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峰专利>正文

一种地埋式自动挡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251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自动挡水装置,包括排水槽、浮箱、浮箱挡水板和挡水板固定件,排水槽包括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前排水槽内固定有虹吸管,虹吸管的一端延伸至后排水槽内部底端上,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的上端开口处分别对应固定有前雨水篦子和后雨水篦子,后排水槽内设有浮箱,浮箱上端固定有浮箱挡水板,浮箱上端的左右两侧固定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后雨水篦子开设有限位孔,后雨水篦子位于限位孔两端点处均固定有挡水板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浮力和虹吸原理,使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通过虹吸管联通使前排水槽内多余的水流入到后排水槽内为浮箱提供浮力,并在浮箱、浮箱挡水板和挡水板固定件的配合下来实现自动挡水的功能,原理简单可靠,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自动挡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洪挡水装置
,具体为一种地埋式自动挡水装置。
技术介绍
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夏天暴雨天气不断,容易造成水灾;沿海城市,台风天气时有发生,城市排水系统不足以排除大量的雨水,这时候地下车库或者住宅小区极易容易发生水淹情况,尤其是近年暴雨雷雨等短时强降雨天气会导致城市地铁站,小区以及商场出现积水的现象越来越频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道路以及其他硬化路面上的雨水太大无法及时通过排水槽进入到城市城市排水管网中,若没有及时排走的雨水超过挡水边(马路牙子)时就会流到城市的其他区域形成积水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出行。因此,急需一种自动挡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自动挡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自动挡水装置,包括埋在地下的排水槽、浮箱、浮箱挡水板和挡水板固定件,所述排水槽从右至左依次包括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且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一体成型,所述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的上端开口与地面齐平,且后排水槽底端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前排水槽底端到地面的距离,所述前排水槽靠近后排水槽的一侧固定有虹吸管,且虹吸管的一端延伸至后排水槽内部底端上,所述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的上端开口处分别对应固定有前雨水篦子和后雨水篦子,且后排水槽内设有浮箱,所述浮箱上端的中心位置处沿其长度方向垂直固定有浮箱挡水板,且浮箱上端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关于浮箱挡水板对称的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后雨水篦子正对浮箱挡水板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浮箱挡水板穿过的限位孔,且后雨水篦子位于限位孔两端点处均垂直固定有挡水板固定件,且两个挡水板固定件的相向面并沿各自长度方向均开设有与浮箱挡水板相适配的挡水板固定卡槽。优选的,所述后雨水篦子底端的左右两侧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垂直固定有关于限位孔对称的两排浮箱限位杆,且浮箱的左右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与两排浮箱限位杆相适配的两排限位卡槽。优选的,所述浮箱的底端面等间距开设有浮箱凹槽。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水板固定件之间还设有挡水板,且挡水板的底端固定有密封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水量超过前排水槽的排放量时,前排水槽内的水经虹吸管流入到后排水槽内,在浮力作用下,浮箱和固定在浮箱上端的浮箱挡水板在浮箱限位杆的导向作用下,使浮箱和浮箱挡水板沿竖直方向上升,从而使得浮箱挡水板穿过限位孔并沿挡水板固定件上的挡水板固定卡槽上升,使浮箱挡水板高出地面并起到挡水的作用,当浮箱上升至与后雨水篦子贴合时,在遇水膨胀止水条的作用下,浮箱上端与后雨水篦子之间的间隙被遇水膨胀止水条填充,从而起到密闭阻挡水流入,当水位超出浮箱挡水板露出地面高度时,可以额外增加挡水板固定件和挡水板,使得防水高度增加,当水量下降超过虹吸管的高度时,后排水槽的水经过虹吸管流入到前排水槽内,后排水槽内的液面下降,而浮箱及浮箱挡水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降回位,因此,本技术利用浮力和虹吸原理,使前排水槽和后排水槽通过虹吸管联通使前排水槽内多余的水流入到后排水槽内为浮箱提供浮力,同时,在浮箱、浮箱挡水板和挡水板固定件的配合下来实现自动挡水的功能,在此过程中,前排水槽与后排水槽功能不相互干扰,原理简单可靠。在因洪水暴雨导致停电时也可自主对水流起阻断水的作用,绿色节能环保,整个装置加工起来也方便简单。(2)本技术中所述浮箱和浮箱挡水板的高度和小于或等于后排水槽和后雨水篦子的高度和,在非雨水天气时,浮箱挡水板下降至后排水槽内,防止浮箱挡水板长期暴露在外面受到损坏,同时也防止阻挡路人或车辆行驶,不占用路面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结构侧视图;图5为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挡水板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挡水板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箱;101、浮箱挡水板;2、遇水膨胀止水条;3、限位卡槽;4、浮箱凹槽;5、后雨水篦子;6、前雨水篦子;7、挡水板固定件;8、浮箱限位杆;9、虹吸管;10、前排水槽;11、后排水槽;12、挡水板;13、挡水板固定卡槽;14、限位孔;15、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地埋式自动挡水装置,包括埋在地下的排水槽、浮箱1、浮箱挡水板101和挡水板固定件7,所述排水槽从右至左依次包括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且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一体成型,所述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的上端开口与地面齐平,且后排水槽11底端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前排水槽10底端到地面的距离,所述前排水槽10靠近后排水槽11的一侧固定有虹吸管9,且虹吸管9的一端延伸至后排水槽11内部底端上,所述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的上端开口处分别对应固定有前雨水篦子6和后雨水篦子5,且后排水槽11内设有浮箱1,所述浮箱1的宽度小于与后排水槽11的宽度,使浮箱1与后排水槽11间隙配合,所述浮箱1上端的中心位置处沿其长度方向垂直固定有浮箱挡水板101,且浮箱1上端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关于浮箱挡水板101对称的遇水膨胀止水条2,所述浮箱1和浮箱挡水板101的高度和小于或等于后排水槽11和后雨水篦子5的高度和,在非雨水天气时,浮箱挡水板101下降至后排水槽11内,防止浮箱挡水板101长期暴露在外面受到损坏,同时也防止阻挡路人或车辆行驶,所述后雨水篦子5正对浮箱挡水板101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浮箱挡水板101穿过的限位孔14,且后雨水篦子5位于限位孔14两端点处均垂直固定有挡水板固定件7,且两个挡水板固定件7的相向面并沿各自长度方向均开设有与浮箱挡水板101相适配的挡水板固定卡槽13,所述固定卡槽13内设有密封垫,当浮箱挡水板101沿挡水板固定卡槽13上升时,密封垫起到密封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后雨水篦子5底端的左右两侧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垂直固定有关于限位孔14对称的两排浮箱限位杆8,且浮箱1的左右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与两排浮箱限位杆8相适配的两排限位卡槽3,当水量超过前排水槽10的排放量时,前排水槽10内的水经虹吸管9流入到后排水槽11内,在浮力作用下,浮箱1和固定在浮箱1上端的浮箱挡水板101在浮箱限位杆8的导向作用下,使浮箱1和浮箱挡水板101沿竖直方向上升。进一步地,所述浮箱1的底端面等间距开设有浮箱凹槽4,防止浮箱1底部淤泥杂质影响浮箱1的升降。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挡水板固定件7之间还设有挡水板12,且挡水板12的底端固定有密封条15,当水位超出浮箱挡水板101露出地面高度时,可以额外增加挡水板固定件7和挡水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自动挡水装置,包括埋在地下的排水槽、浮箱(1)、浮箱挡水板(101)和挡水板固定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从右至左依次包括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且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一体成型,所述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的上端开口与地面齐平,且后排水槽(11)底端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前排水槽(10)底端到地面的距离,所述前排水槽(10)靠近后排水槽(11)的一侧固定有虹吸管(9),且虹吸管(9)的一端延伸至后排水槽(11)内部底端上,所述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的上端开口处分别对应固定有前雨水篦子(6)和后雨水篦子(5),且后排水槽(11)内设有浮箱(1),所述浮箱(1)上端的中心位置处沿其长度方向垂直固定有浮箱挡水板(101),且浮箱(1)上端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关于浮箱挡水板(101)对称的遇水膨胀止水条(2),所述后雨水篦子(5)正对浮箱挡水板(101)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浮箱挡水板(101)穿过的限位孔(14),且后雨水篦子(5)位于限位孔(14)两端点处均垂直固定有挡水板固定件(7),且两个挡水板固定件(7)的相向面并沿各自长度方向均开设有与浮箱挡水板(101)相适配的挡水板固定卡槽(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自动挡水装置,包括埋在地下的排水槽、浮箱(1)、浮箱挡水板(101)和挡水板固定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从右至左依次包括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且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一体成型,所述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的上端开口与地面齐平,且后排水槽(11)底端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前排水槽(10)底端到地面的距离,所述前排水槽(10)靠近后排水槽(11)的一侧固定有虹吸管(9),且虹吸管(9)的一端延伸至后排水槽(11)内部底端上,所述前排水槽(10)和后排水槽(11)的上端开口处分别对应固定有前雨水篦子(6)和后雨水篦子(5),且后排水槽(11)内设有浮箱(1),所述浮箱(1)上端的中心位置处沿其长度方向垂直固定有浮箱挡水板(101),且浮箱(1)上端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关于浮箱挡水板(101)对称的遇水膨胀止水条(2),所述后雨水篦子(5)正对浮箱挡水板(101)的位置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刘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