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12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可增强对电气元件的散热效果;可便于防尘网的安装和拆卸;包括箱体、箱门、风扇、防尘网和电气元件,箱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箱体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箱口,箱体左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安装孔,箱体右侧壁横向设置有三组散热孔;还包括水箱、螺旋管、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出水管和入水管,水箱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水箱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入水口,水箱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横向设置有连接孔,水箱左侧壁上半区域后侧横向设置有连通孔,出水管上设置有水泵;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左侧壁和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辅助孔和右辅助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是一种用于对电气自动化配电间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的辅助装置,其在电气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包括箱体、箱门、风扇、防尘网和电气元件,箱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箱体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箱口,箱口与工作腔连通,箱门左端与箱体前侧壁左半区域通过铰链连接,电气元件安装在工作腔内,箱体左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安装孔,风扇安装在安装孔处,箱体右侧壁横向设置有三组散热孔,防尘网安装在风扇左部输入端;现有的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使用时,箱体可对电气元件进行保护,把风扇通电,风扇向工作腔内吹入冷空气,工作腔内的热空气可从三组散热孔中排出,防尘网可对进入工作腔的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现有的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使用中发现,仅依靠风扇吹出的风对电气元件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导致其使用便利性较差;对防尘网的安装和拆卸较为复杂,导致其使用便利性较差。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箱门(2)、风扇(3)、防尘网(4)和电气元件(5),箱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6),箱体(1)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箱口,箱口与工作腔(6)连通,箱门(2)左端与箱体(1)前侧壁左半区域通过铰链连接,电气元件(5)安装在工作腔(6)内,箱体(1)左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安装孔,风扇(3)安装在安装孔处,箱体(1)右侧壁横向设置有三组散热孔(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8)、螺旋管(9)、上安装板(10)、下安装板(11)、出水管(12)和入水管(13),所述水箱(8)底端与箱体(1)顶端中央区域连接,水箱(8)内部设置有放置腔(14),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箱门(2)、风扇(3)、防尘网(4)和电气元件(5),箱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6),箱体(1)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箱口,箱口与工作腔(6)连通,箱门(2)左端与箱体(1)前侧壁左半区域通过铰链连接,电气元件(5)安装在工作腔(6)内,箱体(1)左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安装孔,风扇(3)安装在安装孔处,箱体(1)右侧壁横向设置有三组散热孔(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8)、螺旋管(9)、上安装板(10)、下安装板(11)、出水管(12)和入水管(13),所述水箱(8)底端与箱体(1)顶端中央区域连接,水箱(8)内部设置有放置腔(14),水箱(8)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入水口(15),入水口(15)与放置腔(14)连通,水箱(8)左侧壁下半区域前侧横向设置有连接孔,水箱(8)左侧壁上半区域后侧横向设置有连通孔,所述上安装板(10)和下安装板(11)左端与箱体(1)内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上安装板(10)和下安装板(11)右端分别与螺旋管(9)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箱体(1)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分别纵向设置有前贯通孔和后贯通孔,所述出水管(12)输入端穿过连接孔伸入至放置腔(14)内,出水管(12)与连接孔内侧壁密封连接,出水管(12)上设置有水泵(16),出水管(12)输出端穿过前贯通孔并与螺旋管(9)输入端连接,所述入水管(13)输出端穿过连通孔伸入至放置腔(14)内,入水管(13)与连通孔内侧壁之间密封连接,入水管(13)输入端穿过后贯通孔并与螺旋管(9)输出端连接;还包括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右端与风扇(3)左部输入端连接,固定板(17)顶端中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家奇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安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