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清器用滤纸自动化贴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32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用滤纸自动化贴边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两端设置有输送轮,所述输送轮上设置有输送带;压边装置,所述压边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架左侧的第一立架,所述第一立架的中部内壁设置有一组侧板,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轴,所述侧板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轴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侧板内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轴,本滤芯贴边机设计合理,自动化地对滤芯的两侧以及顶部进行贴边,大大地提高了滤芯贴边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滤清器用滤纸自动化贴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纸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用滤纸自动化贴边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的滤芯主要由滤纸经多次折叠得到,这样,在提高滤芯强度,延长滤芯使用寿命的同时,可增大空气或油液与滤纸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滤芯的过滤效果。鉴于滤芯由滤纸折叠形成,滤纸折痕处的稳定性较差,滤纸易恢复形变而松散,这样,滤芯在油液或气流的冲击下易破损,从而影响滤清器的使用寿命,故而,在滤芯的生产过程中,需在滤纸的折槽末端贴附边条,对滤芯进行加固,以提高滤芯的稳定性。然而,现有的滤纸贴边一般分为手工贴边和机器贴边,手工贴边耗时耗力,而传统的滤芯贴边设备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对滤纸进行贴边时,需要两台或两台以上设备共同作业,才能完成对滤芯的贴边,,滤芯贴边作业的成本较高,自动化程度低,不能流水式生产,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空气滤清器用滤纸贴边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气滤清器用滤纸自动化贴边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两端设置有输送轮,所述输送轮上设置有输送带;压边装置,所述压边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架左侧的第一立架,所述第一立架的中部内壁设置有一组侧板,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轴,所述侧板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轴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侧板内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轴,所述升降板外壁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垂直螺纹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设置在所述输送架内壁的第三电机输送端连接,所述第一连轴、第二连轴上均设置有挤压带,所述第一立架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一对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表面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壁向上倾斜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外壁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转盘内缠绕有上贴条;贴边装置,所述贴边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架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贴边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之间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滑轨,所述滑轨两端分别活动设置有贴边机构,所述贴边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对辊体,所述顶板外侧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辊体外部设置有皮带,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顶板的左侧倾斜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打胶机头,所述第一打胶机头通过注胶管连接有打胶机,所述底板的两侧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缠绕有侧贴条,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上贴条注胶装置,所述上贴条注胶装置设置在所述贴边装置的右侧;剪切装置,所述剪切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架的右端,其中,所述剪切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上的第三立架,所述第三立架顶部横向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左端设置有从动轮轮,右端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五电机之间设置有链条,所述安装板上端滑动卡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外壁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外壁活动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底端内侧设置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所述主板外侧的刀轮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中部的主轴,所述主轴端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前端分别通过铰接件与所述活动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贴条注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上的第二立架,所述第二立架顶端侧壁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表面均匀设置有三个导向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下方设置有横板,所述安装杆上对应所述导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打胶机头,所述第二打胶机头的出胶口与所述横板相抵,所述横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均匀设置有三个限位轮,所述限位轮靠近所述输送带。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上表面对应所述挡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柱,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右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柱。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之间对应所述第一立柱的下方设置有垫板。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的表面开设有一对条形孔,所述主板通过条形孔与所述立板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滤芯贴边机设计合理,自动化地对滤芯的两侧以及顶部进行贴边,大大地提高了滤芯贴边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且贴边的精度高,提高了滤芯贴边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贴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贴条注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剪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板的侧视图;图中标号:10、机架;20、输送架;21、输送轮;22、输送带;23、垫板;30、第一立架;31、固定板;32、固定柱;33、活动块;34、安装架;35、第一电机;36、转盘;37、上贴条;40、侧板;41、第二电机;42、第一连轴;43、挤压带;44、第二连轴;45、第三电机;46、丝杆;47、升降板;471、连接板;50、贴边装置;51、底板;52、活动板;521、挡板;522、第一导向柱;53、顶板;531、第四电机;532、辊体;533、皮带;54、第一打胶机头;541、注胶管;55、支撑板;551、第二导向柱;56、侧贴条;57、转动架;58、打胶机;60、第二立架;61、板体;62、第一固定杆;63、导向轮;64、安装杆;65、横板;66、第二打胶机头;67、第二固定杆;68、限位轮;70、裁切装置;71、第三立架;72、安装板;73、从动轮;74、链条;75、第五电机;76、滑块;77、立板;78、主板;781、第六电机;782、刀轮;783、条形孔;80、转动板;81、主轴;82、连杆;83、铰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成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用滤纸自动化贴边装置,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端设置有输送架20,输送架20两端设置有输送轮21,输送轮21上设置有输送带22,具体实施时,输送轮21可以连接驱动装置,用于提供动力,输送带22主要是用于等待加工的滤纸,为了保证输送带22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输送带22之间对应第一立架30的下方设置有垫板23,防止滤纸将输送带22压变形,影响输送。压边装置,压边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滤清器用滤纸自动化贴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两端设置有输送轮,所述输送轮上设置有输送带;/n压边装置,所述压边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架左侧的第一立架,所述第一立架的中部内壁设置有一组侧板,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轴,所述侧板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轴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侧板内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轴,所述升降板外壁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垂直螺纹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设置在所述输送架内壁的第三电机输送端连接,所述第一连轴、第二连轴上均设置有挤压带,所述第一立架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一对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表面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壁向上倾斜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外壁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转盘内缠绕有上贴条;/n贴边装置,所述贴边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架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贴边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之间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滑轨,所述滑轨两端分别活动设置有贴边机构,所述贴边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对辊体,所述顶板外侧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辊体外部设置有皮带,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顶板的左侧倾斜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打胶机头,所述第一打胶机头通过注胶管连接有打胶机,所述底板的两侧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缠绕有侧贴条,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n上贴条注胶装置,所述上贴条注胶装置设置在所述贴边装置的右侧;/n剪切装置,所述剪切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架的右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用滤纸自动化贴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两端设置有输送轮,所述输送轮上设置有输送带;
压边装置,所述压边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架左侧的第一立架,所述第一立架的中部内壁设置有一组侧板,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轴,所述侧板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轴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侧板内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轴,所述升降板外壁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垂直螺纹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设置在所述输送架内壁的第三电机输送端连接,所述第一连轴、第二连轴上均设置有挤压带,所述第一立架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一对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表面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壁向上倾斜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外壁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转盘内缠绕有上贴条;
贴边装置,所述贴边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架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贴边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之间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滑轨,所述滑轨两端分别活动设置有贴边机构,所述贴边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对辊体,所述顶板外侧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辊体外部设置有皮带,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顶板的左侧倾斜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打胶机头,所述第一打胶机头通过注胶管连接有打胶机,所述底板的两侧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缠绕有侧贴条,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新龙栫雄一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壹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