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杜滨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防火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41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火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防火门,其结构包括门框、复位架、控制按钮、发声孔、警示装置、透视窗、防火门、门栓,所述门框的上端通过复位架与防火门相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共有一组安装于警示装置的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新型除了能够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外难以及时发出预警,当写字楼发生火灾时难以及时预警工作人员进行撤离,致使在火势较大后撤离会造成人员安全事故的问题,设计了警示装置,能够自动感应检测防火门两侧的情况,在感应到火灾烟雾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通过工作人员及时撤离,避免在火势较大后撤离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防火门
本技术涉及防火门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防火门。
技术介绍
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的蔓延,确保人员疏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新型除了能够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外难以及时发出预警,当写字楼发生火灾时难以及时预警工作人员进行撤离,致使在火势较大后撤离会造成人员安全事故,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有能够有效的感应火灾烟雾并及时发出预警功能的防火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防火门,以解决除了能够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外难以及时发出预警,当写字楼发生火灾时难以及时预警工作人员进行撤离,致使在火势较大后撤离会造成人员安全事故的问题,从而达到了有效的感应火灾烟雾并及时发出预警功能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防火门,包括门框、复位架、控制按钮、发声孔、透视窗、防火门、门栓,所述门框的上端通过复位架与防火门相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共有一组安装于警示装置的前部,所述发声孔与警示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透视窗嵌入于防火门的左上端,所述门栓的后表面与防火门的前部相贴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装置、固定机构、感应机构;所述警示装置包括控制器、固定架、导线、固定机构、感应机构、警报器,所述控制器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固定架,所述控制器的下端通过导线与警报器相连接,所述感应机构共有一组安装于固定机构的前后两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丝、机构框架、螺纹孔、限位口,所述机构框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安装,所述螺纹孔与机构框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口设于机构框架的左右两端;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指示灯、感应端口、烟雾传感器、导线端口,所述指示灯安装于烟雾传感器的上端,所述感应端口的下端嵌入于烟雾传感器的上方,所述导线端口靠近感应端口的一端与烟雾传感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的下端设有滤网,通过上述设置避免灰尘进入装置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机构框架内部可放置蓄电池,通过上述设置来使蓄电池输送电流。进一步的,所述警报器通过左右两端螺丝进行固定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烟雾传感器的上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警示装置的后端嵌入于防火门的前部。进一步的,所述机构框架的下表面与装置外壳的内侧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型号为RC500,外形精巧,耗能少。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机构共有一组安装在滤网的后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检测感应防火门两面的情况。(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新型除了能够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外难以及时发出预警,当写字楼发生火灾时难以及时预警工作人员进行撤离,致使在火势较大后撤离会造成人员安全事故的问题,设计了警示装置,能够自动感应检测防火门两侧的情况,在感应到火灾烟雾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通过工作人员及时撤离,避免在火势较大后撤离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警示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感应机构的俯视图;图中:门框-1、复位架-2、控制按钮-3、发声孔-4、警示装置-5、透视窗-6、防火门-7、门栓-8、控制器-501、固定架-502、导线-503、固定机构-504、感应机构-505、警报器-506、螺丝-5041、机构框架-5042、螺纹孔-5043、限位口-5044、指示灯-5051、感应端口-5052、烟雾传感器-5053、导线端口-505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控制器-501、固定架-502、导线-503、固定机构-504、感应机构-505、警报器-506、螺丝-5041、机构框架-5042、螺纹孔-5043、限位口-5044、指示灯-5051、感应端口-5052、烟雾传感器-5053、导线端口-5054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门框-1、复位架-2、控制按钮-3、发声孔-4、警示装置-5、透视窗-6、防火门-7、门栓-8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防火门:包括门框1、复位架2、控制按钮3、发声孔4、透视窗6、防火门7、门栓8,所述门框1的上端通过复位架2与防火门7相连接,所述控制按钮3共有一组安装于警示装置5的前部,所述发声孔4与警示装置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透视窗6嵌入于防火门7的左上端,所述门栓8的后表面与防火门7的前部相贴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装置5、固定机构504、感应机构505;所述警示装置5包括控制器501、固定架502、导线503、固定机构504、感应机构505、警报器506,所述控制器50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固定架502,所述控制器501的下端通过导线503与警报器506相连接,所述感应机构505共有一组安装于固定机构504的前后两端;所述固定机构504包括螺丝5041、机构框架5042、螺纹孔5043、限位口5044,所述机构框架5042通过螺丝5041进行固定安装,所述螺纹孔5043与机构框架50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口5044设于机构框架5042的左右两端;所述感应机构505包括指示灯5051、感应端口5052、烟雾传感器5053、导线端口5054,所述指示灯5051安装于烟雾传感器5053的上端,所述感应端口5052的下端嵌入于烟雾传感器5053的上方,所述导线端口5054靠近感应端口5052的一端与烟雾传感器5053相连接。其中,所述控制按钮3的下端设有滤网,通过上述设置避免灰尘进入装置内部。其中,所述机构框架5042内部可放置蓄电池,通过上述设置来使蓄电池输送电流。其中,所述警报器506通过左右两端螺丝进行固定安装。其中,所述烟雾传感器5053的上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501相连接。其中,所述警示装置5的后端嵌入于防火门7的前部。其中,所述机构框架5042的下表面与装置外壳的内侧相贴合。其中,所述控制器501型号为RC500,外形精巧,耗能少。其中,所述感应机构505共有一组安装在滤网的后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检测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防火门,包括门框(1)、复位架(2)、控制按钮(3)、发声孔(4)、透视窗(6)、防火门(7)、门栓(8),所述门框(1)的上端通过复位架(2)与防火门(7)相连接,所述控制按钮(3)共有一组安装于警示装置(5)的前部,所述发声孔(4)与警示装置(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透视窗(6)嵌入于防火门(7)的左上端,所述门栓(8)的后表面与防火门(7)的前部相贴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装置(5)、固定机构(504)、感应机构(505);/n所述警示装置(5)包括控制器(501)、固定架(502)、导线(503)、固定机构(504)、感应机构(505)、警报器(506),所述控制器(50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固定架(502),所述控制器(501)的下端通过导线(503)与警报器(506)相连接,所述感应机构(505)共有一组安装于固定机构(504)的前后两端;/n所述固定机构(504)包括螺丝(5041)、机构框架(5042)、螺纹孔(5043)、限位口(5044),所述机构框架(5042)通过螺丝(5041)进行固定安装,所述螺纹孔(5043)与机构框架(50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口(5044)设于机构框架(5042)的左右两端;/n所述感应机构(505)包括指示灯(5051)、感应端口(5052)、烟雾传感器(5053)、导线端口(5054),所述指示灯(5051)安装于烟雾传感器(5053)的上端,所述感应端口(5052)的下端嵌入于烟雾传感器(5053)的上方,所述导线端口(5054)靠近感应端口(5052)的一端与烟雾传感器(505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防火门,包括门框(1)、复位架(2)、控制按钮(3)、发声孔(4)、透视窗(6)、防火门(7)、门栓(8),所述门框(1)的上端通过复位架(2)与防火门(7)相连接,所述控制按钮(3)共有一组安装于警示装置(5)的前部,所述发声孔(4)与警示装置(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透视窗(6)嵌入于防火门(7)的左上端,所述门栓(8)的后表面与防火门(7)的前部相贴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装置(5)、固定机构(504)、感应机构(505);
所述警示装置(5)包括控制器(501)、固定架(502)、导线(503)、固定机构(504)、感应机构(505)、警报器(506),所述控制器(50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固定架(502),所述控制器(501)的下端通过导线(503)与警报器(506)相连接,所述感应机构(505)共有一组安装于固定机构(504)的前后两端;
所述固定机构(504)包括螺丝(5041)、机构框架(5042)、螺纹孔(5043)、限位口(5044),所述机构框架(5042)通过螺丝(5041)进行固定安装,所述螺纹孔(5043)与机构框架(50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口(5044)设于机构框架(5042)的左右两端;
所述感应机构(505)包括指示灯(5051)、感应端口(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杜滨刘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陈杜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