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27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拉检测装置无法在斜坡上对预制桩进行竖向拉拔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包括主梁和设置在主梁两端的支撑座,主梁上设置有穿心式千斤顶,穿心式千斤顶底部连接有传力杆,传力杆的底端连接有连接试验管桩的连接板;支撑座包括竖直连接在主梁底面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下方的连接梁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梁两端的底柱,连接梁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升降孔,支撑柱上设置有调节件;主梁底面垂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连接梁上贯穿开设有导向孔。通过上述方案,借助调节件改变任意一端连接梁与主梁的间距,最终使该支撑座内的底柱与支撑柱将主梁水平支撑在斜坡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桩基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管桩抗拔试验中,桩与试验梁连接的常用方法是将一定数量的钢筋插入管桩内,然后浇灌微膨胀填芯混凝土,待浇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进行抗拔试验。但是传统的管桩抗拔试验中,试验装置都采用了多根传力杆的结构,由于多根传力杆的连接长度难免存在细微的差异,因此容易出现各传力杆受力不均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试验结果。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公布告号为CN103953078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管桩抗拔单杆传力试验装置,包括底座、上板、传力杆、穿心式千斤顶和主梁;主梁通过支墩设置于地面上,底座位于主梁下方且用于连接管桩试样顶部,上板位于主梁上方,穿心式千斤顶置于主梁上且顶住上板底部,传力杆下端连接底座,传力杆上端穿过穿心式千斤顶与上板连接。上述的一种管桩抗拔单杆传力试验装置,克服了多根传力杆的拔拉力难以实现一致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当对斜面上的管桩进行抗拔试验时,上述方案无法快速实现放置在主梁上的穿心式千斤顶在竖直方向对管桩进行拉拔,需要操作人员不对对底座的支墩的两侧进行调整加垫,直至最终主梁保持水平,操作过程过于繁琐耗时,难易适用于此种斜坡管桩的抗拔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斜坡上水平、稳定放置的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两端的支撑座,所述主梁上设置有穿心式千斤顶,所述穿心式千斤顶底部驱动连接有竖直穿过所述主梁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并用于连接试验管桩的连接板;所述支撑座包括竖直连接在主梁底面长度方向两端的支撑柱、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下方的连接梁以及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梁两端的底柱,所述连接梁垂直于主梁的长度方向,所述连接梁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柱滑动穿过的升降孔,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连接梁与主梁间距的调节件;所述主梁底面垂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连接梁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垂直滑动穿过的导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抗拉检测装置需要在斜坡上对土层内的预制桩进行抗拉检测时,可借助调节件改变位于斜坡下游的支撑座内连接梁与主梁的间距,最终使该支撑座内的底柱与支撑柱将主梁水平支撑在斜坡上,进而得以使穿心式千斤顶可利用传力杆以及连接板对斜坡土层内的预制桩进行抗拉检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为周向外壁上绕设有螺纹结构的螺纹柱,所述连接梁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柱活动穿过的升降孔,所述调节件为螺纹配合在所述连接梁上方支撑柱上的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连接梁顶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活动穿过连接梁上升降孔的同时,自身选择螺纹柱并在螺纹套设有处于连接梁上方的调节螺母,使得调节螺母可在抵触连接梁的顶面后对支撑柱以及支撑柱上方的主梁进行支撑,同时在需要调节支撑柱的支撑高度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母,由于支撑柱与主梁固定连接无法转动,使得支撑柱将在轴向上进行升降,即,使得连接梁与主梁之间的距离得到调节,最终使该端支撑座适应斜坡的倾斜程度并对主梁进行水平支撑,调节方式简单快捷,操作人员利用扳手等工具即可,结构简单,易于工地上实现。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梁下方的所述支撑柱上螺纹配合有防脱螺母,所述防脱螺母与所述连接梁底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底端的防脱螺母避免在抬动整体装置进行转移时,连接梁以及两端的底柱脱离支撑柱。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防脱螺母远离所述连接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手轮便于操作人员转动调节螺母以及防脱螺母,可使操作人员无需工具即可较为轻松的调节连接梁与主梁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在斜坡上的稳定放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柱的底端均转动设置有抓附板,所述抓附板转动轴向水平且垂直于两组所述支撑座的排列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底柱的底端可适应不同倾斜程度的斜坡,使本装置在斜坡上的放置更为稳定。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柱的端面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沿转动轴转动径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抓附板与两组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板使抓附板与底柱的底端之间存在间距,进而使得抓附板在转动至抵接底柱端面前具有更大的转动角度范围,进而可适应更多倾斜程度的斜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抓附板底面垂直固定设置有抓地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抓附板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使本装置在斜坡上放置时更加稳定。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梁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吊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在需要转移本装置时可在吊环上捆绑吊装绳,进而方便本装置后续的快速吊起与转移。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支撑主梁两端的支撑座可在调节件的作用下实现支撑高度的调节,进而在调节两端支撑座的支撑高度后,主梁可在斜坡上水平放置,使得预制桩的抗拉检测可顺利进行;(2)支撑座的支撑高度调节方便快捷,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梁;2、支撑座;3、穿心式千斤顶;4、吊环;5、传力杆;6、连接板;7、支撑柱;8、连接梁;9、底柱;10、升降孔;11、导向杆;12、导向孔;13、调节螺母;14、防脱螺母;15、转动手轮;16、转动轴;17、安装板;18、抓附板;19、抓地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包括主梁1和分别设置在主梁1底面两端对主梁1进行水平支撑的支撑座2。主梁1上固定放置有穿心式千斤顶3,主梁1的两侧固定有若干吊环4,穿心式千斤顶3底部驱动连接有竖直滑动穿过主梁1的传力杆5。传力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并用于连接试验管桩的连接板6。支撑座2包括竖直连接在水平主梁1底面长度方向两端的支撑柱7、水平设置在支撑柱7下方的连接梁8以及竖直固定连接在连接梁8两端的底柱9。连接梁8垂直于主梁1的长度方向,同时连接梁8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供支撑柱7柱体滑动穿过的升降孔10,并在支撑柱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连接梁8与主梁1间距的调节件。此外,主梁1底面还垂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1,并在连接梁8上贯穿开设有供导向杆11垂直滑动穿过的导向孔12,实现连接梁8在主梁1下方的升降设置。支撑柱7为周向外壁上绕设有螺纹结构的螺纹柱,调节件则为螺纹配合在连接梁8上方支撑柱7上的调节螺母13,当调节螺母13与连接梁8顶面抵触时,即可实现连接梁8对支撑柱7的支撑,即实现对主梁1的支撑,当转动调节螺母13调节其位置时,即可改变连接梁8在支撑柱7上的所处高度,进而改变支撑柱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两端的支撑座(2),所述主梁(1)上设置有穿心式千斤顶(3),所述穿心式千斤顶(3)底部驱动连接有竖直穿过所述主梁(1)的传力杆(5),所述传力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并用于连接试验管桩的连接板(6);/n所述支撑座(2)包括竖直连接在主梁(1)底面长度方向两端的支撑柱(7)、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7)下方的连接梁(8)以及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梁(8)两端的底柱(9),所述连接梁(8)垂直于主梁(1)的长度方向,所述连接梁(8)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柱(7)滑动穿过的升降孔(10),所述支撑柱(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连接梁(8)与主梁(1)间距的调节件;所述主梁(1)底面垂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1),所述连接梁(8)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11)垂直滑动穿过的导向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两端的支撑座(2),所述主梁(1)上设置有穿心式千斤顶(3),所述穿心式千斤顶(3)底部驱动连接有竖直穿过所述主梁(1)的传力杆(5),所述传力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并用于连接试验管桩的连接板(6);
所述支撑座(2)包括竖直连接在主梁(1)底面长度方向两端的支撑柱(7)、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7)下方的连接梁(8)以及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梁(8)两端的底柱(9),所述连接梁(8)垂直于主梁(1)的长度方向,所述连接梁(8)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柱(7)滑动穿过的升降孔(10),所述支撑柱(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连接梁(8)与主梁(1)间距的调节件;所述主梁(1)底面垂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1),所述连接梁(8)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11)垂直滑动穿过的导向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的抗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为周向外壁上绕设有螺纹结构的螺纹柱,所述连接梁(8)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柱(7)活动穿过的升降孔(10),所述调节件为螺纹配合在所述连接梁(8)上方支撑柱(7)上的调节螺母(13),所述调节螺母(13)与所述连接梁(8)顶面抵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登峰肖德威项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鄂东桩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