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板芯模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90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包括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支架,其中,连接杆贯穿空心板芯模,并且,在连接杆上穿设有上部紧固件和底部支撑件;上部紧固件设置在空心板芯模的上方,用于固定空心板芯模,以防止空心板芯模上浮;底部支撑件设置在空心板芯模的下方,用于与上部紧固件相配合固定空心板芯模,以防止空心板芯模上浮;支架包括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且,顶部支架设置在连接杆的顶端,述底部支架设置在连接杆的底端,通过上部紧固件与底部支撑件的夹固,防止空心板芯模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上浮或左右移动,避免因空心板芯模移动而导致空心板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心板芯模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空心板芯模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建筑物顶板中通常用到空心板,空心板一般由向带有空心板芯模的模板中浇灌混凝土得来,而在浇灌混凝土时。由于芯模较轻,通常会在浇灌过程中上浮,从而导致浇灌空心板不准确或者与标准规格不符。为了防止在浇灌空心板的过程中芯模上浮,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芯模上部增设抗浮钢筋,而后用钢筋或者铁丝将抗浮钢筋与其他钢筋进行绑扎,以防止芯模上浮,但此种利用铁丝捆绑的方式,由于浇筑混凝土时芯模受浮力较大,浇筑混凝土振捣时容易将铁丝弄断,从而导致芯模上浮,空心板的厚度依然无法保证,或者振动棒碰到芯模,致使芯模左右移动,无法保证芯模位置正确,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将芯模用对拉螺栓固定到模板下部方木上,此方法需将模板打眼,造成模板损坏对浇灌混凝土更为不利。因此,亟需一种防止空心板芯模上浮或水平移动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及空心板芯模加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芯模上部增设抗浮钢筋,而后用钢筋或者铁丝将抗浮钢筋与其他钢筋进行绑扎,以防止芯模上浮,但此种利用铁丝捆绑的方式,由于浇筑混凝土时芯模受浮力较大,浇筑混凝土振捣时容易将铁丝弄断,从而导致芯模上浮,空心板的厚度依然无法保证;或者振动棒碰到芯模,致使芯模左右移动,无法保证芯模位置正确,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支架,其中,所述连接杆贯穿空心板芯模,并且,在所述连接杆上穿设有上部紧固件和底部支撑件;其中,所述上部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空心板芯模的上方,用于固定所述空心板芯模,以防止所述空心板芯模上浮;所述底部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空心板芯模的下方,用于与所述上部紧固件相配合固定所述空心板芯模,以防止所述空心板芯模上浮;所述支架包括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且,所述顶部支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所述底部支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优选地,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螺纹;在所述上部紧固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中心处设置有螺孔;所述上部紧固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通过所述螺孔穿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优选地,所述上部紧固件和所述底部支撑件采用正方形金属片。优选地,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边缘上设置有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用于嵌入所述空心板芯模中,以防止所述空心板芯模水平移动。优选地,所述锥形凸起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四个角上,且,所述锥形凸起采用四棱锥型的凸起。优选地,所述支架采用三叉型支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心板芯模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进行空心板芯模加固,所述方法包括:在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底部支架;根据第一预设间距在所述底部支架的上方穿设底部支撑架,使所述底部支撑架固定穿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以使所述底部支撑架具有承载力,并将空心板芯模穿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以使所述底部支撑架承载所述空心板芯模;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将上部紧固件穿设在连接杆上,并使上部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以使上部紧固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相配合固定所述空心板芯模;根据第二预设间距将顶部支架安装在所述上部紧固件的上方,以形成加固的空心板芯模。优选地,通过焊接的方式在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底部支架。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为空心板上部混凝土的厚度;所述第二间距为空心板下部混凝土的厚度;所述空心板为利用所述空心板芯模浇灌混凝土而获得的混凝土构筑物。优选地,还包括选用带有螺纹的金属杆作为连接杆;在所述底部支撑架、所述空心板芯模以及所述上部紧固件的中心处设置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螺纹。从上面的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包括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支架,其中,连接杆贯穿空心板芯模,并且,在连接杆上穿设有上部紧固件和底部支撑件;上部紧固件设置在空心板芯模的上方,用于固定空心板芯模,以防止空心板芯模上浮;底部支撑件设置在空心板芯模的下方,用于与上部紧固件相配合固定空心板芯模,以防止空心板芯模上浮;支架包括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且,顶部支架设置在连接杆的顶端,底部支架设置在连接杆的底端,通过上部紧固件与底部支撑件的夹固,解决了芯模(空心板芯模)左右移动及上浮的问题,芯模底部的底部支撑件与底部支架之间的距离、芯模上方的上部紧固件与顶部支架之间的距离均可以调节,根据空心板下部、上部混凝土的需求厚度来调节,以确保利用芯模浇灌而成的空心板符合规定规格,此外,顶部支架具有一定支撑力,还可以在浇灌混凝土时支撑整个模板上方的其它钢筋,起到钢筋马镫的作用,如此不需单独另设钢筋马镫,提高了整体的工程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剖面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中底部支支架和顶部支架的俯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中上部紧固件的俯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中底部支撑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心板芯模加固方法的流程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连接杆,2、空心板芯模,3、上部紧固件,4、底部支撑件,5、顶部支架,6、底部支架,7、锥形凸起,8、螺孔。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芯模上部增设抗浮钢筋,而后用钢筋或者铁丝将抗浮钢筋与其他钢筋进行绑扎,以防止芯模上浮,但此种利用铁丝捆绑的方式,由于浇筑混凝土时芯模受浮力较大,浇筑混凝土振捣时容易将铁丝弄断,从而导致芯模上浮,空心板的厚度依然无法保证,或者振动棒碰到芯模,致使芯模左右移动,无法保证芯模位置正确,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将芯模用对拉螺栓固定到模板下部方木上,此方法需将模板打眼,造成模板损坏对浇灌混凝土更为不利。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磨盘,图1、图2、图3和图4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的结构进行了示例性标示。具体地,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剖面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中底部支支架和顶部支架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中上部紧固件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中底部支撑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支架,其中,/n所述连接杆贯穿空心板芯模,并且,在所述连接杆上穿设有上部紧固件和底部支撑件;其中,/n所述上部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空心板芯模的上方,用于固定所述空心板芯模,以防止所述空心板芯模上浮;/n所述底部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空心板芯模的下方,用于与所述上部紧固件相配合固定所述空心板芯模,以防止所述空心板芯模上浮;/n所述支架包括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且,所述顶部支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所述底部支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支架,其中,
所述连接杆贯穿空心板芯模,并且,在所述连接杆上穿设有上部紧固件和底部支撑件;其中,
所述上部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空心板芯模的上方,用于固定所述空心板芯模,以防止所述空心板芯模上浮;
所述底部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空心板芯模的下方,用于与所述上部紧固件相配合固定所述空心板芯模,以防止所述空心板芯模上浮;
所述支架包括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且,所述顶部支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所述底部支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螺纹;
在所述上部紧固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中心处设置有螺孔;所述上部紧固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通过所述螺孔穿设在所述连接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紧固件和所述底部支撑件采用正方形金属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边缘上设置有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用于嵌入所述空心板芯模中,以防止所述空心板芯模水平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板芯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凸起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四个角上,且,所述锥形凸起采用四棱锥型的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伟索瑞韩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冶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