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08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包括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所述梯形结构的下端面呈弧形结构,所述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并列设置,其两端部分为相同螺距、外径的螺旋状安装段,中间部分为实心螺旋结构的过渡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梯形截面金属丝能够增大截面积并增大分流条与导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好的起到了电路的分流作用,并能在相同外径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通电流面积,起到保护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的作用,且安装快捷方便;同时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握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用于一种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力线路工程建设中,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创新应用,电力系统也迎来了一次新鲜血液的注入。近年我国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研制成功,并已经在我国有数十条线路应用,由于新材料导线的应用也对电力金具有了更高的要求,线路中的π接及变电站中T接时,传统金具因损伤导线及导流能力等问题,不适合使用,同时普通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采用铝合金材质,电阻率低,不能满足新材料导线的导电性匹配,且单丝为圆丝,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截面为梯形,两者接触面较小,结构匹配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无标准分流金具,以及传统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存在导电性匹配性差和结构连接不紧密的问题,以及根据电力系统的特殊要求,本技术提出一种预绞式分流条,主要针对碳纤维芯梯形导线使用,具有接触电阻低、导流效率高、安装简单,操作简便、施工周期短、免维护、配合紧密、保护效果好的特点。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包括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所述梯形结构的下端面呈弧形结构,所述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并列设置,其两端部分为相同螺距、外径的螺旋状安装段,中间部分为实心螺旋结构的过渡段,使用时,两端安装段分别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螺旋缠绕固定,当安装段呈缠绕状态时所述金属丝梯形结构的内侧面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还包括若干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所述若干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使用时缠绕于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表面以提供握力。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若干根并列设置且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之间通过胶水固定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金属丝采用铝、铜或者铜镀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安装段长度为20-120cm,过渡段长度为30-100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梯形结构为等腰梯形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若干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并列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截面是圆形的,采用铝包钢材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包括至少一套并列的梯形截面金属丝,其两端为相同螺距、外径的安装段,中间部分实心螺旋条为过渡段,两端安装段分别与导线缠绕固定,形成电路分支,起电路电流分支分流的作用,梯形截面金属丝能够增大截面积并增大分流条与导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匹配,在相同外径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通电流面积,更好的起到了电路的分流作用,起到保护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的作用,且安装快捷方便;同时,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的设置,有效提高握力。本技术消除了传统线夹及传统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影响碳纤维导线稳定运行的隐患,降低了线路运行的风险,解决了电力系统中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与现有T型线夹、预绞式分流条等传统金具的电流以及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提升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安装状态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若干根金属丝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若干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展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包括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1,所述金属丝可以采用铝、铜或者铜镀银,所述梯形结构可以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下端面1-2呈弧形结构,所述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并列设置,其两端部分为相同螺距、外径的螺旋状安装段1-3,中间部分为实心螺旋结构的过渡段1-4,所述安装段长度为20-120cm,过渡段长度为30-100cm。所述若干根并列设置且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之间通过胶水固定相连。使用时,两端安装段分别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螺旋缠绕固定,当安装段呈缠绕状态时所述金属丝梯形结构的内侧面1-2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接触。还包括若干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4,所述若干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使用时缠绕于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表面以提供握力,所述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4包括跨越段4-1及两端安装段4-2。所述若干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并列设置。所述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截面是圆形的,采用铝包钢材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包括至少一套并列的梯形截面金属丝,其两端为相同螺距、外径的安装段,中间部分实心螺旋条为过渡段,两端安装段分别与导线缠绕固定,形成电路分支,起电路电流分支分流的作用,梯形截面金属丝能够增大截面积并增大分流条与导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匹配,在相同外径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通电流面积,更好的起到了电路的分流作用,起到保护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的作用,且安装快捷方便;同时,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的设置,有效提高握力。本技术消除了传统线夹及传统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影响碳纤维导线稳定运行的隐患,降低了线路运行的风险,解决了电力系统中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与现有T型线夹、预绞式分流条等传统金具的电流以及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提升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所述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并列设置,其两端部分为相同螺距、外径的螺旋状安装段,中间部分为实心螺旋结构的过渡段,使用时,两端安装段分别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螺旋缠绕固定,当安装段呈缠绕状态时所述金属丝梯形结构的内侧面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所述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并列设置,其两端部分为相同螺距、外径的螺旋状安装段,中间部分为实心螺旋结构的过渡段,使用时,两端安装段分别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螺旋缠绕固定,当安装段呈缠绕状态时所述金属丝梯形结构的内侧面与碳纤维复合芯梯形导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所述若干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管补强条使用时缠绕于若干根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表面以提供握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碳纤维芯梯形导线的预绞式分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根并列设置且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金属丝之间通过胶水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碳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强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开发区华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