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适用于水动力型滑坡的抗滑桩-隧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857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动力型滑坡的抗滑桩‑隧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排水抗滑桩和排水隧洞,排水抗滑桩的底部为实心结构,排水抗滑桩的上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底部设有导水通道,导水通道上设有流量测量装置,排水抗滑桩的桩身外侧设有应力监测计;排水隧洞的顶部设有排水通道,排水隧洞内设有应力监测预警装置,应力监测预警装置与应力监测计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滑坡体内排水、支挡防护和监测预警等多重功能,联合排水隧洞防护措施,在防护治理由降雨、库水位和地下水引起的大型水动力滑坡中排水效果好,在水动力型滑坡治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水动力型滑坡的抗滑桩-隧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和水利工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滑桩-隧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水动力型滑坡主要是指在降雨、水库库水位变动、地表径流及地下水活动等水动力因素驱动下而引发的斜坡或库岸边坡岩土体失稳。针对水动力型滑坡其主要防治措施为排水,排水分为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排水治理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时辅以排水抗滑桩用于支挡防护。而目前用于滑坡治理的排水抗滑桩,防治工程造价较高,排水措施、防治措施以及监测预警系统的独立设置使得工程投资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动力型滑坡的抗滑桩-隧洞结构,适用于由降雨、水库库区库水位变动以及地下水流动作用引起的水动力型滑坡的防护治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动力型滑坡的排水抗滑桩-排水隧洞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水动力型滑坡的抗滑桩-隧洞结构主要包括多功能排水抗滑桩和排水隧洞两个部分,多功能排水抗滑桩集抗滑防护、排水和应力监测于一体;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水动力型滑坡的抗滑桩-隧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抗滑桩(1)和排水隧洞(2),排水隧洞与抗滑桩的桩身一侧相连;所述排水抗滑桩(1)的底部为实心结构,排水抗滑桩的上部为中空结构(11),中空结构的底部设有导水通道(15),导水通道的一端与中空结构相连,另一端与排水隧洞相连通,导水通道上设有流量测量装置(9),排水抗滑桩的桩身外侧设有应力监测计(13);所述排水隧洞(2)的顶部设有排水通道(7),排水隧洞内设有应力监测预警装置(8),应力监测预警装置与应力监测计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动力型滑坡的抗滑桩-隧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抗滑桩(1)和排水隧洞(2),排水隧洞与抗滑桩的桩身一侧相连;所述排水抗滑桩(1)的底部为实心结构,排水抗滑桩的上部为中空结构(11),中空结构的底部设有导水通道(15),导水通道的一端与中空结构相连,另一端与排水隧洞相连通,导水通道上设有流量测量装置(9),排水抗滑桩的桩身外侧设有应力监测计(13);所述排水隧洞(2)的顶部设有排水通道(7),排水隧洞内设有应力监测预警装置(8),应力监测预警装置与应力监测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隧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11)的两侧倾斜设置有集水通道(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隧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测量装置(9)和应力监测预警装置(8)设置于排水隧道(2)靠抗滑桩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隧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隧洞(2)内设有底板,底板两侧设有排水沟(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隧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监测计(13)和应力监测预警装置(8)之间设有连接线,导水通道(15)上方设有用于连接线通过的出线通道(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龙徐卫亚王如宾王环玲孟庆祥李彪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