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69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孔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上模块位于下模块的正上方,料带于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穿过,所述下模块的上表面凸出设有冲头,冲头的轮廓与产品上圆角形状配合,上模块设有与冲头插接配合的通孔;下模块的上表面成型有下模刀口,上模块的下表面成型有上模刀口,上模刀口与下模刀口呈凸凹配合,上模刀口与下模刀口的配合间隙呈沿料带宽度方向的直线状,且配合间隙的两端均设有冲头。模具除具有传统冲孔作用的冲头及通孔外,上、下模块还具有凸凹配合的设计,实现冲孔(冲圆角)同时对料带直线分切;为保护凸凹配合的刀口,设计有安全限位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孔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
技术介绍
气动冲孔机冲孔和切刀分步冲切是传统带圆角包装产品的生产方式,如图1所示,它是先使用冲孔机在料带1上冲切圆角2,然后以切刀或者滚切刀先在料带1上竖切(切线即图1中的竖虚线)、后在料带1上横切(切线即图1中的横虚线),从而形成带有圆角2的单个包装盒包装袋等产品3(见图2)。上述先冲圆角后切线生产方式的缺点:由于料带两侧边受到限位,因此横切的精度可以保证,但是冲圆角和竖切两步之间定位会存在误差(受料带每次走动距离的精确度难以控制在0.5mm以内的影响),所以竖切时会与圆角位置产生偏差,严重时会有倒勾4(见图3),导致产品不能使用。另外,冲圆角和分切不能同时进行,对生产效率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解决了冲圆角和切刀步进误差导致产品不良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上模块位于下模块的正上方,料带于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穿过,所述下模块的上表面凸出设有冲头,冲头的轮廓与产品上圆角形状配合,上模块设有与冲头插接配合的通孔;下模块的上表面成型有下模刀口,上模块的下表面成型有上模刀口,上模刀口与下模刀口呈凸凹配合,上模刀口与下模刀口的配合间隙呈沿料带宽度方向的直线状,且配合间隙的两端均设有冲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块与下模块合模时,下模块上的冲头插入上模块上对应的通孔内,即可在料带上冲出圆角,同时上模刀口与下模刀口呈凸凹状剪切配合,从而沿料带的宽度方向分切料带。由于分切和冲圆角同时进行,且分切位置和冲圆角位置分别由刀口位置、冲头位置来决定,所以避免了冲圆角和切刀的步进误差、提高了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下模块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料带下凸部位的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这套模具既能够加工平直的产品,也能够加工部分下凹(盒状)的产品。优选的,所述通槽内穿设有顶杆,顶杆顶部固定有顶料块,顶料块用于顶料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料块能够防止较重的料带下垂,保证料带不会下垂挂到模具。优选的,还包括相对于顶料块固定的进料引导板,进料引导板的上表面与顶料块的上表面齐平,进料引导板位于最先接触料带处,进料引导板上表面和顶料块上表面最先接触料带的一端均设有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初进入模具的料带起到导向作用。优选的,所述上模刀口的下表面凸出设有安全限位块,安全限位块避开料带,安全限位块凸出于上模刀口的高度大于料带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限位块起到了保护刀口的作用,还能防止料带被压薄。优选的,还包括位置固定的机械横梁,机械横梁上可拆卸连接上模座,上模块固定于上模座的下表面,下模块底部固定有下模板,下模板下方设有下模座,顶杆的底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模座的下表面固定有驱动缸,驱动缸的活塞杆贯穿下模座后连接下模板,下模座与上模座通过导柱固定连接,导柱贯穿下模板,机械横梁上沿料带的运动方向设有腰型孔,导柱穿过腰型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座、上模块、下模块、下模板、下模座、驱动缸构成的模具整体能够沿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微调料带相对于冲头和刀口的位置。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与下模块之间固定有下模垫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用不同厚度的下模垫板,能够调节下模块与上模块的距离。优选的,所述上模座设有吸料孔,吸料孔与上模块的通孔相通,吸料孔连接吸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头冲切料带的废料进入通孔后,被吸风机从吸料孔吸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模具除具有传统冲孔作用的冲头及通孔外,上、下模块还具有凸凹配合的设计,实现冲孔(冲圆角)同时对料带直线分切;2.为保护凸凹配合的刀口,设计有安全限位块;3.为防止较重的料带下垂,设计顶料块保证料带不会下垂挂到模具;4.根据安装位置及用途,模具可以正装或倒装。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料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中料带分切出的合格产品结构示意图;图3是
技术介绍
中料带分切出的不合格产品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的正视图;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料带的立体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隐藏料带后的立体图;图7是机械横梁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未安装冲头的下模块结构示意图;图9是安装冲头的下模块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带;2、圆角;3、产品;4、倒勾;5、上模座;6、上模块;7、下模块;8、下模垫板;9、下模板;10、下模座;11、机械横梁;12、腰型孔;13、下模刀口;14、上模刀口;15、导柱;16、冲头安装孔;17、冲头;18、顶杆;19、顶料块;20、进料引导板;21、通孔;22、通槽;23、吸料孔;24、驱动缸;25、安全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上模座5、上模块6、下模块7、下模垫板8、下模板9、下模座10、驱动缸24,其中上模块6固定于上模座5的下表面,驱动缸24固定于下模座10的下表面,驱动缸24的活塞杆穿过下模座10后与下模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模块7、下模垫板8、下模板9三者固定连接,上模座5与下模座10通过导柱15固定连接,导柱15贯穿下模板9,料带1(详见图5)于上模块6与下模块7之间穿过。根据安装位置及用途,该模具可以正装或倒装;驱动缸24可为气缸或气液增压缸或油缸。如图6所示,下模座10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顶杆18,顶杆18穿过下模块7指向上模块6,顶杆18的顶部固定有顶料块19,顶料块19的上表面呈水平状,顶料块19顶住料带1,能够防止较重的料带1下垂,保证料带1不会下垂挂到模具。下模座10的侧面固定有L型的进料引导板20,进料引导板20的上表面与顶料块19的上表面齐平,进料引导板20相对于顶料块19先接触到料带1。进料引导板20上表面最先接触料带1的一端、顶料块19上表面最先接触料带1的一端均加工出圆角2,圆角2能够对初进入模具的料带1起到导向作用。如图7所示,上模座5下表面的两侧分别与一根位置固定的机械横梁11可拆卸连接,机械横梁11上沿料带1的运动方向设有腰型孔12,导柱15穿过腰型孔12。从机械横梁11上拆下上模座5后,模具整体即可沿着腰型孔12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微调料带1相对于冲头17和刀口的位置,微调完毕后再将上模座5固定于机械横梁11上。如图8所示,下模块7的上表面沿料带1的宽度方向设置奇数个冲头安装孔16,冲头安装孔16内固定有冲头17(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块(6)和下模块(7),上模块(6)位于下模块(7)的正上方,料带(1)于上模块(6)与下模块(7)之间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7)的上表面凸出设有冲头(17),冲头(17)的轮廓与产品(3)上圆角(2)形状配合,上模块(6)设有与冲头(17)插接配合的通孔(21);下模块(7)的上表面成型有下模刀口(13),上模块(6)的下表面成型有上模刀口(14),上模刀口(14)与下模刀口(13)呈凸凹配合,上模刀口(14)与下模刀口(13)的配合间隙呈沿料带(1)宽度方向的直线状,且配合间隙的两端均设有冲头(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块(6)和下模块(7),上模块(6)位于下模块(7)的正上方,料带(1)于上模块(6)与下模块(7)之间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7)的上表面凸出设有冲头(17),冲头(17)的轮廓与产品(3)上圆角(2)形状配合,上模块(6)设有与冲头(17)插接配合的通孔(21);下模块(7)的上表面成型有下模刀口(13),上模块(6)的下表面成型有上模刀口(14),上模刀口(14)与下模刀口(13)呈凸凹配合,上模刀口(14)与下模刀口(13)的配合间隙呈沿料带(1)宽度方向的直线状,且配合间隙的两端均设有冲头(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7)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料带(1)下凸部位的通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2)内穿设有顶杆(18),顶杆(18)顶部固定有顶料块(19),顶料块(19)用于顶料带(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圆角及分切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于顶料块(19)固定的进料引导板(20),进料引导板(20)的上表面与顶料块(19)的上表面齐平,进料引导板(20)位于最先接触料带(1)处,进料引导板(20)上表面和顶料块(19)上表面最先接触料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善久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