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134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走道板装置,在固定走道板的尾端设置搭接竖角,在最内层伸缩走道板的头端设置搭接柱孔;在固定走道板和伸缩走道板的同侧同一高度处设置滚轮滑槽,滚轮滑槽内设置多个滚轮;伸缩护栏装置,由多个可拉伸的弹性橡胶横杆与多个不可伸缩的刚性塑料纵杆交叉固定组成,刚性塑料纵杆的下端与滚轮独自连接;在最上处弹性橡胶横杆的两端设置连接搭钩A和连接搭钩B;通过安装伸缩走道板与伸缩护栏结构,随着盾构掘进带动台车,台车牵引伸缩走道板自动延伸,同时上部弹性橡胶横杆拉伸带动滚轮移动的同时展开延伸整个护栏,保证护栏和走道板同步延伸,保障人行通道下方和侧方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铁隧道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盾构法在目前城市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盾构法施工过程中,台车尾部受到盾构牵引而移动,导致台车尾部与既有焊接完成走道板之间无法稳定搭接走道板,工程现场常用一段走道板铺设随意搭接,稳定性差,并且不具备侧面护栏,安全性很差;尤其右侧下方就是电瓶车轨道,一旦行人由于走道板搭接松动,或者不小心侧方踏空,就会摔入轨道,轻则摔伤,如遇电瓶车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仅用一段走道板搭接,由于距离较短,需要经常进行焊接延伸,但现场经常处于断接状态,对行人便捷与安全都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在城市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台车尾部与既有焊接完成走道板之间无法稳定搭接走道板,并且不具备侧面护栏,安全性很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并且具备侧面护栏,安全性很高的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所述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应用于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的建设,所述系统包括:走道板装置,所述走道板装置为套层结构,最外层为固定走道板,内层为伸缩走道板,其内层伸缩走道板通过内部滑槽伸缩收入外一层走道板内,在所述固定走道板的尾端设置搭接竖角,在最内层伸缩走道板的头端设置搭接柱孔;在固定走道板和伸缩走道板的同侧同一高度处设置滚轮滑槽,所述滚轮滑槽内设置多个滚轮;伸缩护栏装置,所述伸缩护栏装置由多个可拉伸的弹性橡胶横杆与多个不可伸缩的刚性塑料纵杆交叉固定组成,所述一个刚性塑料纵杆的下端与所述一个滚轮独自连接;在最上处弹性橡胶横杆的两端设置连接搭钩A和连接搭钩B。优选地,所述走道板装置的套层数量至少为2层。优选地,所述走道板装置的套层数量设置为3层,第1层走道板为固定走道板,第2层与第3层走道板为伸缩走道板,所述第1层固定走道板的内部滑槽深度>第2层伸缩走道板的内部滑槽深度>第3层伸缩走道板的内部滑槽深度。优选地,所述滚轮滑槽具体包括:在伸缩走道板自由移动时,每个外层走道板的滚轮滑槽的开口端位于其走道板的头端之外,并且所述开口端与内层走道板的滚轮滑槽相连。优选地,所述伸缩护栏装置包括: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搭钩A或连接搭钩B上,所述应力传感器与PLC系统相连。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安装伸缩走道板与伸缩护栏结构,随着盾构掘进带动台车,台车牵引伸缩走道板自动延伸,同时上部弹性橡胶横杆拉伸带动滚轮移动的同时展开延伸整个护栏,保证护栏和走道板同步延伸,保障人行通道下方和侧方的安全,同时PLC系统显示拉力值预警,走道板伸缩即将进入极限,平移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保护系统,腾出的空间由工人同一作业焊接常规走道板与护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走道板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在城市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应用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走道板装置收缩时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1层走道板,2-第2层走道板,3-第3层走道板,4-搭接竖角,5-搭接柱孔,6-滚轮滑槽,7-滚轮,8-连接搭钩A,9-连接搭钩B,10应力传感器,11-弹性橡胶横杆,12-刚性塑料纵杆,13-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14-既有焊接走道板,15-城市地铁隧道管片,16-台车轨道,17-台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伸缩走道板系统的示意图。根据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所述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应用于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的建设,所述系统包括:走道板装置,所述走道板装置为套层结构,最外层为固定走道板,内层为伸缩走道板,其内层伸缩走道板通过内部滑槽伸缩收入外一层走道板内,在所述固定走道板的尾端设置搭接竖角4,在最内层伸缩走道板的头端设置搭接柱孔5;在固定走道板和伸缩走道板的同侧同一高度处设置滚轮滑槽6,所述滚轮滑槽6内设置多个滚轮7;伸缩护栏装置,所述伸缩护栏装置由多个可拉伸的弹性橡胶横杆11与多个不可伸缩的刚性塑料纵杆12交叉固定组成,所述一个刚性塑料纵杆12的下端与所述一个滚轮7独自连接;在最上处弹性橡胶横杆的两端设置连接搭钩A8和连接搭钩B9。优选地,所述走道板装置的套层数量至少为2层。优选地,所述走道板装置的套层数量设置为3层,第1层走道板1为固定走道板,第2层走道板2与第3层走道板3为伸缩走道板,所述第1层固定走道板的内部滑槽深度>第2层伸缩走道板的内部滑槽深度>第3层伸缩走道板的内部滑槽深度。优选地,所述滚轮滑槽6具体包括:如图4所示,所述滚轮滑槽6是通过上下夹制滚轮7来实现滚轮7的自由移动,所述第1层走道板1的滚轮滑槽6深度>所述第2层走道板2的滚轮滑槽6深度>所述第3层走道板3的滚轮滑槽6深度,利用走道板滑槽深度的差异特性,实现第2层和第3层走道板收入第1层走道板1时,利用第1层走道板1的滑槽深度大,收入第2层和第3层走道板时,三个滑槽位于统一水平位置,但是深度不同,仍然可以实现滚轮7在第1、2和3层走道板的滚轮滑槽6上自由活动。优选地,所述伸缩护栏装置包括:应力传感器10,所述应力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搭钩A8或连接搭钩B9上,所述应力传感器10与PLC系统相连。优选地,所述PLC系统接收所述应力传感器10发送的拉力值,当所述拉力值超过所述PLC系统预先设定的安全拉力值时,所述PLC系统显示拉力值预警提示。优选地,所述安全拉力值为:同步拉伸所述走道板装置与所述弹性橡胶横杆,当走道板装置延长到其总长度90%时,记录所述弹性橡胶横杆上的所述应力传感器显示出的拉力值,将所述拉力值在所述PLC系统中设定为安全拉力值。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下:系统结构设计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应用于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的建设,所述系统包括:/n走道板装置,所述走道板装置为套层结构,最外层为固定走道板,内层为伸缩走道板,其内层伸缩走道板通过内部滑槽伸缩收入外一层走道板内,在所述固定走道板的尾端设置搭接竖角,在最内层伸缩走道板的头端设置搭接柱孔;/n在固定走道板和伸缩走道板的同侧同一高度处设置滚轮滑槽,所述滚轮滑槽内设置多个滚轮;/n伸缩护栏装置,所述伸缩护栏装置由多个可拉伸的弹性橡胶横杆与多个不可伸缩的刚性塑料纵杆交叉固定组成,所述一个刚性塑料纵杆的下端与所述一个滚轮独自连接;/n在最上处弹性橡胶横杆的两端设置连接搭钩A和连接搭钩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应用于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的建设,所述系统包括:
走道板装置,所述走道板装置为套层结构,最外层为固定走道板,内层为伸缩走道板,其内层伸缩走道板通过内部滑槽伸缩收入外一层走道板内,在所述固定走道板的尾端设置搭接竖角,在最内层伸缩走道板的头端设置搭接柱孔;
在固定走道板和伸缩走道板的同侧同一高度处设置滚轮滑槽,所述滚轮滑槽内设置多个滚轮;
伸缩护栏装置,所述伸缩护栏装置由多个可拉伸的弹性橡胶横杆与多个不可伸缩的刚性塑料纵杆交叉固定组成,所述一个刚性塑料纵杆的下端与所述一个滚轮独自连接;
在最上处弹性橡胶横杆的两端设置连接搭钩A和连接搭钩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走道板与侧护栏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板装置的套层数量至少为2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刘刚江华李宏亮戈玮崔建东程晋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