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级进模具的调平结构,背脱板、上脱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上垫板、上夹板、背脱板及上脱板通过调节螺栓设置在上模座上,且在该上夹板与背脱板之间在模具打开状态下形成有空隙,调节螺栓的顶部设有弹簧,上夹入块内安装有成型冲头,上脱板内安装有上脱成型块,上夹入块的高度大于上夹板与背脱板的总高度,在模具闭合状态下上夹入块的底面穿过背脱板并压紧上脱成型块,上脱成型块通过连接螺栓与背脱板连接,且在该连接螺栓上设有复位弹簧。在模具闭合状态下,由于上夹入块的高度大于上夹板与背脱板的总高度,上夹入块压紧上脱成型块而对产品过压0.1‑0.2mm,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上脱成型块对产品微动调节,使得产品料厚合格,尺寸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级进模具的调平结构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级进模具的调平结构。
技术介绍
级进模具又称为连续模具,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同时完成几个不同的工位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一次,直至产品完成。在模具加工过程中,有些板料对于平面度的要求较高,由于产品形状需要通过激烈的向上压薄变形,使用传统的调平结构加工得到的产品基准面不平,整体材料变厚,不符合产品的加工要求,成品率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用在级进模具上,可进行连续高效的批量生产,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使基准面平整的调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基准面平整的用于级进模具的调平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级进模具的调平结构,包括上模和与上模对应设置的下模;所述上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背脱板和上脱板,所述上垫板、上夹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背脱板、上脱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上垫板、上夹板、背脱板及上脱板通过调节螺栓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调节螺栓的顶部设有弹簧以用于模具在打开状态下使上夹板与背脱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上脱板内安装有上脱成型块,所述上脱成型块通过连接螺栓与背脱板连接,且在该连接螺栓上设有复位弹簧以用于带动所述上脱成型块在上脱板内微动,所述上夹板内设有上夹入块,所述上夹入块内安装有成型冲头,所述上夹入块的顶面与上夹板的顶面齐平,所述上夹入块的高度大于所述上夹板与背脱板的总高度,用于在模具闭合状态下所述上夹板与背脱板贴紧使上夹入块的底部穿过背脱板并压紧所述上脱成型块而对待加工的板料二次压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夹板、背脱板上开设有滑道以用于所述调节螺栓在所述滑道内滑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夹入块的高度大于所述上夹板与背脱板总高度的0.1mm-0.2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脱成型块的底部形成有与成型冲头相配合的冲孔,且该冲孔与下模板的成型凹模相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背脱板内设有开孔以用于所述上夹入块穿过背脱板而压紧上脱成型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与上脱成型块相对应的成型凹模,所述下模板、下垫板通过紧固螺栓与下模座连接,所述下模座内设有卸料组件,且该卸料组件位于所述成型凹模的下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所述下模板、下垫板与下模座的紧固螺栓上设有弹簧以用于卸料组件与成型凹模配合卸料。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在冲压过程模具闭合状态下,由于上夹入块的高度大于上夹板与背脱板的总高度,上夹入块压紧上脱成型块而对产品过压0.1-0.2mm,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上脱成型块对产品微动调节,使得产品料厚合格,尺寸稳定。2.上夹板与背脱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使得上夹入块能够对上脱成型块具有压紧作用,简单便捷地保证生产过程中对板料平面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调平结构在模具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调平结构在模具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座2、上垫板3、上夹板4、背脱板5、上脱板6、下模板7、下垫板8、下模座9、上夹入块10、连接螺栓11、弹簧12、上脱成型块13、复位弹簧14、卸料组件15、成型凹模16、成型冲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决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用于级进模具的调平结构,包括上模和与上模对应设置的下模;所述上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背脱板4和上脱板5,所述上垫板2、上夹板3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模座1上,所述背脱板4、上脱板5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上垫板2、上夹板3、背脱板4及上脱板5通过调节螺栓设置在上模座1上,且在该上夹板3与背脱板4之间在模具打开状态下形成有空隙,所述调节螺栓的顶部设有弹簧11以使模具在打开状态下保持上夹板3与背脱板4之间的空隙;所述上脱板5内安装有与上夹入块9相对应的上脱成型块12,所述上夹板3内设有上夹入块9,所述上夹入块9内安装有成型冲头16,所述上夹入块9的顶面与上夹板3的顶面连接,所述上夹入块9的高度大于所述上夹板3与背脱板4的总高度0.1mm,在模具闭合状态下所述上夹板3与背脱板4贴紧后使上夹入块9的底面穿过背脱板4并压紧所述上脱成型块12,所述上脱成型块12通过连接螺栓10与背脱板4连接,且在该连接螺栓10上设有复位弹簧13以用于带动所述上脱成型块12在上脱板5内微动。进一步地说,所述上夹板3、背脱板4上开设有滑道以用于所述调节螺栓在所述滑道内滑动。进一步地说,所述上脱成型块12的底部形成有与成型冲头16相配合的冲孔,且该冲孔与所述成型凹模15相配合。进一步地说,所述背脱板4内设有开孔以用于所述上夹入块9穿过背脱板4而压紧上脱成型块12。进一步地说,所述下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所述下模板6上设有与上脱成型块12相对应的成型凹模15,所述下模板6、下垫板7通过紧固螺栓与下模座8连接,所述下模座8内设有卸料组件14,且该卸料组件14位于所述成型凹模15的下方。进一步地说,连接所述下模板6、下垫板7与下模座8的紧固螺栓上设有弹簧1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模具从上往下运动至闭合时,所述上夹板3与背脱板4之间完全闭合,设置在上夹板3内的成型冲头16与成型凹模15配合冲压板料,同时上夹板3内的上夹入块9高于上夹板3与背脱板4的总高度0.1mm使得上夹入块9压紧上脱成型块12,上脱成型块12对板料进行二次压紧,使得产品成型的基准面平滑不会变厚,在冲压完成后,模具打开,上夹入块9与上脱成型块12分离回复至初始状态。最终得到的产品料厚合格,尺寸稳定,产品的基准面平整,利于测量,且尺寸稳定。实施例3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用于级进模具的调平结构,包括上模和与上模对应设置的下模;所述上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背脱板4和上脱板5,所述上垫板2、上夹板3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模座1上,所述背脱板4、上脱板5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上垫板2、上夹板3、背脱板4及上脱板5通过调节螺栓设置在上模座1上,且在该上夹板3与背脱板4之间在模具打开状态下形成有空隙,所述调节螺栓的顶部设有弹簧11以使模具在打开状态下保持上夹板3与背脱板4之间的空隙,所述上夹板3内设有上夹入块9,所述上夹入块9内安装有成型冲头16,所述上脱板5内安装有与上夹入块9相对应的上脱成型块1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级进模具的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与上模对应设置的下模;/n所述上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背脱板和上脱板,所述上垫板、上夹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背脱板、上脱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上垫板、上夹板、背脱板及上脱板通过调节螺栓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调节螺栓的顶部设有弹簧以用于模具在打开状态下使上夹板与背脱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上脱板内安装有上脱成型块,所述上脱成型块通过连接螺栓与背脱板连接,且在该连接螺栓上设有复位弹簧以用于带动所述上脱成型块在上脱板内微动,所述上夹板内设有上夹入块,所述上夹入块内安装有成型冲头,所述上夹入块的顶面与上夹板的顶面齐平,所述上夹入块的高度大于所述上夹板与背脱板的总高度,用于在模具闭合状态下所述上夹板与背脱板贴紧使上夹入块的底部穿过背脱板并压紧所述上脱成型块而对待加工的板料二次压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级进模具的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与上模对应设置的下模;
所述上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背脱板和上脱板,所述上垫板、上夹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背脱板、上脱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上垫板、上夹板、背脱板及上脱板通过调节螺栓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调节螺栓的顶部设有弹簧以用于模具在打开状态下使上夹板与背脱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上脱板内安装有上脱成型块,所述上脱成型块通过连接螺栓与背脱板连接,且在该连接螺栓上设有复位弹簧以用于带动所述上脱成型块在上脱板内微动,所述上夹板内设有上夹入块,所述上夹入块内安装有成型冲头,所述上夹入块的顶面与上夹板的顶面齐平,所述上夹入块的高度大于所述上夹板与背脱板的总高度,用于在模具闭合状态下所述上夹板与背脱板贴紧使上夹入块的底部穿过背脱板并压紧所述上脱成型块而对待加工的板料二次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背脱板上开设有滑道以用于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治,徐宽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