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89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塞,包括塞盖以及与瓶口配合的塞柱,塞柱顶部外周面上向外突出形成凸环,塞盖内设有与凸环配合的沉孔,塞盖底部位于沉孔开口处向内翻折形成翻边,设置翻边与沉孔,在塞盖内部形成内勾槽,在注塑机注射后,塞柱端部直接填充内勾槽,塞柱可以直接一次注塑成型,加以注塑后材料的冷却收缩,使塞柱和塞盖牢牢结合,不易分离,通过在塞柱上增加塞盖,借助塞盖,可以方便将塞柱从瓶口内拔出,并且塞盖和塞柱可以分别由不同材料制成,塞盖可以由木制成,也可以用塑料或铝合金制成,提高瓶塞的档次,在开启瓶口时,塞盖可以更好的承受人手的压力和拉力,发泡的高分子材料有非常好的密封性,既能耐酸碱,又可以抗腐蚀,不发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塞
本技术涉及瓶口密封
,尤其是涉及一种瓶塞。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瓶封类型很多,尤其是软木塞具有密度低、弹性佳、可伸缩性强、不渗透、抗腐坏、抗分解、抗变质等特点,从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软木塞在使用过程中,开启非常不方便,必须要有专用工具才能开启,给消费者带来许多麻烦。而如果采用螺旋瓶盖,其一般是采用塑料制作而成,易对瓶体内盛的物品产生不良影响,且密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塞,既可以保证密封效果,又可以方便开启。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瓶塞,包括塞盖以及与瓶口配合的塞柱,所述塞柱顶部外周面上向外突出形成凸环,所述塞盖内设有与凸环配合的沉孔,所述塞盖底部位于沉孔的开口处向内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与凸环底面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翻边与沉孔,即可在塞盖内部形成内勾槽,在注塑机注射后,塞柱端部直接填充内勾槽,塞柱可以直接一次注塑成型,加以注塑后材料的冷却收缩,使塞柱和塞盖牢牢结合,不易分离,通过在塞柱上增加塞盖,借助塞盖,可以方便将塞柱从瓶口内拔出,并且塞盖和塞柱可以分别由不同材料制成,塞盖可以由木制成,也可以用塑料或铝合金制成,提高瓶塞的档次,在开启瓶口时,塞盖可以更好的承受人手的压力和拉力,发泡的高分子材料有非常好的密封性,既能耐酸碱,又可以抗腐蚀,不发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呈环形设置,所述塞柱直径大于翻边内径,所述塞柱外周面上设有供翻边嵌入的环形槽。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完毕之后,翻边部分嵌入环形槽内,从而进一步增大塞柱与塞盖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塞柱与塞盖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塞盖由木材、金属、石材、陶瓷或塑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木材、金属、石材、陶瓷或塑料制作的塞盖,不仅加工方便,而且结构强度高,耐磨性能好,可以有效的延长塞盖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塞柱由食品级发泡高分子材料注塑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发泡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塞柱,具有非常好的密封性,既能耐酸碱,又可以抗腐蚀,不发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与塞盖分体设置,所述塞盖上设有用于固定翻边的固定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塞柱在环形槽处出现断裂时,凸环部分会残留在沉孔内,此时很难将凸环拆出,瓶塞就无法再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此时只需要解除固定装置对塞盖的固定,将翻边从塞盖上拆卸下来,即可将残留在沉孔内的凸环取出,随后更换上新的塞柱,固定装置将翻边固定在塞盖上,塞盖可以重新再次使用,提高了瓶塞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沉孔开口处的燕尾块,所述燕尾块沿沉孔轴向设置且长度小于翻边厚度,所述翻边外边缘上设有与燕尾块配合的燕尾槽,所述翻边的内周面上嵌设有能够与燕尾块螺纹连接的螺钉,所述螺钉沿沉孔径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时,螺钉将燕尾块固定在燕尾槽内,实现翻边与塞盖的固定,当塞柱出现断裂时,将螺钉从通孔内旋出,随后沿塞盖轴向滑动翻边,即可将塞柱从沉孔内取出,完成翻边的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翻边外周面上的外螺纹,所述沉孔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直接将翻边旋紧在塞盖上,即可完成翻边与塞柱的固定,拆卸时,反向转动翻边,即可完成翻边与塞盖的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内周面上嵌设有能够插入沉孔内壁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沿沉孔径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销可以对翻边起到周向限位,防止使用过程中翻边出现松动,保证翻边与塞盖的固定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塞盖上设置沉孔以及翻边,同时在塞柱的顶部设置凸环,可以使得塞柱与塞盖之间的十分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十分实用并且美观;2.塞柱采用食品级发泡高分子材料制成,瓶塞可以适用的场合更多,例如化妆品、酒类以及医疗用品等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装配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装配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装配爆炸图。图中,1、塞盖;2、塞柱;21、凸环;22、环形槽;3、沉孔;31、燕尾块;4、翻边;41、燕尾槽;5、螺钉;6、内螺纹;7、外螺纹;8、限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瓶塞,包括塞盖1以及塞柱2,塞柱2的外径与瓶口配合,塞柱2的顶部向外突出形成凸环21,凸环21与塞柱2一体设置,塞柱2整体形状大致呈T形设置,在塞盖1内设有与凸环21配合的沉孔3,沉孔3的直径与凸环21的外径相等,沉孔3的厚度大于凸环21的厚度,安装完毕之后,塞盖1可以将凸环21完全包覆起来,为了避免凸环21从沉孔3内掉出,在塞盖1的底部位于沉孔3的开口处向内翻折形成翻边4,翻边4与塞盖1一体设置,安装完毕之后,翻边4与凸环21底面贴合,设置翻边4与沉孔3,即可在塞盖1内部形成内勾槽,在注塑机注射后,塞柱2端部直接填充内勾槽,形成凸环21,塞柱2可以直接一次注塑成型,加以注塑后材料的冷却收缩,使塞柱2和塞盖1牢牢结合,不易分离,通过在塞柱2上增加塞盖1,借助塞盖1,可以方便将塞柱2从瓶口内拔出,塞盖1和塞柱2可以分别由不同材料制成,塞柱2可以由食品级高分子发泡材料制成,塞盖1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在开启瓶口时,塞盖1可以更好的承受人手的压力和拉力,在密封时,由发泡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塞柱2具有非常好的密封性,既能耐酸碱,又可以抗腐蚀,不发霉。参照图1以及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塞柱2与塞盖1之间的连接强度,翻边4呈环形设置,环形设置的翻边4可以增大翻边4与凸环21底面的接触面积,塞柱2的直径大于翻边4内径,在塞柱2外周面上设有供翻边4嵌入的环形槽22,安装完毕之后,翻边4部分嵌入环形槽22内,从而进一步增大塞柱2与塞盖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塞柱2与塞盖1之间的连接强度。参照图1以及图2,为延长塞盖1的使用寿命,所述塞盖1由木材、金属、石材、陶瓷或塑料制成,塞盖1可以是铁质或者铝制,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塞盖1,结构强度高,耐磨性能好,可以有效的延长塞盖1的使用寿命,采用塑料制作的塞盖1,精度和硬度均可以得到保证,适合批量生产。塞柱2由食品级发泡高分子材料注塑而成。采用发泡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塞柱2,具有非常好的密封性,既能耐酸碱,又可以抗腐蚀,不发霉,本实施例中,塞柱2由食品级可发泡聚酯弹性体TPEE制成。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生产时,塞柱2直接通过对应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注塑完成后,高分子发泡材料填充满内勾槽,即可形成凸环21环形槽22,翻边4端部嵌入环形槽22内,从而完成塞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塞,包括塞盖(1)以及与瓶口配合的塞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柱(2)顶部外周面上向外突出形成凸环(21),所述塞盖(1)内设有与凸环(21)配合的沉孔(3),所述塞盖(1)底部位于沉孔(3)的开口处向内翻折形成翻边(4),所述翻边(4)与凸环(21)底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塞,包括塞盖(1)以及与瓶口配合的塞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柱(2)顶部外周面上向外突出形成凸环(21),所述塞盖(1)内设有与凸环(21)配合的沉孔(3),所述塞盖(1)底部位于沉孔(3)的开口处向内翻折形成翻边(4),所述翻边(4)与凸环(21)底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4)呈环形设置,所述塞柱(2)直径大于翻边(4)内径,所述塞柱(2)外周面上设有供翻边(4)嵌入的环形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盖(1)由木材、金属、石材、陶瓷或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柱(2)由食品级发泡高分子材料注塑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蓓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星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