端,所述滑板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下端设置有档板,所述档板的前端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前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提手,且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螺丝。优选的,所述框架之间通过底座的中心线相对称,且框架通过焊接与底座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梁镶嵌于连接轴的内部,且连接轴、横梁和前轮的中轴线相重合。优选的,所述外壳通过螺丝与土仓壳和种仓壳相连接,且土仓壳的右端表面与种仓壳的左端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滑板通过焊接与土仓壳相连接,且滑板之间通过土仓壳的中心线相对称。优选的,所述档板通过焊接与把手相连接,且档板与滑槽之间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播种仓的设置,在原有的播种方式中,基本由人工播撒的方式实行播种,这样的播种方式,导致的结果是播撒不均匀,且对于人工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新手难以完成,而播种仓的设置,使得播种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时种子的播种疏密程度一致,减少了后期移动和增种的工作量;2.本技术通过沙土仓的设置,在原有的设备中,种子播种完成时,需要重新在表面撒上一层细土,或者是就只有一层种子,这样的话,在雨水和浇水的冲击下,极有可能发生种子偏离原本的位置,散落田埂等,造成浪费,对以后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在播种的同时,覆盖一层沙土之后,起到了一个保护及固定的作用,避免种子偏离,减少浪费;3.本技术通过挡板和滑槽的设置,在不同质量的水田里,对于播种的疏密程度的要求同样也是不同的,在土质肥沃的水田内,可以将播种的密度增大,反之则相反,在原有的设备中,只能以相同的疏密程度进行播种,无法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使得后期的种子生长和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造成很大的浪费,而档把的设置,可以调整出料口的大小,随着出料口的变化,改变播种的疏密程度,做到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播种方式,减少后期的工作,降低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框架;3、推杆;4、横梁;5、连接轴;6、前轮;7、后轮;8、外壳;9、沙土仓;10、土仓壳;11、种仓壳;12、播种仓;13、滑板;14、出料口;15、档板;16、滑槽;17、把手;18、提手;19、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包括底座1和播种仓12,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设置有框架2,且框架2的上端设置有推杆3,框架2之间通过底座1的中心线相对称,且框架2通过焊接与底座1相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横梁4,且横梁4的前端设置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前端设置有前轮6,且前轮6的右端设置有后轮7,横梁4镶嵌于连接轴5的内部,且连接轴5、横梁4和前轮6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壳8,且外壳8的后端设置有沙土仓9,通过沙土仓9的设置,在原有的设备中,种子播种完成时,需要重新在表面撒上一层细土,或者是就只有一层种子,这样的话,在雨水和浇水的冲击下,极有可能发生种子偏离原本的位置,散落田埂等,造成浪费,对以后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在播种的同时,覆盖一层沙土之后,起到了一个保护及固定的作用,避免种子偏离,减少浪费,所述沙土仓9的右端设置有土仓壳10,且土仓壳10的右端设置有种仓壳11,所述播种仓12的下端设置有滑板13,且播种仓12位于种仓壳11的右端,外壳8通过螺丝19与土仓壳10和种仓壳11相连接,且土仓壳10的右端表面与种仓壳11的左端表面相贴合,通过播种仓12的设置,在原有的播种方式中,基本由人工播撒的方式实行播种,这样的播种方式,导致的结果是播撒不均匀,且对于人工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新手难以完成,而播种仓12的设置,使得播种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时种子的播种疏密程度一致,减少了后期移动和增种的工作量;所述滑板1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4,且出料口14的下端设置有档板15,滑板13通过焊接与土仓壳10相连接,且滑板13之间通过土仓壳10的中心线相对称;所述档板15的前端设置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前端设置有把手17,所述外壳8的前端设置有提手18,且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螺丝19,档板15通过焊接与把手17相连接,且档板15与滑槽16之间活动连接,通过挡板和滑槽16的设置,在不同质量的水田里,对于播种的疏密程度的要求同样也是不同的,在土质肥沃的水田内,可以将播种的密度增大,反之则相反,在原有的设备中,只能以相同的疏密程度进行播种,无法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使得后期的种子生长和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造成很大的浪费,而档把的设置,可以调整出料口14的大小,随着出料口14的变化,改变播种的疏密程度,做到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播种方式,减少后期的工作,降低工作强度。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时,首先在播种仓12内加入需要播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包括底座(1)和播种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设置有框架(2),且框架(2)的上端设置有推杆(3),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横梁(4),且横梁(4)的前端设置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前端设置有前轮(6),且前轮(6)的右端设置有后轮(7),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壳(8),且外壳(8)的后端设置有沙土仓(9),所述沙土仓(9)的右端设置有土仓壳(10),且土仓壳(10)的右端设置有种仓壳(11),所述播种仓(12)的下端设置有滑板(13),且播种仓(12)位于种仓壳(11)的右端,所述滑板(1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4),且出料口(14)的下端设置有档板(15),所述档板(15)的前端设置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前端设置有把手(17),所述外壳(8)的前端设置有提手(18),且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螺丝(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稻栽培装置,包括底座(1)和播种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设置有框架(2),且框架(2)的上端设置有推杆(3),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横梁(4),且横梁(4)的前端设置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前端设置有前轮(6),且前轮(6)的右端设置有后轮(7),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壳(8),且外壳(8)的后端设置有沙土仓(9),所述沙土仓(9)的右端设置有土仓壳(10),且土仓壳(10)的右端设置有种仓壳(11),所述播种仓(12)的下端设置有滑板(13),且播种仓(12)位于种仓壳(11)的右端,所述滑板(1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4),且出料口(14)的下端设置有档板(15),所述档板(15)的前端设置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前端设置有把手(17),所述外壳(8)的前端设置有提手(18),且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螺丝(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永
申请(专利权)人:刘长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