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铁路,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制备,遮光粒子分散液的制备,取所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解于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10份填料、0~10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40份,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2~4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2份紫外光吸收剂、1~2份流平剂、2~4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中加入多种隔热填料以及助剂,特定比例的隔热填料的选择利于分散,提高体系的隔热效果,实现了涂层优异的隔热性、遮光性、附着力、耐候性,满足应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
,涉及铁路,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居家装饰中,门帘、遮挡门、遮挡屏风(如PVC基材、遮阳布)等隔断装饰物由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应用灵活、不受装饰的环境限制而得到广泛应用。使用时为提高应用效果,常会设计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不透明的遮蔽物,从而确保隐私性和挡光性。在目前的市面上,门帘、遮挡门往往遮人不遮光,遮光效果不能达到要求。CN105838165公开了一种UV反光涂料,所制备的涂料能够实现90%的阳光反射率,且固化后的涂膜耐热耐寒、不易老化,防雨防潮,但UV涂料的工艺复杂,涂覆成本高,推广应用较难。基于使用要求,消费者希望门帘、遮挡门具备一定的隔热效果,因此,需要在遮阳布等基材上涂覆隔热效果好、附着力好、耐候性好、遮光效果优异的涂层以实现更好的使用价值。现有市场中,缺少同时具有优异的隔热性、遮光性、附着力好的遮光涂料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组分的选择和设计、含量的调配使得制得的涂料满足高遮光、隔热好、附着力优异、耐候性好等要求,满足门帘、遮挡门的装饰需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溶解于二甲苯中,通入惰性气体置换出反应容器中的空气,加入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密封后升温至60~80℃,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2h,降至室温,以四氢呋喃溶解、甲醇沉淀、洗涤、烘干,制得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其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二甲苯的质量比为100:40:1~2:2~3:1~2:200;B.以质量份计,先将5~10份二维片状二氧化钛,5~15份纳米氧化锆混合,加入2~4份硅烷偶联剂后再加入30~40份甲苯,混合均匀,制得遮光粒子分散液;C.取所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解于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10份填料、0~10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40份,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2~4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2份紫外光吸收剂、1~2份流平剂、2~4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所制得的所制得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6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1.5。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B中所述二维片状二氧化钛的厚度为60~100纳米;所述纳米氧化锆由粒径10~50nm和粒径80~150nm不同粒径范围的氧化锆粒子组成,二者质量比为1:6。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所述取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30份、环氧树脂8份溶解在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0份填料、5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份,混合搅拌,依次加入2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份紫外光吸收剂、1份流平剂、2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丁酮、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苯和乙酸乙酯以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剂。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所述填料为隔热填料,其组成为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硅酸铝纤维,三者质量比为2:2:1。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所述增稠剂为改性缔合型增稠剂;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咪唑。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混合搅拌的转速为600~1000rpm/min,搅拌时间为10~30min。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隔热高遮光涂料。本专利技术合理选择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制备原料和工艺条件,制备出具有数均分子量2000-6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1.5的丙烯酸酯共聚树脂,较窄的分子量分布保证了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链长相近,在涂料中形成有效的分散,配合特定粒径的纳米氧化锆粒子和特定厚度的二维片状二氧化钛,形成点-线-面三维遮盖,极大提高了涂料的遮光效果,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分子量在2000g/mol以下附着力不好,超过6000g/mol影响涂料的粘度不利于遮光粒子的分散,而分子量分布超过1.5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对遮光粒子的分散性较差,影响涂料的遮光效果和涂膜质量。本专利技术通过遮光粒子的复配实现了更好的遮光效果,其中所述二维片状二氧化钛的厚度为60-100纳米;低于该厚度,遮光效果损失,高于100nm影响粒子在涂层中迁移分散,从而也降低了遮光效果;所述的纳米氧化锆由粒径10-50nm和粒径80-150nm不同粒径范围的氧化锆粒子组成,两者的重量比为1:6;不同粒径的纳米氧化锆的复配实现了涂层缝隙的填充,相比于一个粒径范围实现了兼具更好的遮光性和隔热性的效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配合使用隔热填料,实现了涂料更好的隔热效果,特定比例的隔热填料的选择更利于在含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中的分散,提高体系的隔热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以重量份计,在制备容器中加入含氟丙烯酸酯100份,苯乙烯40份,加入溶剂二甲苯溶解聚合单体,通入惰性气体氩气置换出空气,加入1份溴化亚铜和2份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然后加入1份2-溴苯乙酸乙酯,密封后将温度升高到80℃,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四氢呋喃溶解、甲醇沉淀、洗涤、烘干制备得到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所述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3;步骤2:制备遮光粒子分散液。以重量份计,将10份二维片状二氧化钛,15份纳米氧化锆混合,加入4份硅烷偶联剂后加入40份甲苯溶液中混合搅拌,形成遮光粒子分散液;所述的二维片状二氧化钛的厚度为60-100纳米;所述的纳米氧化锆由粒径10-50nm和粒径80-150nm不同粒径范围的氧化锆粒子组成,两者的重量比为1:6;步骤3:取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30份、环氧树脂8份溶解在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8份填料、5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30份,混合搅拌20min,转速800rpm/min,依次加入3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份紫外光吸收剂、1份流平剂、2份增稠剂,得到隔热高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 将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溶解于二甲苯中,通入惰性气体置换出反应容器中的空气,加入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密封后升温至60~80℃,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2h,降至室温,以四氢呋喃溶解、甲醇沉淀、洗涤、烘干,制得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其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二甲苯的质量比为100:40:1~2:2~3:1~2:200;/nB. 以质量份计,先将5~10份二维片状二氧化钛,5~15份纳米氧化锆混合,加入2~4份硅烷偶联剂后再加入30~40份甲苯,混合均匀,制得遮光粒子分散液;/nC. 取所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解于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10份填料、0~10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40份,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2~4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2份紫外光吸收剂、1~2份流平剂、2~4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溶解于二甲苯中,通入惰性气体置换出反应容器中的空气,加入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密封后升温至60~80℃,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2h,降至室温,以四氢呋喃溶解、甲醇沉淀、洗涤、烘干,制得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其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二甲苯的质量比为100:40:1~2:2~3:1~2:200;
B.以质量份计,先将5~10份二维片状二氧化钛,5~15份纳米氧化锆混合,加入2~4份硅烷偶联剂后再加入30~40份甲苯,混合均匀,制得遮光粒子分散液;
C.取所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解于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10份填料、0~10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40份,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2~4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2份紫外光吸收剂、1~2份流平剂、2~4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葛萍花,唐国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亚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