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77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内腔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底架内腔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顶部固定块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把手一,把手一最终带动凸块在固定环的内腔中滑动,进而对放置架的角度进行调节,相背拉动两个把手二,使卡块的一端脱离卡槽的内腔,进而对射频识别装置本体进行拆卸,即达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该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具备方便使用的优点,该装置实现了角度调节功能,方便了驾驶人员的使用,并且该装置方便拆卸和安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联网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车联网的概念源于物联网,即车辆物联网,是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X(即车与车、人、路、服务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同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社会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目前许多的车辆已经加装了相应的智能终端,但是现有的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一般是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内部的,导致拆卸和安装都较为麻烦,需要较长时间,并且角度无法进行调节,使用时需要去顺应装置的角度,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具备方便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一般是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内部的,导致拆卸和安装都较为麻烦,需要较长时间,并且角度无法进行调节,使用时需要去顺应装置角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内腔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底架内腔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顶部固定块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至底部固定块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把手一,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支撑块的前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螺纹套的前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放置架的前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射频识别装置本体,所述放置架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腔的内腔设置有锁定机构。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含有固定于螺纹套前侧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放置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与凸块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含有贯穿设置于活动腔内腔的卡块,所述射频识别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与卡块活动连接,所述卡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复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含有固定于卡块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块,所述卡块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一端贯穿至放置架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二,所述把手二的形状为球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转动把手一,把手一最终带动凸块在固定环的内腔中滑动,进而对放置架的角度进行调节,相背拉动两个把手二,使卡块的一端脱离卡槽的内腔,进而对射频识别装置本体进行拆卸,即达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该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具备方便使用的优点,该装置实现了角度调节功能,方便了驾驶人员的使用,并且该装置方便拆卸和安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一般是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内部的,导致拆卸和安装都较为麻烦,需要较长时间,并且角度无法进行调节,使用时需要去顺应装置角度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凸块在固定环的内腔中滑动,对放置架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了驾驶人员的使用,通过锁定机构的设置,卡块的一端进入或脱离卡槽的内腔中,即可对射频识别装置本体完成安装或拆卸,提高了实用性,通过把手二的设置,增大了使用者手掌与卡块的接触面积,方便了使用者拉动卡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左视图。图中:1、底架;2、支撑块;3、固定块;4、螺纹杆;5、把手一;6、螺纹套;7、放置架;8、调节机构;81、固定杆;82、凸块;83、固定环;9、放置槽;10、射频识别装置本体;11、活动腔;12、锁定机构;121、卡块;122、卡槽;13、复位机构;131、连接块;132、弹簧;14、把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包括底架1,底架1内腔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底架1内腔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数量为两个,顶部固定块3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的底端贯穿至底部固定块3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把手一5,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支撑块2的前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放置架7,螺纹套6的前侧设置有调节机构8,调节机构8包含有固定于螺纹套6前侧的固定杆81,固定杆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82,放置架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83,固定环83的内壁与凸块82滑动连接,通过调节机构8的设置,凸块82在固定环83的内腔中滑动,对放置架7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了驾驶人员的使用,放置架7的前侧开设有放置槽9,放置槽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射频识别装置本体10,放置架7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11,活动腔11的数量为两个,活动腔11的内腔设置有锁定机构12,锁定机构12包含有贯穿设置于活动腔11内腔的卡块121,射频识别装置本体10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22,卡槽122的内腔与卡块121活动连接,卡块12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复位机构13,通过锁定机构12的设置,卡块121的一端进入或脱离卡槽122的内腔中,即可对射频识别装置本体10完成安装或拆卸,提高了实用性,复位机构13包含有固定于卡块121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块131,卡块121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32,弹簧132的一端与活动腔11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132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31固定连接,卡块121的一端贯穿至放置架7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二14,把手二14的形状为球体,通过把手二14的设置,增大了使用者手掌与卡块121的接触面积,方便了使用者拉动卡块121。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转动把手一5,把手一5带动螺纹杆4转动,螺纹杆4通过螺纹带动螺纹套6左右移动,螺纹套6带动固定杆81和凸块82左右移动,凸块82在固定环83的内腔中滑动,推动固定环83和放置架7进行以支撑块2顶部的转轴为轴心的扇形运动,进而对放置架7的角度进行调节,在需要拆卸时,相背拉动两个把手二14,把手二14带动两个卡块121相背移动,此时弹簧132处于压缩状态,直至卡块121的一端脱离卡槽122的内腔中,对射频识别装置本体10进行释放,完成拆卸,即达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综上所述:该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通过转动把手一5,把手一5最终带动凸块82在固定环83的内腔中滑动,进而对放置架7的角度进行调节,相背拉动两个把手二14,使卡块121的一端脱离卡槽122的内腔,进而对射频识别装置本体10进行拆卸,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包括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内腔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底架内腔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顶部固定块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至底部固定块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把手一,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支撑块的前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螺纹套的前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放置架的前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射频识别装置本体,所述放置架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腔的内腔设置有锁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包括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内腔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底架内腔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顶部固定块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至底部固定块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把手一,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支撑块的前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螺纹套的前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放置架的前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射频识别装置本体,所述放置架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腔的内腔设置有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含有固定于螺纹套前侧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放置架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诚许艺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