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00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包括自动搭建机器人,自动搭建机器人一侧设有升降板,自动搭建机器人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一侧上,升降板一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一侧设有H型滑孔,H型滑孔内侧滑动设有H型滑块,H型滑块一侧转动连接设有A转动撑起板,A转动撑起板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板一侧上,升降板一侧设有若干T型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板、支撑板、A转动撑起板、B转动撑起板、带动杆、带动块、螺纹杆、A伺服电机、U型滑动架、底座、自动精准滑动装置,使其具有自动升降、自动精准移动等功能,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中国专利CN208023979U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建筑模型的水泥砂浆砌体自动建造装置,包括有主体,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接线柱和信息端口……,该申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但是该装置无升降功能,当模型需要搭建的高度超出该装置的极限工作高度时,该装置则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无自动精准移动功能,当因模型长度较长,需要对其进行移动时,则无法保证模型的搭建精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中国专利CN208023979U公开的装置无升降功能,当模型需要搭建的高度超出该装置的极限工作高度时,该装置则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无自动精准移动功能,当因模型长度较长,需要对其进行移动时,则无法保证模型的搭建精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包括自动搭建机器人,所述自动搭建机器人一侧设有升降板,所述自动搭建机器人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一侧上,所述升降板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H型滑孔,所述H型滑孔内侧滑动设有H型滑块,所述H型滑块一侧转动连接设有A转动撑起板,所述A转动撑起板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板一侧上,所述升降板一侧设有若干T型滑孔,所述T型滑孔内侧均滑动设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一侧均转动连接设有B转动撑起板,所述B转动撑起板另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升降板一侧上,所述支撑板一侧滑动设有带动杆,所述T型滑块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带动杆一侧上,所述H型滑块一侧固定设有带动块,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螺纹杆,所述带动块一侧设有顺时针螺纹孔,所述带动杆一侧设有逆时针螺纹孔,所述螺纹杆均通过螺纹传动式连接在顺时针螺纹孔、逆时针螺纹孔内侧,所述螺纹杆外侧可转动式连接设有若干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一侧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一侧上,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设有A伺服电机,所述A伺服电机需通过导线外接驱动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板,所述A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板一侧上,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设有U型滑动架,所述U型滑动架一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滑槽,所述U型滑动架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侧,所述U型滑动架与底座之间设有自动精准滑动装置。优选的,所述滑槽内一侧设有若干燕尾槽,所述U型滑动架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燕尾块,所述燕尾块均滑动连接在燕尾槽内侧。优选的,所述自动精准滑动装置包括转轴,所述U型滑动架一侧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转轴孔内侧,所述转轴外侧固定设有从动齿轮,所述滑槽内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固定设有齿条,所述从动齿轮与齿条通过啮合传动连接,所述U型滑动架一侧固定设有B伺服电机,所述B伺服电机需通过导线外接驱动控制器和电源,所述B伺服电机一端固定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啮合传动连接。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升降板、支撑板、H型滑孔、H型滑块、A转动撑起板、T型滑孔、T型滑块、B转动撑起板、带动杆、带动块、螺纹杆、连接座、A伺服电机,当控制A伺服电机转动,即可使H型滑块、T型滑块自动移动,从而A转动撑起板、B转动撑起板可将升降板顶起,使升降板具有自动升降功能,且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可满足不同模型的使用要求,通过设置U型滑动架、底座、滑槽、燕尾槽、燕尾块,使其具有移动功能,可满足较长的模型的使用需求,通过设置自动精准滑动装置,使其具有自动精准移动功能,可确保模型的搭建精度,具有自动升降、自动精准移动等功能,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的正面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的正面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的侧面局部剖切轴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的底面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图中:自动搭建机器人1、升降板2、支撑板3、H型滑孔4、H型滑块5、A转动撑起板6、T型滑孔7、T型滑块8、B转动撑起板9、带动杆10、带动块11、螺纹杆12、连接座13、A伺服电机14、电机板15、U型滑动架16、底座17、滑槽18、燕尾槽19、燕尾块20、转轴21、从动齿轮22、齿条23、B伺服电机24、主动齿轮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包括自动搭建机器人1,自动搭建机器人1一侧设有升降板2,自动搭建机器人1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的一侧上,升降板2一侧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一侧设有H型滑孔4,H型滑孔4内侧滑动设有H型滑块5,H型滑块5一侧转动连接设有A转动撑起板6,A转动撑起板6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板2一侧上,升降板2一侧设有若干T型滑孔7,T型滑孔7内侧均滑动设有T型滑块8,T型滑块8一侧均转动连接设有B转动撑起板9,B转动撑起板9另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升降板2一侧上,支撑板3一侧滑动设有带动杆10,T型滑块8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带动杆10一侧上,H型滑块5一侧固定设有带动块11,支撑板3一侧设有螺纹杆12,带动块11一侧设有顺时针螺纹孔,带动杆10一侧设有逆时针螺纹孔,螺纹杆12均通过螺纹传动式连接在顺时针螺纹孔、逆时针螺纹孔内侧,当螺纹杆12转动时,即可使带动杆10和带动块11做相对运动,螺纹杆12外侧可转动式连接设有若干连接座13,连接座13一侧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一侧上,螺纹杆12一端固定设有A伺服电机14,当控制A伺服电机14转动,即可使H型滑块5、T型滑块8自动移动,从而A转动撑起板6、B转动撑起板9可将升降板2顶起,使升降板2具有自动升降功能,且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可满足不同模型的使用要求,A伺服电机14需通过导线外接驱动控制器和电源,支撑板3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板15,A伺服电机14固定连接在电机板15一侧上。支撑板3一侧固定设有U型滑动架16,U型滑动架16一侧设有底座17,底座17一侧设有滑槽18,U型滑动架16滑动连接在滑槽18内侧,滑槽18内一侧设有若干燕尾槽19,U型滑动架16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燕尾块20,燕尾块20均滑动连接在燕尾槽19内侧,使其具有移动功能,可满足较长的模型的使用需求,U型滑动架16与底座17之间设有自动精准滑动装置,使其具有自动精准移动功能,可确保模型的搭建精度,自动精准滑动装置包括转轴21,U型滑动架16一侧设有转轴孔,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包括自动搭建机器人(1),所述自动搭建机器人(1)一侧设有升降板(2),所述自动搭建机器人(1)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的一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一侧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一侧设有H型滑孔(4),所述H型滑孔(4)内侧滑动设有H型滑块(5),所述H型滑块(5)一侧转动连接设有A转动撑起板(6),所述A转动撑起板(6)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板(2)一侧上,所述升降板(2)一侧设有若干T型滑孔(7),所述T型滑孔(7)内侧均滑动设有T型滑块(8),所述T型滑块(8)一侧均转动连接设有B转动撑起板(9),所述B转动撑起板(9)另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升降板(2)一侧上,所述支撑板(3)一侧滑动设有带动杆(10),所述T型滑块(8)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带动杆(10)一侧上,所述H型滑块(5)一侧固定设有带动块(11),所述支撑板(3)一侧设有螺纹杆(12),所述带动块(11)一侧设有顺时针螺纹孔,所述带动杆(10)一侧设有逆时针螺纹孔,所述螺纹杆(12)均通过螺纹传动式连接在顺时针螺纹孔、逆时针螺纹孔内侧,所述螺纹杆(12)外侧可转动式连接设有若干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一侧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一侧上,所述螺纹杆(12)一端固定设有A伺服电机(14),所述A伺服电机(14)需通过导线外接驱动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支撑板(3)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板(15),所述A伺服电机(14)固定连接在电机板(15)一侧上,所述支撑板(3)一侧固定设有U型滑动架(16),所述U型滑动架(16)一侧设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一侧设有滑槽(18),所述U型滑动架(16)滑动连接在滑槽(18)内侧,所述U型滑动架(16)与底座(17)之间设有自动精准滑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搭建装置,包括自动搭建机器人(1),所述自动搭建机器人(1)一侧设有升降板(2),所述自动搭建机器人(1)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的一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一侧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一侧设有H型滑孔(4),所述H型滑孔(4)内侧滑动设有H型滑块(5),所述H型滑块(5)一侧转动连接设有A转动撑起板(6),所述A转动撑起板(6)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板(2)一侧上,所述升降板(2)一侧设有若干T型滑孔(7),所述T型滑孔(7)内侧均滑动设有T型滑块(8),所述T型滑块(8)一侧均转动连接设有B转动撑起板(9),所述B转动撑起板(9)另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升降板(2)一侧上,所述支撑板(3)一侧滑动设有带动杆(10),所述T型滑块(8)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带动杆(10)一侧上,所述H型滑块(5)一侧固定设有带动块(11),所述支撑板(3)一侧设有螺纹杆(12),所述带动块(11)一侧设有顺时针螺纹孔,所述带动杆(10)一侧设有逆时针螺纹孔,所述螺纹杆(12)均通过螺纹传动式连接在顺时针螺纹孔、逆时针螺纹孔内侧,所述螺纹杆(12)外侧可转动式连接设有若干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一侧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一侧上,所述螺纹杆(12)一端固定设有A伺服电机(14),所述A伺服电机(14)需通过导线外接驱动控制器和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钦城蔡瑞洪吴钦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盛世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