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拉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85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拉索,可调式拉索包括固定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手拉葫芦和吊耳,吊耳焊接在钢支撑上,固定栓一端固定在基坑壁上,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吊耳,手拉葫芦连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度、角度可调的适用于基坑支护的水平钢支撑的拉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拉索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拉索。
技术介绍
在基坑支护的水平钢支撑施工过程中,水平钢支撑往往容易脱落,造成很大的伤亡事故。目前一般采用钢丝绳将水平钢支撑固定,其方法为,钢丝绳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坑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水平钢支撑上。公开号为CN207176694U的中国专利,一种用于基坑钢支撑的悬挑支撑结构,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钢支撑的悬挑支撑结构,其包括:竖直设置在基坑中并垂直于各并列设置的钢支撑的立柱桩;穿过所述立柱桩且其中部与立柱桩固定安装的钢连梁,其两端伸出于所述立柱桩并形成悬臂结构,且该钢连梁设置于各钢支撑下方并与各钢支撑横交,用以对各钢支撑进行支撑;以及多根拉索,各拉索的一端均与立柱桩上位于钢连梁上方的部位固定连接,另一端各自分别固定于钢连梁的两悬臂端上的不同位置,以此与钢连梁形成斜拉悬索方式实现对钢连梁的悬挑支撑。该技术的悬挑支撑结构利用多个拉锁将钢连梁与立柱桩上的格构柱连接固定,可以在不增加立柱桩的情况下实现大长度的悬挑,对更多的钢支撑形成稳定可靠支撑。但是,水平钢支撑被施加轴向预应力后,钢支撑初始长度增加;或者由于基坑变形、轴力损失,二次施加轴力后水平钢支撑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法,支撑结构相对固定,限制了水平钢支撑伸长,给水平钢支撑施工带来不便以及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度、角度可调的适用于基坑支护的水平钢支撑的拉索。该拉索包括固定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手拉葫芦和吊耳,所述吊耳焊接在钢支撑上,所述固定栓一端固定在基坑壁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吊耳,所述手拉葫芦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手拉葫芦为现有技术常用的双挂钩倒链手拉葫芦。本专利技术采用手拉葫芦可以实现钢支撑长度改变时拉索手动调节,具体方法为:通过拉动手拉葫芦倒链可以调整可调式拉索的松紧度,支撑长度改变,拉索长度需要减少时,顺时针拽动手拉葫芦的手动链条、手链轮转动,拉索长度减少;拉索长度需要增加时,逆时针拽动手拉葫芦的手拉链条,制动座跟刹车片分离,棘轮在棘爪的作用下静止,五齿长轴带动起重链轮反方向运行,拉索长度增加。优选的,所述固定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吊耳的连接方式均为勾连。本专利技术巧妙的利用勾连实现了钢支撑长度变化后拉索角度的改变。具体解释为,当拉索因钢支撑长度改变需要调整时,在调整手拉葫芦的过程中,拉索与水平面的角度可通过勾连的方式进行适应性变化。优选的,所述固定栓为“L”形,所述固定栓的一条边固定在基坑壁上,所述固定栓的另一条边上设有可供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形,两端分别为挂钩和挂环,第一连接件的所述挂钩勾连在所述固定栓的通孔上;第二连接件的所述挂钩勾连在所述吊耳上,所述手拉葫芦的上挂钩和下挂钩分别勾连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挂环上。优选的,还包括摩擦垫块,所述摩擦垫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手拉葫芦,和/或所述手拉葫芦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吊耳的连接处。本专利技术的摩擦垫块可以增加各连接部位的摩擦力,避免在调整长度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滑动。优选的,所述摩擦垫块包括从内到外的合金层、硅胶层和磨砂层。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擦垫块,一方面能够增加各连接部位摩擦力的;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连接部件的磨损。优选的,所述合金层的合金包括铝合金、锰铁合金、铁碳合金、硅铁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磨砂层的砂目Ra为2.5~6.1μm;磨砂层的砂目过小,伸缩拉索时容易滑动;磨砂层的砂目过大,伸缩拉索时费力。优选的,还包括钢牛腿,所述钢牛腿连接基坑壁,钢支撑可置于所述钢牛腿上。优选的,还包括钢围檩,所述钢围檩设置于所述钢牛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的水平钢支撑用的可调式拉索,拉索可以随着钢支撑的长度变化而变化,还能重复施工,即安全又经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可调式拉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可调式拉索的手拉葫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调式拉索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螺栓,2、固定栓,3、第一连接件,4、手拉葫芦,5、第二连接件,6、吊耳,7、基坑壁,8、钢支撑,9、钢围檩,10、钢牛腿。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外”、“内”、“前”、“后”、“垂直”、“水平”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可调式拉索,包括螺栓1、固定栓2、第一连接件3、手拉葫芦4、第二连接件5、吊耳6、基坑壁7、钢支撑8、钢围檩9、钢牛腿10。吊耳6焊接在钢支撑8上,固定栓2一端通过螺栓1固定在基坑壁7上,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5连接吊耳6,手拉葫芦4连接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5之间。螺栓1为M20膨胀螺栓,用螺栓1可以将固定栓2稳定固定于基坑壁7上。固定栓2与第一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3与手拉葫芦4、手拉葫芦4与第二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5与吊耳6的连接方式均为勾连。钢牛腿10连接基坑壁7,钢支撑8可置于钢牛腿10上。钢围檩9设置于钢牛腿10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栓2为L100×100×10mm等边角钢,分别在角钢两条边上设置与螺栓1、第一连接件3连接用的孔洞,孔洞对称设置,设置在每条边几何中心处,每边设置1处,一条边与螺栓1连接、另一条边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连接处孔洞略大于需连接的杆件外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采用未经冷拉的直径18mm三级圆钢加工而成,形状成形,长度为700mm,一端弯曲成180°挂钩,弯曲直径为钢筋直径的5倍,弯钩平直段长度80mm,另一端弯曲后成挂环,与钢筋平直段焊接,挂环内径为80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5采用未经冷拉的直径18mm三级圆钢加工而成,形状成形,长度为700mm,一端弯曲成180°挂钩,弯曲直径为钢筋直径的5倍,弯钩平直段长度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拉索,适用于基坑支护的水平钢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手拉葫芦和吊耳,所述吊耳焊接在钢支撑上,所述固定栓一端固定在基坑壁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吊耳,所述手拉葫芦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拉索,适用于基坑支护的水平钢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手拉葫芦和吊耳,所述吊耳焊接在钢支撑上,所述固定栓一端固定在基坑壁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吊耳,所述手拉葫芦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吊耳的连接方式均为勾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栓为“L”形,所述固定栓的一条边固定在基坑壁上,所述固定栓的另一条边上设有可供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分别为挂钩和挂环,第一连接件的所述挂钩勾连在所述固定栓的通孔上;第二连接件的所述挂钩勾连在所述吊耳上,所述手拉葫芦的上挂钩和下挂钩分别勾连在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联博文果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