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接触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78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切接触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根据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包括目标终端与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根据第一目标终端与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计算得到;根据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确定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第二目标终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用户主观遗漏、瞒报等情况发生,提高密切接触判断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切接触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密切接触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疫情传播场景下,需要对用户的行程进行准确的跟踪以判断可能存在的病情传播。相关技术中,由用户主动上报行程,之后处理平台根据用户上报地行程来判断是否存在密切接触。示例性地,不同地点部署有二维码,当用户经过该地点内,需要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上述二维码来登记行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切接触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切接触判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终端与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计算得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确定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第二目标终端,所述密切接触条件是指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存在密切接触所需满足的条件。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切接触判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终端与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计算得到;密切接触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确定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第二目标终端,所述密切接触条件是指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存在密切接触所需满足的条件。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一方面所述的密切接触判断方法。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密切接触判断方法。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一方面所述的密切接触判断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在获取到第一目标终端后,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目标终端自身上报的距离信息或者其它终端上报的距离信息,并基于上述距离信息确定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第二目标终端,上述距离信息是基于第一目标终端与其它终端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的,可以避免用户主观遗漏、瞒报等情况发生,提高密切接触判断的准确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密切接触判断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密切接触判断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密切接触判断装置的框图;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包括:服务器10和至少一个终端20。服务器10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终端20上报的距离信息判断持有终端20的用户之间是否存在密切接触。可选地,结合参考图2,服务器10中包括判定决策模块,该判定决策模块用于接收终端20上报地数据,根据上述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密切接触,并将判断结果下发至终端20。服务器1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还可以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0也称之为处理中台。至少一个终端20用于向服务器10上报距离信息,也即自身与其它终端在某一时刻的距离。可选地,结合参考图2,终端20包括采集模块,该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自身与其它终端之间地距离。可选地,该采集模块为无线信号测距模块。该无线信号测距模块用于收发无线信号,并获取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最终根据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两个终端20之间的距离。可选地,结合参考图2,该终端还包括通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10下发的密切接触通知。可选地,终端20还用于向服务器10上报场景信息,也即自身在某一时刻停留的场景,比如电梯、公交车等。目前诸如电梯、公交车之类的公共场所也配置有无线信号源,终端20中的无线信号测距模块接收上述无线信号源发送的无线信号,进而判断持有终端20的用户是否在上述场景停留,若持有终端20的用户在上述场景停留,则将该场景上报至服务器10。可选地,终端20为便携式终端,比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等。服务器10和至少一个终端20通过无线网络建立通信连接。上述的无线网络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其它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Socket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Layer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Protocol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相关技术中,由用户主动上报行程,由于可能发生遗漏、瞒报等情况,后续判断存在是否密切接触时,会导致判断结果准确率低下,不够全面等问题。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切接触判断方法,在获取到第一目标终端后,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目标终端自身上报的距离信息或者其它终端上报的距离信息,并基于上述距离信息确定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第二目标终端,上述距离信息是基于第一目标终端与其它终端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的,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过用户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切接触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n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终端与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计算得到;/n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确定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第二目标终端,所述密切接触条件是指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存在密切接触所需满足的条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切接触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终端与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计算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确定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第二目标终端,所述密切接触条件是指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存在密切接触所需满足的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确定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第二目标终端,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二阈值的第一终端,确定为满足所述密切接触条件的所述第二目标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与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二阈值的第一终端,确定为满足所述密切接触条件的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一终端确定为候选目标终端;
获取所述候选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
将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所述候选目标终端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终端上报的距离信息,所述距离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与其它终端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计算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终端对应的距离信息确定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第二目标终端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发送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醒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燚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