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34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包括PET键合层、TIO2键合层和微结构层。其中PET键合层设有中下两层,TIO2键合层置于PET键合层之间,最上面的PET键合层上设有微结构层,微结构层为凹凸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具有微结构结构层的反射片可以有效遮蔽产品异物白点,对产品良率有很大改善,降低成品不良,提升整体背光良率;可以有效改善反射片和导光板之间吸附不良的问题;可以降低因维修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异物从而造成的材料报废成本以及人工维修工时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组装反射片时,反射片与导光板直接接触,如果反射片和导光板之间存在微小颗粒异物时,在背光上则会显现出白点不良,人员需要在重新返工维修,增加材料和人工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反射片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反射片结构基本为三层结构:PET层+TIO2层+PET层或两层:PET层+TIO2层,反射片的最上面PET层结构基本为光滑面,背光组装时,反射片与导光板直接接触,如果反射片和导光板之间存在微小颗粒异物时,在背光上则会显现出白点不良,人员需要在重新返工维修,增加材料和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新型的反射片结构,在反射片最上面的PET层增加微结构,当存在细小颗粒异物时,可以遮蔽此种不良,不会在背光上显示不良,从而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组装反射片时,反射片与导光板直接接触,如果反射片和导光板之间存在微小颗粒异物时,在背光上则会显现出白点不良,人员需要在重新返工维修,增加材料和人工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具体为新型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PET键合层、TIO2键合层和微结构层,所述PET键合层设有中下两层,所述TIO2键合层置于PET键合层之间,最上面的所述PET键合层上设有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为凹凸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微结构层的厚度H为1—5um,所述微结构层的两个相邻凹陷间的距离P为30—60um,所述微结构层的凹陷角度D为0—180°。进一步的,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涂胶压合:在最上面的PET键合层上均匀涂布UV胶粒子,使用前压轮进胶压合;S2、结构印制:通过结构轮上的微结构,将结构转印到材料上;S3、UV光照射:使用UV灯照射,促使UV胶产生链接而固化成型;S4、辅助脱模:通过后结构轮,使结构成型面固化后辅助脱模。进一步的,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的微结构层压合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转动连接的丝杆和丝杆防护套,所述丝杆置于丝杆防护套内。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通基座,并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贯穿横杆,并与横杆螺纹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下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前压轮,所述前压轮的正下方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立柱转动连接,所述立柱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通立柱,并与传送带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具有微结构结构层的反射片可以有效遮蔽产品异物白点,对产品良率有很大改善,降低成品不良,提升整体背光良率;2、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反射片和导光板之间吸附不良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因维修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异物从而造成的材料报废成本以及人工维修工时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的反射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截面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成型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反射片上表面细致结构示意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反射片光路与本专利技术的光路对比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结构层压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现有的反射片一般分为双层或者三层,其中双层和三层结构均为PET层和TIO2层的叠加,双层叠加时,所述PET层置于TIO2层的上端;三层叠加时,所述TIO2层置于两层PET层之间。其中最上面所述PET层结构基本为光滑面,背光组装时,反射片与导光板直接接触,如果反射片和导光板之间存在微小颗粒异物时,在背光上则会显现出白点不良,人员需要在重新返工维修,增加材料和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反射片最上面的PET层增加微结构,当存在细小颗粒异物时,可以遮蔽此种不良,不会在背光上显示不良,从而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如图2、图3所示,新型反射片1,包括PET键合层11、TIO2键合层12和微结构层13,所述PET键合层11设有中下两层,所述TIO2键合层12置于PET键合层11之间。最上面的所述PET键合层11上设有微结构层13,所述微结构层13为V型凹凸结构,其中所述微结构层13的厚度H为1—5um,所述微结构层13的两个相邻凹陷间的距离P为30—60um,所述微结构层13的凹陷角度D为0—180°。所述微结构层13的材质为UV胶粒子。需要注意的是,具有微结构层13的反射片表面微结构并不仅限于V型凹凸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如图4所示,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的成型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最上面的PET键合层11上均匀涂布UV胶粒子,然后使用前压轮21进胶压合,从而控制积胶量均匀及成型膜厚,然后再通过结构轮22上的微结构,将结构转印到材料上,接着使用UV灯24照射,UV光强度促使UV胶产生链接而固化成型,最后再通过后结构轮23,使结构成型面固化后辅助脱模,从而最终产生需要的新型反射片1。需要注意的是,具有微结构层13的反射片表面微结构通过前后压轮21及结构轮22实现微结构成型,其他方式成型此种结构也可以。综上所述,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涂胶压合:在最上面的PET键合层11上均匀涂布UV胶粒子,使用前压轮21进胶压合;S2、结构印制:通过结构轮22上的微结构,将结构转印到材料上;S3、UV光照射:使用UV灯24照射,促使UV胶产生链接而固化成型;S4、辅助脱模:通过后结构轮23,使结构成型面固化后辅助脱模。如图5所示,实际情况中,原先存在新型反射片1上表面PET键合层11的微小颗粒异物14,在微结构层13的作用下,所述微小颗粒异物14全部分布在微结构层13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微小颗粒异物14的高度低于微结构层13的厚度,从而使导光板与新型反射片1接触时,所述微小颗粒异物14全部被遮蔽,不会显现在画面上。如图6所示,正常反射片上表面光滑面情況下,通过网点的光路相对比较发散;上表面有微结构的情況下,微结构对光线有收敛作用,通过网点的光路相对比较集中,微结构反射片整体光学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具体为新型反射片(1),其特征在于,包括PET键合层(11)、TIO2键合层(12)和微结构层(13),所述PET键合层(11)设有中下两层,所述TIO2键合层(12)置于PET键合层(11)之间,最上面的所述PET键合层(11)上设有微结构层(13),所述微结构层(13)为凹凸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具体为新型反射片(1),其特征在于,包括PET键合层(11)、TIO2键合层(12)和微结构层(13),所述PET键合层(11)设有中下两层,所述TIO2键合层(12)置于PET键合层(11)之间,最上面的所述PET键合层(11)上设有微结构层(13),所述微结构层(13)为凹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13)的厚度H为1—5um,所述微结构层(13)的两个相邻凹陷间的距离P为30—60um,所述微结构层(13)的凹陷角度D为0—18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新型反射片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涂胶压合:在最上面的PET键合层(11)上均匀涂布UV胶粒子,使用前压轮(21)进胶压合;
S2、结构印制:通过结构轮(22)上的微结构,将结构转印到材料上;
S3、UV光照射:使用UV灯(24)照射,促使UV胶产生链接而固化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帮民吴蕾崔慧王方方吴磊汪慧玲余江
申请(专利权)人:博讯光电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