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及声障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02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0
一种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及其声障板,该声学超构体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材料薄膜和开口格栅框架,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至少由第一和第二材料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为具有阻尼效应的胶体材料,所述第二材料为用于调节所述复合材料薄膜的力学性能的材料,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开口面与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表面平行。相比传统技术,该声学超构体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整体结构更加轻薄化,且使用灵活方便,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噪声控制要求简单调整结构参数即可满足不同场所的应用需求。该声学超构体及声障板使用寿命长,加工工艺简单,可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及声障板
本技术涉及吸音隔音
,特别是一种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及声障板。
技术介绍
声障板(soundinsulationscreen)是为了遮挡声源和接收者之间直达声,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的噪声影响。声障板可以用于室外作为隔声屏障,也可用于室内作为隔音板。声障板分为纯隔声的反射型声障板,和吸声与隔声相结合的复合型声障板,后者是更为有效的隔声方法。声障板按材质分类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金属板(金属百叶、金属筛网孔)、混凝土板(轻质混凝土、高强混凝土)、PC板、玻璃钢板、钢板、木板、PMMA/聚碳酸酯板、塑料板、石膏板和泡沫铝板等结构。一种声障板主要由钢结构立柱和吸隔声屏板两部分组成,立柱是声障板的主要受力构件,它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道路防撞墙或轨道边的预埋钢板上;吸隔声板是主要的隔声吸声构件,它通过高强弹簧卡子将其固定在H型立柱槽内,形成声障板。另外,已有的具有薄膜结构的声学结构体需要设置保持张力的薄膜配合质量块实现低频隔声,或者配合一个空腔与质量块实现低频吸声。随着噪声污染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生活与工作环境降噪的更高需求,对声障板的性能、成本、体积、寿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声障板结构对于噪声频率范围吸音隔音的效果,扩大适用的频率范围,实现声障板结构的轻薄化,提高声障板结构的使用寿命,使其加工工艺简单,以及使得施工快速方便,是传统的声障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种,提供一种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及声障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材料薄膜和开口格栅框架,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至少由第一和第二材料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为具有阻尼效应的胶体材料,所述第二材料为用于调节所述复合材料薄膜的力学性能的材料,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开口面与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表面平行。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材料包括塑料、水泥、树脂、铝合金、玻璃、玻纤复合材料、玻璃钢、木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开口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固定在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表面上,其中,所述复合材料薄膜的两侧具有空隙。至少一个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覆于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的一个或两个端面,或者,所述声学超构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开口格栅框架,至少一个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夹在两个所述开口格栅框架之间。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固定在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开口内;其中,所述复合材料薄膜的两侧具有空隙。所述复合材料薄膜的所述第一材料包括乙烯基硅橡胶、苯基硅橡胶、氟硅橡胶、腈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异戊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改性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第二材料包括铝、铝合金、钢、PET、PEEK、PI、聚丙烯、尼龙、聚酯、聚乙烯、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及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通过层间复合或者层内复合形成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还包括固接在所述复合材料薄膜上的质量块,所述质量块用于调节工作频率。一种声障板,包括所述的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所述声障板还包括:与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和所述开口格栅框架层叠设置在一起的一层或多层吸隔声结构层,和/或,与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和所述开口格栅框架层叠设置在一起的一层或多层阻尼层,和/或,设置于所述声障板的一面或双面的护面层。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其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材料薄膜和开口格栅框架,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至少由第一和第二材料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为具有阻尼效应的胶体材料,所述第二材料为用于调节所述复合材料薄膜的力学性能的材料,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开口面与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表面平行。其中复合材料薄膜既可以设置成保持张力也可以没有张力,并可以在不添加质量块的情况下即实现低频隔声。与传统声障板所采用的结构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以上述结构和材料构成的声学超构体,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并且使整体结构更加轻薄化,同时,可以很方便地针对特定频率噪声通过人工调配实现噪声调控。构建声障板时,可利用本技术轻薄的声学超构体结构来实现高效的低频噪声控制,而且其可模块化安装,施工快速方便;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噪声控制要求,简单调整结构参数即可满足不同场所的应用需求,使用灵活方便。使用基于本技术的声学超构体的声障板可良好地适用于包括住宅、酒店、工厂、会议厅以及户外等各种需要屏蔽或减弱噪声的场所。本技术的声学超构体及声障板使用寿命长,加工工艺简单,可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包括声学超构体的声障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不同格栅开口形状的多种开口格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声学超构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复合材料薄膜位于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开口内,薄膜上固定有质量块;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声学超构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复合材料薄膜位于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表面,薄膜上固定有质量块;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声学超构体的局部剖面图,其中复合材料薄膜与其他材料层之间设置有预定间距;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声学超构体的俯视图,其中复合材料薄膜上固定有质量块;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声学超构体的俯视图,其中复合材料薄膜上不具有质量块;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声障板具有阻尼层和常规吸隔声结构层的几种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固接既可以是用于稳定的固定作用(如粘接、固化),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作用,比如磁铁吸附等。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材料薄膜和开口格栅框架,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至少由第一和第二材料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为具有阻尼效应的胶体材料,所述第二材料为用于调节所述复合材料薄膜的力学性能的材料,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开口面与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表面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材料薄膜和开口格栅框架,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至少由第一和第二材料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为具有阻尼效应的胶体材料,所述第二材料为用于调节所述复合材料薄膜的力学性能的材料,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开口面与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表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材料包括塑料、水泥、树脂、铝合金、玻璃、玻纤复合材料、玻璃钢、木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开口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固定在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表面上,其中,所述复合材料薄膜的两侧具有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构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复合材料薄膜覆于所述开口格栅框架的格栅的一个或两个端面,或者,所述声学超构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开口格栅框架,至少一个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夹在两个所述开口格栅框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复合膜的声学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琳丁莉丁小恒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天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