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99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沿塔筒的周向依次分布的塔筒分片,至少有两个塔筒分片分别为第一塔筒分片和第二塔筒分片,第一塔筒分片靠近第二塔筒分片的一侧边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凹槽,且第一连接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塔筒分片靠近第一塔筒分片的一侧边设有第二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部嵌在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凹槽中,第一连接孔中嵌有膨胀块,且膨胀块也嵌在第二连接孔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分片之间的连接力主要通过法兰之间的摩擦力传递,本连接结构的连接牢固性更高,连接力更大,抗疲劳能力更强,安全可靠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塔筒这一设备主要用来承载风力发电机组。钢板在工厂中通过卷圆焊接以及一些辅助处理后形成塔筒,一节节的塔筒在项目现场进行连接形成最终完整的塔筒。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风资源,风电场开发商对高塔筒的需求日益旺盛,塔筒直径和重量也相应不断增加。但是塔筒运输和施工安装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公路的限制,塔筒不能够加工得直径过大或者重量过重。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使用分片式塔筒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操作是将原有的圆形塔筒沿周向分成三到四片,到项目现场再进行连接组装施工,这大大减小了运输难度。现有的工程实践中,塔筒的分片连接一般采用法兰盘及螺栓进行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存在施工难度大、质量不易保证,连接可靠性较低、且后期运营维护要求高的特点。需要强调的是,大尺寸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环境一般比较恶劣,塔筒承受的动态荷载随机多变,对法兰和螺栓连接提出了相当高的可靠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更高的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沿塔筒的周向依次分布的塔筒分片,至少有两个塔筒分片分别为第一塔筒分片和第二塔筒分片,所述第一塔筒分片靠近第二塔筒分片的一侧边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凹槽,且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塔筒分片靠近第一塔筒分片的一侧边设有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嵌在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凹槽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中嵌有膨胀块,且所述膨胀块也嵌在第二连接孔中。进一步地,所述膨胀块包括第一分块、第二分块、第一推块及第二推块,所述第一推块及第二推块均位于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之间,且所述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通过螺栓相连接,当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相互靠近时,能推动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相互远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块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主动斜面,所述第一主动斜面与第一分块相接触,所述第二推块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二主动斜面,所述第二主动斜面与第一分块相接触,所述第一主动斜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第二主动斜面为平面或曲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块上设有与第一主动斜面相贴合的第一被动斜面,且所述第一分块上设有与第二主动斜面相贴合的第二被动斜面,所述第一被动斜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第二被动斜面为平面或曲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块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第三主动斜面,所述第三主动斜面与第二分块相接触,所述第二推块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第四主动斜面,所述第四主动斜面与第二分块相接触,所述第三主动斜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第四主动斜面为平面或曲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块上设有与第三主动斜面相贴合的第三被动斜面,且所述第二分块上设有与第四主动斜面相贴合的第四被动斜面,所述第三被动斜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第四被动斜面为平面或曲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且全部第一连接孔沿塔筒的轴向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塔筒分片的另一侧边设有第三连接部,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第三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塔筒分片的另一侧边设有第四连接部,且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四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长腰孔。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连接结构,利用第二塔筒分片的第二连接部嵌在第一塔筒分片的第一连接凹槽中,限制第二塔筒分片相对于第一塔筒分片沿塔筒的径向移动,并利用膨胀块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配合作用,限制第二塔筒分片相对于第一塔筒分片沿塔筒的周向及轴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塔筒分片与第二塔筒分片间的固定连接,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分片之间的连接力主要通过法兰之间的摩擦力传递,本连接结构的连接牢固性更高,连接力更大,抗疲劳能力更强,安全可靠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塔筒分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塔筒分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膨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塔筒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00塔筒分片222第四连接孔1第一塔筒分片3膨胀块11第一连接部31第一分块111第一连接凹槽32第二分块112第一连接孔33第一推块12第三连接部331第一主动斜面121第三连接孔332第三主动斜面2第二塔筒分片34第二推块21第二连接部341第二主动斜面211第二连接孔342第四主动斜面22第四连接部35螺栓221第二连接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沿塔筒的周向依次分布的塔筒分片100,至少有两个塔筒分片100分别为第一塔筒分片1和第二塔筒分片2,第一塔筒分片1靠近第二塔筒分片2的一侧边设有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上设有第一连接凹槽111,且第一连接凹槽1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2,第二塔筒分片2靠近第一塔筒分片1的一侧边设有第二连接部21,且第二连接部2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11,第二连接部21嵌在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连接凹槽111中,第一连接孔112中嵌有膨胀块3,且膨胀块3也嵌在第二连接孔211中。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利用第二塔筒分片2的第二连接部21嵌在第一塔筒分片1的第一连接凹槽111中,限制第二塔筒分片2相对于第一塔筒分片1沿塔筒的径向移动,并利用膨胀块3与第一连接孔112和第二连接孔211的配合作用,限制第二塔筒分片2相对于第一塔筒分片1沿塔筒的周向及轴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塔筒分片1与第二塔筒分片2间的固定连接,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分片之间的连接力主要通过法兰之间的摩擦力传递,本连接结构的连接牢固性更高,连接力更大,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塔筒的周向依次分布的塔筒分片(100),至少有两个塔筒分片(100)分别为第一塔筒分片(1)和第二塔筒分片(2),所述第一塔筒分片(1)靠近第二塔筒分片(2)的一侧边设有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设有第一连接凹槽(111),且所述第一连接凹槽(1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2),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靠近第一塔筒分片(1)的一侧边设有第二连接部(21),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11),所述第二连接部(21)嵌在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连接凹槽(111)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12)中嵌有膨胀块(3),且所述膨胀块(3)也嵌在第二连接孔(21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塔筒的周向依次分布的塔筒分片(100),至少有两个塔筒分片(100)分别为第一塔筒分片(1)和第二塔筒分片(2),所述第一塔筒分片(1)靠近第二塔筒分片(2)的一侧边设有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设有第一连接凹槽(111),且所述第一连接凹槽(1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2),所述第二塔筒分片(2)靠近第一塔筒分片(1)的一侧边设有第二连接部(21),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11),所述第二连接部(21)嵌在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连接凹槽(111)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12)中嵌有膨胀块(3),且所述膨胀块(3)也嵌在第二连接孔(2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块(3)包括第一分块(31)、第二分块(32)、第一推块(33)及第二推块(34),所述第一推块(33)及第二推块(34)均位于第一分块(31)和第二分块(32)之间,且所述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通过螺栓(35)相连接,当第一推块(33)和第二推块(34)相互靠近时,能推动第一分块(31)和第二分块(32)相互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块(33)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主动斜面(331),所述第一主动斜面(331)与第一分块(31)相接触,所述第二推块(34)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二主动斜面(341),所述第二主动斜面(341)与第一分块(31)相接触,所述第一主动斜面(331)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第二主动斜面(341)为平面或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风力发电机塔筒分片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块(31)上设有与第一主动斜面(331)相贴合的第一被动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盛洪全子黄键
申请(专利权)人:格洛科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