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55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包括以下原料:氧化钙、石英粉、硅微粉、脂肪酸盐、纳米硅类催化剂、渗透剂以及聚醚多元醇凝胶剂,先将这些生产原料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置入反应釜内部,并且向其内部加水,使得反应釜升温,并且同时对反应釜内部物质进行搅拌混合;待反应釜中的混合物冷却降温后,将反应釜中的物质进行陈化、过滤,得到沉淀,然后对沉淀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防水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制备方法简便,且成本较低、无污染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的防水剂基础上引入了纳米脂肪酸盐进行包覆,有效的增加了防水效果,无需其他防水产品进行辅助,可一次完成防水作业,可广泛的应用于地下车库防水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车库防水剂
,尤其涉及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
技术介绍
水泥防水剂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加在水泥中,当水泥凝结硬化时,随之体积膨胀,起补偿收缩和张拉钢筋产生预应力以及充分填充水泥间隙的作用。防水剂又名防水精,堵漏王、堵漏灵,新型防水材料,又分有机和无机两种,是新型高科技防水产品。防水剂具有以下性能特点:1、良好的防水性:传统的防水措施,采用堵隔的办法,治标不治本,而防水剂从改变建筑材质的结构出发,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渗漏问题,而且使砂浆、混凝土空隙致密,提高了抗压、抗拉强度,同时在建筑物表面形成永久性防水膜,使屋面不膨胀、不变形、不脱落,能有效延长建筑物寿命;2、意想不到的施工方便性:防水剂使用简单,只需按一定比例兑水后用低压喷雾器直接喷涂在干燥的建筑物表面即可,特别是厨房的防水处理,不需要刨地板砖即可完成,对建筑物表面防水处理每人每天可处理300平方米以上,施工速度是传统防水材料的20倍;3、超强的用途:该产品无毒、不燃,对人体无害,施工时只要在气温5度以上均可,固化后可耐零下70℃到180℃的温度范围,可广泛用于对地下车库进行防水处理,并且防冻、防脱落,使用该产品防水效果可达10年以上,成本只有传统防水材料的十分之一左右。生产简单,只需将几种化工原料混合即可,无需大设备投资。目前市场上的防水材料大多是柔性防水,使用卷材进行防水,这种防水材料的缺点是:操作技术要求高、施工成本高、卷材易老化、使用寿命短,此外在建筑行业使用的地下车库防水材料大都是抗渗剂,只能起到抗渗作用,而起不到严格意义的防水作用,为此我们设计出了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钙6~10份、石英粉6~10份、硅微粉6~10份、脂肪酸盐60~100份、纳米硅类催化剂2~6份、渗透剂2~6份、聚醚多元醇凝胶剂1~5份。优选的,包括为以下具体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钙8份、石英粉8份、硅微粉8份、脂肪酸盐80份、纳米硅类催化剂4份、渗透剂4份、聚醚多元醇凝胶剂3份。优选的,所述脂肪酸盐为镁盐、钙盐以及铝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质。优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凝胶剂为氨基树脂改性聚醚多元醇、高伯羟基化改性聚醚多元醇、INVP1000、PPG400、PPG600、PPG8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氧化钙为膨胀剂。优选的,所述硅微粉和石英粉的细度不同,用于填充密实。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氧化钙、石英粉、硅微粉、脂肪酸盐、纳米硅类催化剂、渗透剂以及聚醚多元醇凝胶剂进行充分混合;S2:将S1中的混合物置入反应釜内部,并且向其内部加水,使得反应釜升温,并且同时对反应釜内部物质进行搅拌混合;S3:待反应釜中的混合物冷却降温后,将反应釜中的物质进行陈化、过滤,得到沉淀,然后对沉淀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防水剂。优选的,所述S2中的反应釜内部反应温度为60℃~80℃,且所述S3中冷却降温后的混合物质温度为2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制备方法简便,且成本较低、无污染并且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防水剂基础上引入了纳米脂肪酸盐进行包覆,有效的增加了防水效果,无需其他防水产品进行辅助,可一次完成防水作业,可广泛的应用于地下车库防水作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钙6份、石英粉6份、硅微粉6份、脂肪酸盐60份、纳米硅类催化剂2份、渗透剂2份、聚醚多元醇凝胶剂1份,然后将氧化钙、石英粉、硅微粉、脂肪酸盐、纳米硅类催化剂、渗透剂以及聚醚多元醇凝胶剂进行充分混合,再将混合物置入反应釜内部,并且向其内部加水,使得反应釜升温至70℃,并且同时对反应釜内部物质进行搅拌混合,待反应釜中的混合物冷却降温至30℃后,将反应釜中的物质进行陈化、过滤,得到沉淀,然后对沉淀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防水剂。所述脂肪酸盐为镁盐、钙盐以及铝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质,所述聚醚多元醇凝胶剂为氨基树脂改性聚醚多元醇、高伯羟基化改性聚醚多元醇、INVP1000、PPG400、PPG600、PPG8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氧化钙为膨胀剂,所述硅微粉和石英粉的细度不同,用于填充密实。实施例二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钙7份、石英粉7份、硅微粉7份、脂肪酸盐70份、纳米硅类催化剂3份、渗透剂3份、聚醚多元醇凝胶剂2份,然后将氧化钙、石英粉、硅微粉、脂肪酸盐、纳米硅类催化剂、渗透剂以及聚醚多元醇凝胶剂进行充分混合,再将混合物置入反应釜内部,并且向其内部加水,使得反应釜升温至70℃,并且同时对反应釜内部物质进行搅拌混合,待反应釜中的混合物冷却降温至30℃后,将反应釜中的物质进行陈化、过滤,得到沉淀,然后对沉淀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防水剂。所述脂肪酸盐为镁盐、钙盐以及铝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质,所述聚醚多元醇凝胶剂为氨基树脂改性聚醚多元醇、高伯羟基化改性聚醚多元醇、INVP1000、PPG400、PPG600、PPG8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氧化钙为膨胀剂,所述硅微粉和石英粉的细度不同,用于填充密实。实施例三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钙8份、石英粉8份、硅微粉8份、脂肪酸盐80份、纳米硅类催化剂4份、渗透剂4份、聚醚多元醇凝胶剂3份,然后将氧化钙、石英粉、硅微粉、脂肪酸盐、纳米硅类催化剂、渗透剂以及聚醚多元醇凝胶剂进行充分混合,再将混合物置入反应釜内部,并且向其内部加水,使得反应釜升温至70℃,并且同时对反应釜内部物质进行搅拌混合,待反应釜中的混合物冷却降温至30℃后,将反应釜中的物质进行陈化、过滤,得到沉淀,然后对沉淀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防水剂。所述脂肪酸盐为镁盐、钙盐以及铝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质,所述聚醚多元醇凝胶剂为氨基树脂改性聚醚多元醇、高伯羟基化改性聚醚多元醇、INVP1000、PPG400、PPG600、PPG8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氧化钙为膨胀剂,所述硅微粉和石英粉的细度不同,用于填充密实。实施例四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钙9份、石英粉9份、硅微粉9份、脂肪酸盐90份、纳米硅类催化剂5份、渗透剂5份、聚醚多元醇凝胶剂4份,然后将氧化钙、石英粉、硅微粉、脂肪酸盐、纳米硅类催化剂、渗透剂以及聚醚多元醇凝胶剂进行充分混合,再将混合物置入反应釜内部,并且向其内部加水,使得反应釜升温至70℃,并且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钙6~10份、石英粉6~10份、硅微粉6~10份、脂肪酸盐60~100份、纳米硅类催化剂2~6份、渗透剂2~6份、聚醚多元醇凝胶剂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钙6~10份、石英粉6~10份、硅微粉6~10份、脂肪酸盐60~100份、纳米硅类催化剂2~6份、渗透剂2~6份、聚醚多元醇凝胶剂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为以下具体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钙8份、石英粉8份、硅微粉8份、脂肪酸盐80份、纳米硅类催化剂4份、渗透剂4份、聚醚多元醇凝胶剂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盐为镁盐、钙盐以及铝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硅质刚性防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凝胶剂为氨基树脂改性聚醚多元醇、高伯羟基化改性聚醚多元醇、INVP1000、PPG400、PPG600、PPG8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刚刘向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摩泥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