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73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支托连接,支托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实心圆球,实心圆球露于支托外部的顶端与一空心杆的底端连接,实心圆球露于支托外部的底端与一实心杆的顶端连接,实心杆的底端与一激光发射器连接,激光发射器的重量远大于空心杆的重量,空心杆与实心杆上下相对,其中: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与空心杆、实心杆、实心圆球的球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实心圆球在激光发射器的重力作用下从转动变为静止后,激光发射器垂直向下发射激光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桩基的钢筋笼中心点与桩位中心点之间偏差的测量,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操作便捷,施工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属于施工偏差测量器具

技术介绍
传统对桩基钢筋笼中心点与设计的桩位中心点之间的偏差测量采用手提线坠法,即在钢筋笼顶部的加强圈上系两根细绳形成交点,此交点为钢筋笼中心点所在位置,然后在桩基的护桩上同样系两根细绳,在护筒上方形成交点,此交点为设计的桩位中心点所在位置。工人在护筒上方手提用细绳系着的线坠,使线坠的尖头对准钢筋笼中心点,此时用卷尺测量线坠所系细绳与桩位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即为钢筋笼中心点与桩位中心点之间的偏差,从而对钢筋笼位置进行调整。从实际实施中可以发现,传统的手提线坠法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工人手动控制线坠的尖头对准钢筋笼中心点的方式不易把控,测量误差大;第二,测量偏差时,至少需要两人配合,一人操作线坠,一人用卷尺测量偏差,且两人需配合默契,否则也会造成过大的测量误差;第三,工人需在护筒上方垂直下放线坠,因此护筒上方需搭设跳板,工人站在跳板上来完成操作,可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易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对于大口径桩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其可实现对桩基的钢筋笼中心点与桩位中心点之间偏差的测量,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操作便捷,施工安全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支托连接,支托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实心圆球,实心圆球露于支托外部的顶端与一空心杆的底端连接,实心圆球露于支托外部的底端与一实心杆的顶端连接,实心杆的底端与一激光发射器连接,激光发射器的重量远大于空心杆的重量,空心杆与实心杆上下相对,其中: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与空心杆、实心杆、实心圆球的球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实心圆球在激光发射器的重力作用下从转动变为静止后,激光发射器垂直向下发射激光束。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校准的方式替代了传统手提线坠的方式,可快速、准确地测量出桩基的钢筋笼中心点与桩位中心点之间的偏差,测量结果误差小,操作便捷、可靠,易实施,操作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的结构纵剖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本技术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10包括两个支撑杆11,两个支撑杆11之间通过支托12连接,支托12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实心圆球13,实心圆球13露于支托12外部的顶端与一空心杆15的底端连接,空心杆15的顶端略低于与护桩40上所系两根细绳41形成的做为桩位中心点401的交点,实心圆球13露于支托12外部的底端与一实心杆14的顶端连接,实心杆14的底端与一激光发射器17连接,激光发射器17的重量远大于空心杆15的重量,空心杆15与实心杆14上下相对,其中:激光发射器17发射的激光束18与空心杆15、实心杆14、实心圆球13的球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实心圆球13在激光发射器17的重力作用下从转动(摆动)变为静止后,激光发射器17保持垂直向下发射激光束18的状态。如图1和图2,支托12具有一容纳实心圆球13的容置空间19,支托12上对应容置空间19设有一圈圆弧形嵌槽121,实心圆球13与嵌槽121之间可转动地安装有多个圆珠16,圆珠16可360°转动但不会脱离掉出嵌槽121,实心圆球13借由圆珠16可在支托12上自由转动或说摆动。在实际设计中,实心圆球13与嵌槽121之间的圆珠16通过润滑油润滑。在本技术中,支托12、实心圆球13、圆珠16为钢质材质。在实际设计中,支撑杆11为可伸缩的支撑杆,以便可根据护筒30的直径大小来调节自身长度,从而可使本技术偏差测量工具10架设在护筒30上。如图1,图中示出了可伸缩的三级支撑杆,具体地,支撑杆11包括外支撑杆111,外支撑杆111内可伸缩地安装有中支撑杆112,中支撑杆112内可伸缩地安装有内支撑杆113,中支撑杆112、内支撑杆113的内端上设有防止拔出脱离的卡扣(图中未示出)。在本技术中,支撑杆11、空心杆15为铝合金材质,实心杆14为钢质材质。使用时,先在钢筋笼50顶部的加强圈上沿钢筋笼直径方向交叉地系两根细绳51,两根细绳51在护筒30上方形成的交点做为钢筋笼中心点501。钢筋笼50的顶部通过吊筋60连接吊环80,吊环80内穿设穿杠70。然后通过控制穿杠70将钢筋笼50下放到桩基20的桩孔21底部。然后同样地,在桩孔21四周的护桩40上沿护桩直径方向交叉地系两根细绳41,两根细绳41形成的交点做为桩位中心点401。接下来,根据护筒30的直径大小,调整支撑杆11的伸缩长度,使本技术偏差测量工具10借由支撑杆11架设在桩孔21位置施工的护筒30上。接下来,工人站在桩基20旁的地面上,手动移动支撑杆11来调整本技术偏差测量工具10在护筒30上的位置。当实心圆球13在激光发射器17的重力作用下从转动(摆动)变为静止不动后,工人查看激光发射器17垂直向下发射的激光束18是否正对钢筋笼中心点501。若激光束18没有正对钢筋笼中心点501,则继续借由支撑杆11调整本技术偏差测量工具10的位置。若激光束18正对钢筋笼中心点501,则空心杆15的中心轴位置即代表钢筋笼中心点501,此时通过测量尺测量空心杆15的中心轴与桩位中心点401之间相距的距离,此距离即为钢筋笼中心点501与桩位中心点401之间的偏差。而后根据测量出的此偏差,通过穿杠70吊起钢筋笼50调整钢筋笼50在桩孔21内的位置,直至最终借由本技术偏差测量工具10测量得到钢筋笼中心点501与桩位中心点401之间的偏差为0。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校准的方式替代了传统手提线坠的方式,可快速、准确地测量出桩基的钢筋笼中心点与桩位中心点之间的偏差,测量结果误差小,操作便捷、可靠,易实施,操作安全性高。本技术借由实心圆球受激光发射器重力作用,以及空心杆、实心杆、激光束与实心圆球的球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设计,使得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可始终保持垂直向下,因此,本技术架设在护筒上即可,不受桩孔四周护筒修建得是否平整的影响,降低了实施难度,适于普及推广。以上所述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支托连接,支托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实心圆球,实心圆球露于支托外部的顶端与一空心杆的底端连接,实心圆球露于支托外部的底端与一实心杆的顶端连接,实心杆的底端与一激光发射器连接,激光发射器的重量远大于空心杆的重量,空心杆与实心杆上下相对,其中: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与空心杆、实心杆、实心圆球的球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实心圆球在激光发射器的重力作用下从转动变为静止后,激光发射器垂直向下发射激光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支托连接,支托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实心圆球,实心圆球露于支托外部的顶端与一空心杆的底端连接,实心圆球露于支托外部的底端与一实心杆的顶端连接,实心杆的底端与一激光发射器连接,激光发射器的重量远大于空心杆的重量,空心杆与实心杆上下相对,其中: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与空心杆、实心杆、实心圆球的球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实心圆球在激光发射器的重力作用下从转动变为静止后,激光发射器垂直向下发射激光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偏差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托具有一容纳所述实心圆球的容置空间,所述支托上对应容置空间设有一圈圆弧形嵌槽,所述实心圆球与嵌槽之间可转动地安装有多个圆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基钢筋笼与桩位中心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罗富雄宋筱李述之季洋张钊特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