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PFC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214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1
集中式PFC供电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PFC,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所述PFC与DC/DC转换器分体设置,二者之间通过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电网,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出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一对一连接至负载或多对一连接至负载。通过采用多个PFC并联至直流母线为多个并联至直流母线的DC/DC转换器供电,结合PFC与DC/DC转换器分体设置的技术方案,并联设置的PFC可满额为DC/DC转换器供电,进而节省PFC;传输相同容量的电能,分体式设置与就近于负载安装和高电压传输,相对于远距离低电压传输可节省线路导体成本和线路传输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中式PFC供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电
,具体涉及集中式PFC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供电系统中,为提升电网适应性和提高供电质量,供电系统常采取功率因数校正器和DC/DC转换器两级供电结构。现有技术中的供电系统连接至多个并联设置的直流电源,单个直流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器(PFC)和DC/DC转换器一对一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输出端连接至负载。现有技术中的供电系统的负载为多个,基于生产工艺需求,如涉及主、辅电源供电负载并不会同时满功率运行,其直流电源可能在超过一半的运行区间内运行于低功率模式,存在功率因数校正器未长时间满功率运行的不足,进而造成供电资源的浪费。此外,现有直流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器(PFC)和DC/DC转换器置于同一箱体内,因体积较大难以近距离放置于狭小空间的用电设备(负载)侧,其远距离放置时则存在低电压大电流传输损耗高、传输导体成本高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功率因数校正器未完全有效运用,以及供电线路损耗高的情况,提供一种集中式PFC供电系统,通过多个功率因数校正器(PFC)并联后经直流母线为多个并联的DC/DC转换器及对应的负载供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集中式PFC供电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PFC,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所述PFC与DC/DC转换器分体设置,二者之间通过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电网,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出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负载。所述PFC的数量为L,L大于等于2,所述DC/DC转换器的数量为M,M大于等于2,且L小于等于M。所述负载的数量为N,N大于等于1;每个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单独连接至对应的负载;或者是多个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并联汇总后连接至一个负载。所述直流母线为电缆或铜排,优选为电缆。集中式PFC供电系统,通过采用多个PFC并联至直流母线为多个并联至直流母线的DC/DC转换器供电,结合PFC与DC/DC转换器分体设置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并联设置的PFC可满额为DC/DC转换器供电,可得以充分有效的运用,进而节省PFC;传输相同容量的电能,分体式设置与就近于负载安装和高电压传输,相对于远距离低电压传输可节省线路导体成本和线路传输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供电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供电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晶体生长设备领域的运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PFC与DC/DC转换器一对一连接,通常置于同一箱体内,二者的功率相同。针对某些领域的生产工艺不同,多个DC/DC转换器为负载供电的情况下,在长时间内DC/DC转换器不在额定状态下运行,因此PFC的功率将有所剩余,未得以有效运用。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集中式PFC供电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PFC,所述PFC的数量为L,L大于等于2;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的数量为M,M大于等于2,且L小于等于M;所述PFC与DC/DC转换器分体设置,二者之间通过直流母线(如电缆或铜排)连接;所述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电网,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出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负载。所述负载的数量为N,N大于等于1,每个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单独连接至对应的负载,或者是多个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并联汇总后连接至一个负载。如图3所示,以晶体生长设备领域的供电系统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具体以主、辅供电加热的单晶炉为例,单晶炉的主直流电源的功率标配为150kW,辅直流电源的功率标配为100kW,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常采用5个50kW直流电源(PFC和DC/DC变换器一对一集中设置)并联供电,其所需的PFC总容量为250kW。基于晶体生长工艺,主、辅直流电源不会出现同时满功率运行的情况,主直流电源通常工作在120kW,辅直流电源通常工作在80kW,所需的总功率为200kW。基于此,采用本技术的集中式PFC供电系统为晶体生长的单晶炉供电,针对单晶炉的主加热负载1#采用3个50kW的DC/DC变换器并联供电,辅加热负载2#采用2个50kW的DC/DC变换器并联供电。为满足长时间200kW的功率运行,只需采用4个50kW的PFC并联后提供200kW的总功率至直流母线,因此可节省1个50kW的PFC。上述过程中,基于PFC与DC/DC转换器分体设置,二者间可通过电缆或铜排连接,可将DC/DC转换器单独置于狭小空间负载的周侧(如单晶炉底部或炉体近侧等),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直接近距离连接至单晶炉负载;传输相同容量的电能,运用PFC输出的高电压(800V左右)和小电流传输,相对于现有的低电压大电流传输,可节省大电流输电导体,同时降低输出损耗。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仅限于上述单晶炉直流电源的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中式PFC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PFC,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所述PFC与DC/DC转换器分体设置,二者之间通过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电网,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出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单独或并联后连接至负载。/n

【技术特征摘要】
1.集中式PFC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PFC,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所述PFC与DC/DC转换器分体设置,二者之间通过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电网,多个PFC并联设置后的输出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多个并联设置的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单独或并联后连接至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式PFC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段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