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的材料合成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等离子体与材料合成
,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的材料合成系统,即一项利用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炬合成新材料的技术。
技术介绍
新型材料研制一直是前沿科学的研究热点。以零维、一维、二维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结构材料,以其优异的机械、电、热性能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是下一代信息系统、储能系统以及涂层材料不可或缺的基础,在高速、低能耗、大规模元器件和新型传感器方面有着极具魅力的应用前景。同时在太阳能、蓄电池等方面的优异表现,使得高效清洁能源、长续航电动系统成为可能。高性能的三维材料在硬度、导热的方面的优异表现是高速转动系统结构中迫切需要的传动接触面材料,在航空、航天发动机轴承、叶片方面的应用将大幅度提升其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目前新型材料的制备仍然以化学方法为主。例如常用的CVD(ChemicalVapour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淀)法就是以化学活化真空沉积技术为基础的材料制备方法。此外,还有高温常压溅射沉积、直流真空等离子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的材料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炬产生系统、材料生长及控制系统;/n其中,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炬产生系统又包括大功率微波源及输入耦合传输系统和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由一段中空导体以及一引燃控制电极组成,中空导体一端(输入端)输入前驱体载气,另一端(输出端)输出前驱体载气,引燃控制电极位于中空导体输出端,并能够移动;/n大功率微波源及输入耦合传输系统中,大功率微波源将其输出的大功率微波输入耦合至等离子体炬产生头中空导体输出端处,材料合成系统启动时,离子体炬产生头的引燃控制电极靠近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的中空导体输出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的材料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炬产生系统、材料生长及控制系统;
其中,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炬产生系统又包括大功率微波源及输入耦合传输系统和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由一段中空导体以及一引燃控制电极组成,中空导体一端(输入端)输入前驱体载气,另一端(输出端)输出前驱体载气,引燃控制电极位于中空导体输出端,并能够移动;
大功率微波源及输入耦合传输系统中,大功率微波源将其输出的大功率微波输入耦合至等离子体炬产生头中空导体输出端处,材料合成系统启动时,离子体炬产生头的引燃控制电极靠近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的中空导体输出端,在大功率微波作用下出现尖端击穿,尖端击穿后引燃控制电极抽离,置于材料生长区域;通过中心导体输出的载气前躯体,在尖端放电作用和大功率微波激励下通过雪崩效应形成稳定的高温常压等离子体炬;
其中,材料生长及控制系统又包括密封系统和材料生长控制系统,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的中空导体输出端插入到密封系统中,引燃控制电极也置于密封系统中,材料生长控制系统由一金属环、一外部可调直流电源以及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的引燃控制电极组成;
金属环置于等离子体炬产生头中空导体输出端处的密封系统上,外部可调直流电源分别连接在金属环与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的引燃控制电极,在外部可调直流电源控制下,在密封系统内的材料生长区域形成可调的静电场分布,前驱体经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炬裂解为活化粒子束流,在可调的静电场作用下改变其运动状态,从而控制活化粒子束流中的正负离子、电子或粒子的运动速度或成分比例,实现材料生长过程的可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的材料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耦合传输系统的主体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圆柱形同轴金属结构,可将大功率微波输入耦合至等离子体炬产生头中空导体输出端处,包括同轴外导体以及同轴内导体;
同轴内导体为中空圆柱金属管,一端通过封闭端与载气气体源连接,为载气的输入通道,另一端与等离子体炬产生头中空导体的输入端连通;
同轴外导体靠近封闭端一侧开一孔,安装能连接大功率微波源输出头的同轴连接头;同轴连接头的内导体延伸至圆柱形同轴金属结构内,与圆柱形同轴金属结构内的同轴内导体连接;同轴连接头的内、外导体分别与圆柱形同轴金属结构的同轴内导体和同轴外导体保持良好的电接触,输入的大功率微波在圆柱形同轴金属结构的同轴内导体、同轴外导体间沿轴线向开口端传输,实现大功率微波高效稳定输入耦合及传输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温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的材料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控制电极在等离子体炬产生头的内导体输出端的延长线上,等离子体炬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野,李大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蓝玛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